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下世界社交网络界 那些最有趣产品的灵魂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社交网络,有趣产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3 07:54
不论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umblr、Line这些国外产品,还是国内的微信、米聊等等,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这一离人最近的互联网产品成为了极其耀眼的明星,其不仅仅是大家争抢市场份额与入口的工具,亦或有更深远的意义和对人的影响力。
每个人都需要
释放和恢复最真实的自己
表面上,现代网络中的社交,存在于人们公开在互联网上的每一条动态、每一幅图片中,存在于人们从来自好友或关注者所给予的每一个赞、每一条评论中,存在于基于兴趣形成的圈子里每一次热闹的讨论、每一通激烈的争吵中,但这是人们自愿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使用某个社交产品的原因吗?
借用微信之父张小龙所言,“要了解人们的欲望,然后通过你的产品去满足”,这是一个合格的社交产品的底线。
在微信诞生之初,短信业务正直壮年,同一公司的产品QQ也发展良好,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突围而出,可以说是踏踏实实地做到了张小龙所说的满足人们的欲望,或者欲望的一部分。在即时通讯上,微信以流量为基础,彼时3G网络刚刚起步,2G流量已广泛普及,在计费上较传统的短信包更为实惠,且微信本身占用流量更是少之又少,这对于天生就善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国民们来说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同时,由于朋友圈功能的加入,每个人在微信中不再是孤立的个体,通过状态、照片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完成了个人表层价值的实现与满足,在点赞与评论中摆脱令人烦躁与空虚的孤独感。
同样的,目前国内市场中一大批陌生人社交产品以及匿名社交类产品的出现以及被追捧,同样也是因为其对人们某些欲望的满足。譬如匿名社交,在此类社交产品上线之前,便有类似的平台出现,但当时还未上升至社交领域,仅作为人们吐槽发泄的“树洞”存在。融入社交之后,人们不仅能够借此宣泄生活、工作中的不满而不被人发现,且能够借助社交方式,知道对此种种不满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尽管素未谋面不知姓名,但由于戴上了匿名社交的面具,每个人在其中都能释放最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我们需要社交,以上可能是不够的,因为我们需要在平凡生活中寻求一些不可名状的东西,并在真正、更深层的自我实现中恢复自我。
Facebook创新是灵魂本源吗?
相较于国内社交市场目前的一家独大,新出现的小社交产品艰难求生的现状,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发展环境是一种不远的未来。Facebook作为如今全球社交领域的头号老大,其灵魂与本质仅仅在于创新吗,比如技术,比如搭建生态系统以提升用户黏性,可能都不是。
在技术上,通过精准的全球定位,强大的照片识别,高速的照片上传等一系列技术优化,给用户带来超越其他产品的体验。同时,在用户隐私这一所有社交软件的痛点上,Facebook也做到尽量让人挑不出毛病。
为了快速搭建出一个有利于其成长的生态圈,Facebook四面出击,不仅拉来商家及明星进入Facebook,更吸引了一些政府机构在其中建立官方账号,从而带动那些以往依靠电视、网络媒体就能获得所需消息或对Facebook根本就不关心的人加入到这个庞大的社交网络中。注:这似乎也为新浪微博所借鉴。
提起Facebook,许多人不禁会想到曾经的人人,作为同类型产品,人人曾经被誉为中国的Facebook,如今的衰败也令无数人感到惋惜,对比人人同Facebook最大的差异,或许不是技术也不是推广,更不是用户,而是在于内容。与其它互联网产品一样,信息仍然是社交中最具价值的部分。许多曾经的人人用户在提及为何放弃人人转向其他社交平台时,大多提到了人人在原创内容以及内容创新方面的缺失,但人人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显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以至于后来到了几乎被这类无用转载刷屏,真正想要看到的内容被淹没在其中的地步,而此时恰逢新浪微博全面扩张时期,一些敢于尝试的老人人用户开始逐渐往微博迁移,并带走了相当一部分自己的好友,造成了人人用户的大量流失。在这一点上,Facebook可以说要高明得多,其通过优质信息抓住用户,使用户不断地发展更多的用户,并且,在用户以及信息的审核上也保证了自身的质量。此前由于ISIS极端组织利用网络社交发展成员的行为被报道,Facebook立即采取行动,关闭、停用了大量涉嫌恐怖信息的账号及内容,以至于ISIS公开对其员工的人身安全进行威胁。
在遇到这样或那样情况是,Facebook为什么会这样或那样做呢?情况将永远不同,不变的是Facebook的根本价值取向。
Instagram专注是灵魂之基吗?
