兰萨姆的告别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兰萨姆
  • 发布时间:2015-03-18 13:41

  兰萨姆是一个从小在德国长大的第二代中国移民,他来中国做交换生。如果他只是站在你面前,你很难发现他和中国人不一样,因为他有一张中国人的脸。但他一开口一做事,你马上就会发现他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和中国人不同。

  比如和他一起过马路,他不但绝对不会闯红灯,而且即使绿灯亮了,他也会左看右看,确认五米之内没有车了才会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刚到上海时,看到绿灯就过马路,结果有一辆右转的车急刹在他身边,司机指着他的鼻尖指责他没长眼睛。他本来就惊魂未定,再被人这样指责,从此便对过马路有了创伤性记忆。他过马路要比别人慢好几拍,而且经常被后面的人撞上。他为此非常苦恼,而且他对肢体接触非常敏感,被别人一撞,他会立即停下来说“对不起”,但往往他的“对不起”找不到接收者。

  兰萨姆来中国之前从没唱过卡拉OK,来到中国后很快喜欢上了这种娱乐方式。他的同学们发现他有天籁般的嗓音,而且能声情并茂地用多种语言演唱多国情歌。后来校园举办歌手大赛,有人推荐了他。开始时他兴致勃勃,不仅排练多次,而且还在排练时主动和其他歌手交流。但有些歌手并不愿意和他交流,尤其当他询问别人的参赛曲目等信息时。有热心人悄悄告诉他,这些都是敏感信息,最好不要打听。他惊讶万分地问:“活动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把热爱唱歌的人聚集起来吗?我们相互交流会进步得更快啊!”初赛时,他表现不俗,但比赛后期他却萎靡不振,他的热情好像被抽空了。朋友们问他原因,他说:“比赛那天评委们给我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给了我一个平均分,但没有人告诉我哪里唱得好,哪里唱得不好。在宣布结果之前,主持人还要我们拉选票,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强调自己一定会赢。我很不喜欢这种竞争方式,参加这个活动只是因为兴趣。”他最终放弃了进入决赛的机会。

  过了一阵,兰萨姆来向我告别,说他要回德国了。我有些惊讶。他常感叹中国带给他的新奇,我以为他更倾向于留在中国。他说:“中国确实非常吸引我,它在文化和物产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确实是德国没办法比的。但我是在德国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我在某些方面无法适应中国。中国太快了,中国人太想赢了。”他提到了过马路的经历:“在德国,行人过马路时自然会看红绿灯,但更多的时候,是司机看到有人过马路主动停车让行人先过,我以为这是每个行人的权利。但来到中国,我才知道德国的行人是多么幸运。德国人信奉的是谁慢谁拥有更多的权利,所以司机要给行人让路。而在中国,谁快谁才拥有更多的权利。没有人愿意慢一点,没有人考虑别人的感受。”

  他还提到了中国人好胜的竞争思维。他说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和中国这种竞争观念格格不入。他曾观摩过中国一所小学的运动会,看到小朋友们大呼小叫地给本班的运动员加油、一定要赢其他运动员时,他非常惊讶。德国小学的运动会更注重学生的参与、趣味性和锻炼身体,与其说是运动会,不如说是身体素质的检测,每个人都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比。他看到一些中国同学对竞技类游戏和活动那么上瘾,玩起来一定要赢对方,他完全不能理解,在他看来,这样玩还有什么乐趣?

  兰萨姆最后说:“可能是我的名字注定我无法在中国定居,因为我的名字Langsam在德文中是‘慢’的意思。中国现在太崇尚快了,我只能和它告别。”

  【原载2014年第12期《大学生》】

  严文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