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造梦”暴热 监管层频频出手降温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新三板
  • 发布时间:2015-04-13 09:08

  从无人问津,到集体被追逐,新三板的狂热似乎在一夕之间万花齐开。但不可忽视的是,4月9日起新三板做市指数的连续三天跳水,也昭示了其中巨大风险

  2015年资本市场开启了一个股权投资热潮时代,新三板市场成为各路资本争夺的富矿,新的造富运动再次上演。

  由于各路机构纷纷入市,新三板的现状就是一个字“抢”来形容,年前定增还愁资金的新三板公司,如今都是各路资本把钱送到手上,即使这样由于优质资源稀缺,各路资本还是争的不可开交。

  去年10月22日成功挂牌的中标节能(831124)最近准备定增,同时转做市交易。中标节能公司董事长高剑云这两天突然忙起来,朋友、同学纷纷打探能否参与一杯羹。此前他们已经确定了参与增发的机构,但是仍然架不住各方朋友的热情。

  中标节能主营业务为建筑节能服务,近3年中标节能营业收入逐年递增,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3亿元至3.11亿元,可以说是新三板中的优质标的,因此受到很多资本的关注。

  年内,新三板涨幅在10倍的股票就有10只,两倍以上的股票就有30多只,更有个别股票如智立医学3个月涨了170多倍。

  从无人问津到集体被追逐,新三板的狂热似乎在一夕之间万花齐开。“过去10年的房地产,是10年一遇的投资机会,现在的新三板就如同1992年的股票市场。”鼎锋资产总经理李霖君在《得三板者得天下》一文中如此写道。

  机构太疯狂了,在于背后投资人太疯狂了。去年成立的私募股权基金天星资本,目前主做新三板基金,其中一位投行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前段时间,他们发行了一只新三板基金,刚在相关渠道推出18秒就售罄,看到这种火爆情况,他们自己都目瞪口呆。

  未来随着连续竞价交易、市场转板、投资门槛降低等制度红利的释放,将为这个市场带来更大的活力,新三板已经成为市场上风口中的风口。

  机构疯狂追逐

  截至2014年底,新三板挂牌公司共计1572家,比2013年增长1216家。截至2015年3月,新三板挂牌公司已经超过2000多家。新三板市场发展空前迅猛,大量的券商、基金,甚至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都加入了这场资本盛宴,抢占新三板市场份额。

  据清科集团私募通统计显示,由2013年至今共有29支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于新三板,仅2015年3月有5支投资于新三板的基金成立,新募集3支基金,计划募资共10.50亿元人民币,专门投资于新三板基金。

  此外格上理财统计显示,目前私募机构参与发行的新三板产品共计60只,其中,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产品有53只,涉及景林、理成、鼎锋、朱雀等二级市场知名投资机构。其中,今年3月份新三板基金备案数量最多,有29只。鼎锋资产是目前管理的新三板基金规模最大、发行新三板基金数量最多的机构,其分别通过深圳鼎锋明道资产、上海鼎锋明德资产、宁波鼎锋有限合伙企业等发行了10只以上的新三板基金,总规模已超过20亿元,主要投向新材料、品牌消费、高端制造、环保、TMT、医疗健康等6大行业。

  在目前可获取的业绩数据中,呈瑞投资发行的新三板投资基金收益最高,7个月累计收益177.20%,少数派发行的两只新三板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均在20%左右。由于大多数基金都是今年3月份发行,刚刚开始投资运作,目前还看不到收益。除以上机构外,淡水泉投资、宏流投资、源乐晟资产、天堂硅谷、中科招商等私募机构也发行了新三板基金。

  相较于私募基金,公募基金进场布局的手段无疑更多元化。去年,基金公司就可以通过专户或者基金子公司发行新三板产品。截至目前,宝盈基金、招商基金、红土创新基金等10多家基金公司专户或者子公司都已发行投资新三板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一直不能直接参与新三板投资。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会被改变。4月3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支持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新三板市场投资,这就预味着在私募、信托、基金子公司专户纷纷抢占新三板时,公募基金试水新三板已箭在弦上。

  目前新三板的市场容量很小,整体市值刚过万亿元,每日成交仅20亿元,可以对比的是,A股总市值超过40万亿元,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金额超过万亿元。但新三板的市场容量将会不断扩大。

  奔私的原公募基金经理,现任上海万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俞岱曦认为,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因其天生的注册制,相比较而言,上市对企业最有利的一点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它没有A股上市及再融资所要经历的漫长审核时间,企业可以快速融资,这对于中小企业的吸引力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通过新三板募集所需资金,市场容量将不再是投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些蜂拥而至的投资机构看来,新三板投资逻辑非常简单,由于新三板定增没有锁定期,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定增方式拿到筹码后,短期内就可以在市场上抛售套利。对于协议转让的公司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问题,但对于有做市商的公司套利机会非常明显。

  随着交易制度的完善和投资者的门槛降低,他们认为,这些新三板公司估值相对创业板更低,未来还有流动性溢价,此时不抢何时抢筹!