在Facebook兴起后由于平台内容的不断完善,即时消息、照片分享等功能的增加,也使其他创业者们看到了其中潜藏的巨大市场,一批针对某个内容补充、完善的独立社交应用相继推出,并大获成功,如致力于照片分享的Instagram,主打轻博客的tumblr,专注职场社交的LinkedIn等,这些软件的成功同样因其内在灵魂上有些不变的东西。
Instagram的口号是“fast, simple and beautiful”,其追求目标抑或是真正让使用者最大程度的感知分享图片带来的美好体验,非常专注。它从一推出便专注于图片社交,界面简单,易于上手,即使发展到如今用户数量如此庞大的程度其主打功能也仍旧只是一如既往的照片分享,对比国内某聊天软件越来越臃肿庞大、不断增加同聊天无关的功能而言,实在是尽职尽责、安守本分到了极致。并且,其对自身功能的优化也是在如何让照片变得更为赏心悦目上下功夫,滤镜功能的强化、方形照片的限制,都是为了让用户在Instagram上获得更好的照片分享体验而作出的努力。而由于其滤镜功能的强大,一些摄影小白们甚至没有将它作为一款社交产品而是作为一款图片处理软件使用。方形图片的固定格式,则使照片流显示看上去足够整洁,不会由于缩略图的切割影响了浏览者对照片整体的感知。
尽管有人抱怨Instagram每次只能上传一张照片,没有组图功能,以致于每每想要通过组图来分享生活时要么利用其它拼图软件将几张照片拼在一起,要么只能硬着头皮一张一张上传,而被自己的好友吐槽刷屏,但这一特征恰恰说明了Instagram对自己定位的坚持——以图片分享为主体,社交只不过是附加值。
一般情况下,组图满足的是这些需求:新闻类信息,文字内容为主体,图片只不过是其中的辅助;需要展示一个过程;或多个主体。但不论从哪个需求来说,组图的出现不是对每张照片进行一定的压缩与切割,以缩略图的形式罗列;要么就是叠放在一起,以其中一张作为封面图展示。这些都同Instagram“照片分享与欣赏”的定位背道而驰。这也许是Instagram迟迟没有上线组图功能的原因。
专注有那么难吗?我们应该感谢Instagram对图片分享的专注,正是因为专注,我们才能够摆脱朋友圈式的炫富、拍食、晒娃等等无关美感的生活琐碎,看到更为宏大深远的世界。
tumblr自由是必定环境吗?
关于tumblr,许多人提起时总会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微笑,长久以来,对于大多数“宅男”们来说,tumblr是一个比某些非法网站更好用的存在,这同其自由开放的精神不无关系。在这里,人们并非由于熟人关系,而是基于兴趣而聚集。这种关注模式成功之处在于摆脱了熟人社交中大量无用、冗余信息对时间的消耗,并将这种消耗转移到自己更感兴趣的方向上,“发现并且关注那些能够分享给我有趣内容的人,而非带来无聊内容的朋友”,并且也使人们不再因为面子、他人目光而羞于展现自己的个人兴趣与喜好。
同时,由于tumblr的轻博客模式,使其在能够完整、全面发表自己见解的情况下做到轻薄小巧,它比博客精悍,比微博内涵。并且,每个人在tumblr中都能获得极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论是自己定制主题还是申请独立域名又或是无限分享等,都为那些既热衷于撰写博客同时又喜好社交的人提供了极大的天地,而tumblr自身对于轻博客内容的限制极为宽松,使一些小众群体或是一些传统社交层次较难看见的内容都能找到容身之地。可以说,宽松与自由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如今的tumblr,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便获得了5000万用户,而Facebook达到这一目标则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但是,自由绝不意味着放任,同国内社交圈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的是,tumblr上甚少看到无用信息或垃圾营销,一些粉丝数量较多的轻博客中,博主也几乎不打广告,呈现的都是用心制作的原创内容。在这一点上tumblr可谓是业界良心。
tumblr的一大贡献在于通过对自由精神的极致重视使人们能够充分地发现自我,个人从自我中心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任何人都能够在此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创造原创内容,共同产生信息。
不“去中心化”,何以谈自由,tumblr提供了一个案例。
LinkedIn 职业是深掘工具吗?
