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GPS导航系统

  • 来源:汽车杂志
  • 关键字:导航,驾驶员,收音机
  • 发布时间:2015-04-07 16:10

  GPS导航系统是一样伟大的发明,也是汽车驾驶员的恩物。除了存陌生的地方开车需要它外,很多在白己老家开车的老司机也需要它来帮助找路,这主要是导航能让司机更快捷和准确地找到不熟悉的地址,节省时间之余更有节能效应,可以说导航是当代驾驶员不可缺的一样工具。在陌生的外地开车基本上没有把导航设定好是不敢出发的,可是导航也不是万能的,如在深圳这座很多地方冈建设而临时改道的城市,或是在广州一些的老城区坐还是不太灵光的,让靠着导航开车的人经常错过路口和走错路,但相比导航发明前情况还是好很多的。回想从前要存陌生地区开车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如果认识当地的人还可以先打电话询问或事前购买地图查阅。在国外的话便要更周密的策划了,在出发前要去书店买一本含当地交通资料和详细道路网图的驾驶旅游书,并把路线和途经的参照点详细地记录在笔记上写成路书以便在路上对照。到了当地的租车公司里再拿一份当地的地图和询问职员最新的路况,确认路线上没有特别的改道或封路。但这一切在导航和互联网发达后都变得方便多了。

  除了指导行驶路线外,导航的另一功能是语音提尔驾驶者在陌牛地区开车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情况或一些如限速等安全资讯。但我对这些所谓女全提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有点无聊。例如马上要通过隧道的时候语音提示会说:“进入隧道请开车灯。”这原来是一个很好的提示,但在出隧道后却没有提示说“离开隧道请关车灯”,让驾驶员出隧道后经常忘记关灯(虽然开着车灯跑高速能提升安全,但这可不是这提示的初衷)。此外,一些比丌大灯更关系安全的提示却被忽略。例如“进入(昏暗的)隧道前请摘下你的墨镜”、“请打开收音机收听(隧道指挥中心的)广播”等。此外,“通过大桥注意慢行”这个也是让我很费解的。如果说“通过大桥时候请不要变道”这个我会理解,但为什么通过大桥要慢行呢?大桥上不是有限速的吗?难道这个限速还不够安全?如果是气候的原冈(冬天桥而容易结冰或刮大风的季节)当地电台应有广播的,提前提醒驾驶员收听当地交通台的广播比什么提醒“注意慢行”更实用吧?另外一个我觉得无聊的提示是“你已严重超速”!首先我相信有人会“不经意地”严重超速而需要提醒。但这些提醒是更多出现在一些快速道路或高架上限速30km/h的弯道路段,或是高速公路限速50或30km/h的匝道上。先不说这些限速是否合理,当你用一个在当时的(良好气候环境)条件下已经是很安全的速度,或是车流的正常速度跟眷大家一起过弯的时候,收到这个提示让人感觉很不爽的。原因是当大家都是五六十公坐的时速过弯的时候,如果硬是要把速度降到30公里或以下的话,我会很担心给后而那些响着喇叭、凶巴巴冲上来的泥头车或大货车追尾的。当然,在导航的计算上我是超速100%,但实际上如果我不超速100%甚至2000%(存收费站前200米的时速5公里限速区内)的话,我将会成为一件道路上的障碍物,严重危害道路安全。

  吐糟了那么多导航的问题,其实不是说导航不好。事实上导航再不济也总可以把你带到目的地,而且也比白己查地图书简单得多。但感觉上中国的导航除了“安全提示”有点搔不着痒处的感觉外,地图的资料还是不够仔细的。除了上述深圳的修路和广州的老城区外,我在很多国内机场和车站还车的时候靠导航是找不到租车公司的还车点的,让赶飞机的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相反在看不明、听不懂的日本,我可以凭着导航周游和很轻松地在机场和车站找到停车场和还车点。在欧美这些汽车历史悠久的国家更是轻而易举了。相比国外导航体验差,可能也不完全是国内导航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机场或车站的管理或规划安排的问题吧。总的来说,让导航来指路还是可以的,只是还是耍多预留时间来找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