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风筝

  • 来源:旅行家
  • 关键字:阿富汗,旅行家,血腥
  • 发布时间:2015-04-09 13:48

  本期《旅行家》聚焦了一个“遥远”的国家,阿富汗。

  说其遥远,其实并不准确。地图上,阿富汗甚至有一角领土与中国比邻,那一条狭长的通道就是本期专题的主打目的地——瓦罕走廊。然而,在现实中,这个国家实在离我们太过遥远,无穷尽的战乱、恐怖活动、爆炸、儿童的哭泣与残肢,电视上的各种血腥画面几乎遮蔽了全部。当我们每天在窗明净几的地方安心喝茶、工作,阿富汗的一切宛如另一个倒转的世界,令人无从想象。

  几年前,小说《追风筝的人》一出版便风靡全世界,当时那个流行的劲头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无论走到哪里,所有书店的橱窗里一律摆满了那张紫红色夕阳下的少年背影的封面照片。突然间,一只来自阿富汗的风筝牵动了全世界的眼光。作者胡塞尼是美籍阿富汗人,他原本是一名牙医,《追风筝的人》是他写的第一本书,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这本书多少有过誉的嫌疑,故事在宣讲与讨论的,仍是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关于赎罪、诚信与爱的恒定主题。然而故事的背景恰恰放在了阿富汗,似乎这是第一次,人们有机会通过一本小说详细了解阿富汗人与他们的生活,整本书有如摊开了一幅七八十年代的阿富汗风情画卷,喀布尔迷宫般的街道、华丽堂皇的别墅内饰、枣树下嬉戏的孩子、风筝大赛、普什图人与哈扎拉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与纠缠……温馨也伴随着残酷,载着丰满的人性。正如作者胡塞尼说过的,他希望借这本小说拂去这个老国家面孔上厚厚的积尘。

  然而积尘太多,以至仍然面目不清,就像当年巴米扬大佛被炸后的那一副惨状,虽然《追风筝的人》获得巨大成功,但一本书对于重新描画一个国家的面貌仍力不足焉。似乎那一阵热闹过后,阿米尔与哈桑们又回归沉寂,阿富汗再度被各种恐怖的关键词所绑架,至今仍喘不上气来。在硬邦邦的政治军事之外,那一层柔软的躯体似乎刚露出一角便又匆匆关上。

  本期的瓦罕走廊专题,是我在事隔多年之后再次读到的关于阿富汗的深度旅行文本。特约撰稿人奥古斯丁先生,是一名资深的旅行作家,精通多国语言,最近他刚把余华的小说《活着》译成印尼文出版。他个人曾多次进入阿富汗,并在瓦罕走廊地区居住过10个月,回来后写下了这篇万字长文。在他的旅行故事中,我们第一次了解了阿富汗的另一面,截然不同于首都喀布尔的躁动不安与危险,瓦罕走廊承载着一个“安全”的阿富汗,一个被时光彻底遗忘的安详空间,讲述着犹如琥珀里的故事。我曾经就坊间传言问过奥古斯丁,是否在瓦罕走廊见过恐怖组织的训练营?他坚决地说,没有,并再三向我强调那里“十分安全”。当然,我们并不能以一人之说代表真相,但对于这个太少人曾踏足过的地区,这些旅行者的亲历,总要比无尽的猜测与传闻有价值得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