与传统招聘不同,LinkedIn另辟蹊径,它以SNS改造猎头行业,在理念上超越了以往的重简历不重个人品牌的做法。同时,它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始终保持着职业且严谨的氛围——人们不必天天“泡”在LinkedIn中。
“连接全球职场人士,给每个知识分子(Knowledgeable Individual)提供事业发展助力”,这不是LinkedIn的自我标榜,因为从如今的发展来看,它显然是做到了。尽管在LinkedIn中的每个人看上去人就是一份份单独的简历,但这并非是众多简历的简单罗列,它通过简历中的信息将每份简历建立了联系,使用户能够通过LinkedIn认识到许多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或相似背景的其他人,最终形成了一个严谨、职业的“社交”平台。
无论什么领域,就信息而言,人们最不可忍受的是信息提供方提供质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就深挖而言,没有一个细微的事物不能带人类去探寻终点。LinkedIn再次证实了一个事实,随便给一个什么支点,都可以以之撬动整个地球。
我们最开始接触到的社交产品绝大多数都是腾讯的QQ
QQ这一网络即时通讯产品在近二十年中可以说完全改变了国人的社交习惯与交友方式,同时也使腾讯借其高市场占有率一跃成为国内互联网三大之一。从社交目的上来说,QQ以及后来的产品微信几乎涵盖了以上所说的所有需求。尽管如今随着腾讯自身的发展,QQ的体系愈发臃肿,并且有一些功能在使用频率上并不算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论微信推出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单就现状而言,微信同QQ在某些方面的高度重合显然已经成了腾讯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些用户在使用过微信后,QQ几乎处于半荒废状态,甚至有个别用户到了除非工作需要,否则不会登陆QQ的程度。并且,其中一个软件上线一项功能,另一个产品在不久后便会上线同样的功能,同质化严重已成为了微信及QQ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同时,朋友圈及QQ空间中垃圾信息、虚假信息泛滥,极大程度地影响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愉悦感,QQ空间尤为严重,这使许多人放弃了QQ空间转向其他社交产品以获得好友们的动态以及所需要的信息。尽管有举报机制,但举报之后腾讯方面的处理不尽人意。曾经出现过一些极为明显的敏感信息在被举报后被微信官方以“证据不足”而被驳回的情况。
“抄袭”同样是QQ被人吐槽的问题之一,往往市面上有什么功能或模块十分火热,QQ便会迅速推出同类功能或者收购众多相似产品中的一家,并通过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挤占对方的生存空间。尽管有不少人认为弱肉强食是市场中永恒不变的真理,但是这种做法也未免太过“小气”,失去了一个大公司应有的风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仅仅只是腾讯系产品的不足,而是国内社交软件的通病。同质化严重、垃圾信息泛滥、原创性缺乏、专一度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如今国内社交领域发展不如国外的原因。对于社交,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纵观目前国内的社交市场,
绝大部分的创意都来自于国外
从创新或者原创性来说,如今的大多数社交软件都是基于交友或性需求而产生,在这方面的主流方向为陌生人社交,如陌陌,主打基于LBS的地理社交;陪我,通过陌生人语音对话实现交友目的;探探,仍旧是基于地理的社交方式,但更为短平快。通过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些陌生人社交中,几乎都采用统一模式——利用LBS技术进行近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这也使许多软件成为名副其实的“约炮”软件,在如今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很难有一款产品能够异军突起打败先行一步的陌陌,同时这一领域本身的热度也在下降数据显示,行业中某大佬级软件,真实日活量只有800万左右,远不及其全盛时期。
因此想要在社交领域开发出一款真正能够得到流行并且存活时间较长的产品,不另辟蹊径便不得成活。那些在近年来短时间内引爆社交市场的产品,无一不是通过自身内容、模式的创新打开市场的,譬如首推阅后即焚的snapchat、从功能到内容只有一个主题的yo、率先引领匿名爆料的secret等等,都让人眼前一亮,姑且不论这些产品的生命力是否长久,仅凭其创意也足够获得某些投资人的亲睐。
