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影 合作与博弈一道升温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中美电影 合作 博弈
  • 发布时间:2010-07-07 09:47
  进入2010年,中美之间的电影合拍似乎突然进入了高潮:除了年初票房大卖的《全城热恋》,在上海电影节期间,另外两部中美合拍大片《谍海风云》和《功夫梦》双双隆重首映。接下来,还有迪斯尼谋划已久的《歌舞青春》中国版……在合作更趋紧密的同时,双方的博弈关系似乎也酝酿着新的变数。

  新蜜月

  今年来到上海电影节的好莱坞高层明显较往年多,比如“米老鼠”的几位高层——迪斯尼影视制作公司副总裁迈克尔·安德林(MichaelAndreen)、国际制片公司行政副总裁/总经理杰森·里德(Jason Reed)和负责亚太区销售、购片及合拍业务的副总裁甄超凡(Jo Yan)都出现在了上海,前两位还担任了今年电影节“中国电影项目创投”项目的培训师。此外,一贯引人注目的好莱坞大佬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也出现在了电影节的红毯和论坛上。

  好莱坞对中国的热情早已有之,一些大公司从上世纪末就开始在中国设立办事处。以韦恩斯坦兄弟为例,二人在2005年离开米拉麦克斯(Miramax)新组韦恩斯坦影业TWC(The Weinstein Company)之后,又在2006年发起了龙王朝公司(DragonDynasty),主要致力于将华语、亚洲电影引进北美音像市场。随后在2007年,韦恩斯坦又建立了亚洲电影基金,计划6年内在亚洲投资2.85亿美元拍片,其中中美两国的电影合拍是战略重点。

  此前,由于种种原因,TWC在中国的计划并未如预期发展,其与亚洲电影基金运作的首个合拍项目《谍海风云》(Shanghai)在开机不久后就遇到了问题,影片的运作也一再延后。而在今年的电影节期间,这部姗姗来迟的中美合拍片终于正式首映。在经历了一段磨合后,TWC加大了与华语电影界合作的马力。

  在韦恩斯坦来上海之前,TWC刚刚买下了由吴宇森和张家振监制的《剑雨江湖》在北美的版权,据悉该片有可能9月在北美与内地同步推出。韦恩斯坦还介绍说,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卧虎藏龙》的续集。此外,该公司刚刚买下了几部华语作品的电影改编、翻拍权,其中包括胡金铨的一部电影,以及为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准备的《北京之鹰》(Beijing Eagle)。TWC驻北京的负责人近彼岸(Bey Logan)则表示,目前公司还在运作一部关于李小龙的电影,同样计划在内地完成全部拍摄。

  与此同时,曾与中影合作过《宝葫芦的秘密》的迪斯尼也在持续推进合拍业务,其《歌舞青春》中国版被公司寄予厚望。迪斯尼国际制片负责人里德表示,公司在中国的战略是长远的。不同于近年来福克斯等片厂在对外合拍中采取深入各地、拍摄当地“本土电影”的模式。

  技术合作新变化

  中美电影合作的不断深入不限于制片,在技术等相关领域也有纵深发展。比如已经在中国经营了十多年的IMAX,公司的CEO理查德·格尔丰德(Richard Gelfond)表示2012年IMAX计划在中国建成75家影院,此外公司还希望能够通过IMAX的形式和渠道把更多的中国电影带向世界——去年上海电影节期间,IMAX宣布将为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制作IMAX版。此外,作为电影节东道主之一的上海电影集团近日也宣布与全球最大的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Technicolor)正式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合作打造面向影视、广告、动画等行业的高科技基地,公司计划主攻影视后期制作、动画制作、胶片3D及游戏等相关业务。

  好莱坞特效业近两年的惨淡行情,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把目光转向人力成本更低的中国。在今年上海电影节的展会上,曾负责《2012》等好莱坞大片的比可蒙多(Pixomondo)的展台吸引了不少目光,公司在上海的负责人马克(MarcusRoth)介绍说,比可蒙多在中国的公司去年5月正式成立。公司目前发展很快,在北京、上海均有工作室,“上海这边目前就已经有30多人,主要负责三维动画部分的加工。”

  重新设定合作角色

  看上去中美电影合作顺风顺水,但双方合作的深入也伴随着一些罅隙。今年电影节的首场论坛就发生了所谓的“冯小刚炮轰韦恩斯坦”事件。曾为哥伦比亚工作多年的导演何平也对双方之前的合作颇有微词:“1997年前后我决定替哥伦比亚工作,负责其在中国的投资。”但合作并不顺畅,“一方面海外发行不理想,另一方面,合作完成后,美方会给你一个很大的账单,结果大陆赚的钱他们也拿走了。”

  在目前中美的电影合作中,好莱坞还是占据着优势地位,比如国内的发行代理费一般为10%-15%,而美国六大公司在全球的代理费会达到25%。此外,国际版权协议约定的6-7年的结算期,对于小本经营的内地电影来说也实在是长了点。此外,版权问题也是是影响中美双方更深入合作的一个核心因素。一方面打击盗版是美方永远的话题,另一方面,“好莱坞八大公司在合拍中从来都要求全部的著作权,其他投资、合作方无论投入了多少,都只能得到一个几年的分账权。” 在合拍制片领域经验丰富的内地导演黄建新认为这是双方合作中存在的一个巨大障碍,“非常不平等,结果就是中国的电影最后不属于中国。”

  面对内地电影界提出的问题,杰森·里德承认迪斯尼在中国的发展遇到过很多问题,他表示公司也愿意加强沟通。至于谈判细节方面的问题,里德认为双方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制片人必须专业化,这样才能实现有效对接。此外,里德表示迪斯尼也在尝试不同的合作方式,尤其是在发行方面,根据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市场尝试不同的运作方式。之前迪斯尼在中国制作的《宝葫芦的秘密》就采取了内地主打影院、北美直接发行音像的复合运作模式。

  中美电影合作在深化的同时产生新的争议,表明双方博弈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稳定发展和本地电影市场的突飞猛进,中国这边的筹码增多了,底气自然也更足。何平就表示,未来和好莱坞的合作必须要更多保证华语电影自身的利益。

  除了本土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也是合作的初衷之一。保利博纳于冬认为中国电影要在海外有收入,需要先耐心进行市场培殖:“首先应该用低价培养海外市场,只有让中间的发行商赚钱,他们才会再买你的影片。其次是海外捆绑,就是在筹备时就把海外投资人绑在一起,不要拍完了才去找他们。”于冬认为,这一策略的基础是中国本土电影的成长,“必须先把本土市场做好,这样才能进而获得海外市场。”

  中美之间的合作虽有争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双方对彼此都有重要价值。在冯小刚看来,相比资金,目前好莱坞对华语电影最有用的还是技术,“投资现在没有问题,但我们的技术还是差得特别多。”

  除了技术,好莱坞在商业运作方面也有借鉴价值。黄建新认为,在电影工业和市场方面,好莱坞有全球最丰富的经验,其中控制预算的一大秘诀在于尽量把大部分投资固定化,“再剩下一部分可控,这样的预算与执行,非常透明有效。”这些成熟的管理、运作经验都是中国需要大力学习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