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热情爆发 沪指再触4000点 “改革牛”期待成为“健康牛”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国泰君安,中原证券,广发证券
  • 发布时间:2015-04-13 09:12

  基本面、资金面及政策面的全面向好,正在加强投资者对“健康的牛市”的预期。

  上周(4月6日~10日)在“改革牛”轮廓日渐清晰的同时,经济增速放缓对于股市的影响也在逐渐淡化。从基本面到资金面,再到政策面,三大驱动因素的全面向好,最终推动沪指上探4000点。

  最近的一个月内,多领域改革举措密集出台,从“互联网+”行动计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财政部下达万亿元地方存量债务置换债券额度,从“一带一路”框架性文件出台,到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开闸,从存款保险制度落地,到楼市调控政策放松……接踵而至的新政策为A股营造着焦点和热点。

  对于A股这一亚太地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究竟多少倍的估值算是“合理区间”?或许没有哪一位经济学家能给出标准答案。不过,无视市盈率等衡量投资价值的指标,而去追求“市梦率”甚至“市胆率”,显然不是一个健康发展的股市所应该具有的特征。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一个“健康的牛市”至少要符合三个特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股市自身基本面的支持;行情的上涨不存在功利性;牛市行情的发展和终结不会给股市带来太大的损害。

  国泰君安、中原证券、广发证券等券商认为,对于火热的A股而言,跟随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加快自身改革,建立起注重价值和回报且公平高效的市场体系,从而真正实现配置资源和发现价格的功能,仍是其从“改革牛”步入“健康牛”的必由之路。

  国泰君安:募资总额控制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关键

  国泰君安称,只要大的市场环境不发生变化,IPO加快发行的趋势可能不会改变。从近期市场传递的信息来看,未来一个月发行30~50家是大概率事件,并且不排除两月发行三批的节奏(每批30家)。同时观察到企业的过会速度也在明显加快,3月份过会家数13家,4月第1周就已经过会12家,如果每周过会10~12家的节奏,预期2015年发行数量将会达到360~460家。假设按照2014年1月以来单只新股平均5.9个亿的资金规模来测算,2015年的新股募集完成,对应日期在2016年2月到8月之间。市场普遍预期《证券法》将在2015年10月完成三审,加快发行节奏也是为了年底正式实施注册制所做的准备。

  市场的承受能力:从2007年至今的8年时间,证券市场经历了几轮牛熊,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当属2010年,一年合计发行超过340家,募集资金量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4980亿元(2007年是4460亿元)。在券商自主定价+大量发行的情况下,2010年的上证指数表现是下跌14.31%。目前处于注册制推进之前的市场过渡时期,如果每月需要大量发行来消化已有的“库存”,那么新股定价发行(不超扣非后EPS的23倍)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平衡市场情绪手段。如果按照测算的全年发行360~460家,募集资金在2100~2800亿元之间,2015年的IPO的“抽血”能力只有2010年一半的水平,对目前市场的资金量来说实在是不足为惧。虽然未来发行家数会不断增加,但是多家过会企业都下调了募集资金,可以看出募投资金的总额控制才是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关键。

  中原证券:二季度牛市延续格局不变转战蓝筹

  中原证券称,二季度牛市延续的格局不变,但板块可能有所分化。投资者情绪高昂,增量资金加速入场。A股新增开户数屡创新高、证券结算资金余额高达1.6万亿元,股票型基金成立规模成倍扩大,养老金入市和境外资金扩大引入工作也在进行中。居民资产扩大在股市中的配置规模依然是本轮牛市的主逻辑。

  注册制实施将是未来市场一个新的重要变量,扩容压力和上市门槛降低,将对高估值的绩差股、小盘股构成压力,若二季度出台注册制方案,相关预期可能引发板块分化。同时,中证500股指期货在4月16日上市,可能有利于中小盘通过期现对冲实现获利卖出。

  配置方面,建议抓大放小,转战蓝筹,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产业升级带动的蓝筹板块,形成四条投资主线:大基建、大金融、大制造和大央企;创业板则可以选择阶段性获利兑现,规避IPO扩容和管理层加强监管带来的风险。

  广发证券:智能互联网汽车是4月的一个风口

  广发证券称,4月,值得关注的一条主题线索是智能汽车/车联网,这也可以与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相结合。2015年4月22日至4月29日,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这一万众瞩目的全球汽车大展将在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全新亮相。在“互联网+”的大浪中,对资本市场来说,智能互联网汽车也将成为2015年上海车展上最大的亮点。

  近期区域振兴主题方面,也存在一些催化剂。京津冀一体化是去年重点持续推荐的主题。市场预期4月底一体化方案出台,也可能使其在此之前有一波主题行情。

  日前,国务院批复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进入国家级城市群序列。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也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预计未来还会出台上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

  《投资者报》高方方/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