  散户借垫资搭桥开户

  尽管新三板开户门槛高达500万元,但是由于新三板市场火爆,投资人还是想方设法地进入这个市场,一个方法即通过垫资公司,做过桥贷款帮助新三板开户。垫资收费从2万元到3万元不等。

  《投资者报》记者为此联系过一家垫资公司,他告诉记者,会将资金打到他们比较熟悉的券商营业部,你可以挑选自己属意的券商,成功开户后收费2万5千元。

  另有媒体报道称,除了垫资公司,少数券商营业部也趁机做起了相关生意。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垫资资金,一天可以操作10次。按此计算,每天的收入至少20万元,日收益率高达4%。不过,《投资者报》记者随机联系了广发、西南、招商等在北京几家营业部,并未发现类似情况,可能是少数小型券商的行为。

  根据新三板开户规定,投资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500万元以上。证券类资产包括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在沪深交易所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股票、基金、债券、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等,信用证券账户资产除外。同时,投资者还需具备两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或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或培训经历。而机构投资者要想参与挂牌公司转让,则必须是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法人机构;或是实缴出资总额500万元以上的合伙企业。

  监管层警示风险降温炒作热度

  3月18日,首批两个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指数(三板成指,指数代码899001;三板做市,代码899002)发布,开启了新三板投资的指数时代。

  随着做市指数的发布,新三板市场行情持续升温。全国股转系统发布的3月市场月报显示,新三板市场3月末总市值为9622.0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3月间,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分别上涨51.88%和72.56%。

  市场交易情况方面,新三板市场3月交易规模激增,成交量24.9亿股、交易额220亿元;2015年1月至3月,新三板合计成交量35.2亿股,交易额285.5亿元。

  个股方面,3月股票成交金额前3名分别是九鼎投资、中海阳、融信租赁,成交金额分别为17.8亿元、8.28亿元和6.95亿元。从换手率看,前3名是融信租赁、亿丰洁净、彩讯科技,换手率分别为186.4%、147.31%、119.91%。

  蜂拥而至的资金令新三板的市盈率扶摇直上,目前做市股票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80倍以上,投资者如今也开始用“市梦率”来进行估值。

  由于新三板的狂热,市场泡沫论也是甚嚣尘上,监管层不得不出手进行降温。

  4月2日,监管层发布温馨提示,提示新三板投资人在关注投资价值的同时勿忘投资风险,保持理性投资心态。

  近期新三板大面积标的还出现频繁、大量的反向交易,其背后正是外界所称的“中山帮”。由于涉及的交易账户“中山市广安居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山市八通街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中山市三宝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谭均豪”,均托管于中信证券中山市中山四路证券营业部,因此被市场称为“中山帮”。为此,4月7日,股转系统开出罚单,禁止相关4个账户为期3个月的交易,体现了对违规交易“零容忍”的态度。

  当天晚间,股权转板系统一则《关于开展做市业务风险管理自查工作的通知》下发至各主办券商。此后,新三板做市指数连续三天跳水。4月9日,三板做市指数以2300.49点开盘,在短暂上行并摸高2389.22点后开始快速下挫,最终收于2355.27点,下跌至0.47%。

  本次做市业务自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做市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做市业务组织实施情况、做市业务技术系统建设及风险控制情况以及其他合规风险控制情况。根据要求,本次自查,股转系统要求做市商对业务开展全流程、技术系统自身安全、内幕交易、与挂牌公司约定交易价格、串通报价、账户间对倒等恶劣行为进行严格自查。

  较早涉入新三板业务的财通基金,其副总经理王家俊指出,目前的新三板市场尚未成熟,新三板企业的质地参差不齐,信息披露也不充分,新三板个股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相对主板企业也更大。投资者在关注新三板暴利预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新三板市场特有的风险。

  国信证券新三板场外市场部一位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称,近期新三板太火爆,出现了一些不理性情况,监管层出手降温属情理之中,此举也是为了让市场走得更远。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