但陌生人社交之间,除了基于地理位置之外,基于兴趣爱好的社交可能更值得开发者们去关注,豆瓣由曾经的小众文艺网站发展至如今规模可观的兴趣社区,小组功能的出现可谓是一大功臣。同时由于豆瓣、贴吧的存在,这种泛泛的、需要由爱好者自行建立兴趣小组的发展模式已无多大发展潜力,向细分领域更深层次发展,也许是一条便捷的道路。
譬如,如今的每个人的手机中都会安装一两款手机小游戏,但除了微信游戏之外,多半是一些单机小游戏,即使想要同他人讨论这些游戏也只好同周围的好友或同事讨论。而小游戏种类繁多,用户分散,有时候你甚至找不到一个对象来对这些游戏进行吐槽或讨论,基于这种需求而产生一个小游戏社区便成为可能,如若加进LBS 技术,变为如今人们的交友又增加了一个渠道。同时由于基于相同的游戏而认识,这在无形中为两人找到了兴趣的相同点,使一些陌生人社交中由线上转到线下的失败率降低了不少。“碰碰”便是依据这种思路而进行开发的社交产品。
又或者娱乐性社交场合,利用人们对追星、爱美的心理进行潜在市场的挖掘。近几年来选秀市场的火热,AKB 48模式的成功使众选造星这一模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且,国内仿造AKB 48模式而产生的团体已经出现,这种明星同粉丝几乎零距离互动的特殊社交方式可以说天生就几乎完美地适配互联网平等、开放的特点。对此,“蜜乐”可以说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这一平台,人们能够同自己喜爱的艺人聊天、交友,或者通过平台定期举办的活动,将艺人们送上更大的舞台。并且,由于审核机制的宽松,几乎人人都能够获得成为明星的机会,这种泛娱乐性社交,可以说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极好的方向。
除此之外,这一领域还有许多值得发展的地方,此前唱吧、啪啪为唱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分享平台,使声音社交一时间风头无两。而近年来随着二次元由主流文化的边缘进入人们视野中心,一批围绕二次元的应用也随之而来。被窝声次元则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而由于二次元相对封闭以及受众属性高度集中的特点,很快便获得了一批热衷于二次元的用户,且这些用户在同类产品出现之前,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流失。
类tumblr的产品国内也有出现——LOFTER,这款产品在2011年8月上线,但其现状相较于模仿对象tumblr可谓是云泥之别。也许是国内原创精神的缺失,或者是对原创博主的鼓励性措施不够,又或者是抄袭成本太过低廉,不论是哪一种原因,LOFTER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然而这种尝试仍旧是值得肯定的。尽管模仿tumblr,但其社交属性并没有它那样明显。同时相较于新浪等其他几家经营博客等类似产品的公司相比,LOFTER背后的网易在图床运营、UI设计、移动端推广上显然更具优势。再加之其一向强调的个人属性与个人价值,相信未来的发展空间仍有很多。
同样的类Instagram应用也有出现,例如nice、图钉等,尽管没有发展成熟,但由于目前由于一些原因Instagram在国内无法登陆使用,相信在未来也会有一批曾经的ins用户向国内同类型应用转移,当然,前提是它们能做到ins那样优秀与专注。
纵观目前国内的社交市场,绝大部分的创意都来自于国外,如类LinkedIn的脉脉,类twitter的新浪微博,类Instagram的图钉,类tinder的探探,类Path的画说,类secret的秘密,等等。尽管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国内的社交市场,但却显得创意不足,一旦他们的模仿对象在大陆找到了最为合适的发展道路,这些公司便只有两条退路——被收购或者倒闭。
对于社交,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下一代的社交产品或者社交网络会是怎样,我们谁也不好妄下断言,但毫无疑问的是,目前中国正值城镇化转型的当口,无数人正从温饱需求的满足中解放出来,由盲目崇拜集体中心中苏醒,开始认识与发现自我,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
马洛斯的五大需求中,社交需求看起来属于第三维度,但显而易见应属于更多。这不仅决定了需要构建更为广阔的人脉,结识更多于己有益的人,以及快速培养起个人特有的兴趣爱好、新潮独立的思维方式,而且也决定了人由一切好奇心催生的无限渴望,指向了宇宙中心。
我们期待着一款真正承载着国人创新的优秀社交产品出现的那一天,但愿那天不会让我们等得太久。
文/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