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改”重构国民收入分配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8-11-14 13:23
作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的教授,陈文通一直关注农村土地改革问题。早在两年前的2006年10月,陈文通就在中央党校学报上发表了《对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经济学思考》,建议“土地应当作为商品来转让”、“ 应当允许农村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流通”等,今天看来,这些政策分析与建议,很多都与正在酝酿中的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相吻合。
10月7日在接受《投资者报》专访时,陈文通认为,土地改革可以使农民富裕起来,农民自由流动到城里来择业,“新土改”会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农民可以获得土地收益。
《投资者报》: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都不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会不会释放出强大的经济增长拉动力量,使中国经济在全球衰退阴影中独善其身?
陈文通:肯定会拉动经济增长的,但不会是很大的、很快的刺激经济增长,因为对于农村的土地流转等问题,一些地区早就开始做了,这次只是在政策上和法律上予以承认和肯定。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民都拥有类似“份地”的土地,可以长期耕种下去,就是农民自己的土地了。
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转变,过度依赖工业投资和出口,农村土地改革不能一夜之间扭转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
《投资者报》:农民可长期耕种土地,但土地在法律关系上还是集体所有,各地屡屡出现土地被征用,农民利益受损的事件,这是为什么?
陈文通: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这在认识上有偏差,农民就认为土地是自己的,而国家则认为土地是国家的、是集体的。农民如果长期耕种下去,什么问题也没有,但一旦不是自己耕种,流转了,利益就很难得到保护。农民的土地被国家征地以后,所有权就变成国家的了,其中有关方面和企业攫取了很多利益,而分给农民的利益很少甚至没有。另外,农民大量融入城市打工,土地不能流转,只能荒废,这种情况很普遍,所以说农村土地制度必须解决,解决后对整个经济发展都有好处。
《投资者报》:三中全会在农村土地制度上有哪些新变化?
陈文通:一是使农民权益等到保护,无论耕地还是宅基地的转让,都是“农民自己的土地”,这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也不矛盾,集体所有制也是农民为主组成的集体。二是改变农业以家庭为主的小生产,带来农业的现代化,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很多地方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只解放了小生产,现在中国需要的是大生产的生产方式,30来年的发展,农业的利润仍然很低,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就要实行土地的流转与集中。小平同志当年提出的“种粮大户”,其实就是土地集中了。现代化的农业需要像工业一样,由一个业主投资并集中耕地,进行企业化的运作。
《投资者报》:很多人担心农民先失地后失业、没有社会保障而变成历史上的“流民”或者英国工业化早期圈地运动中的“羊吃人”,这些学界是否有争议?
陈文通:失地农民确实存在生计问题,这个需要全面考虑,不能让农民打工比种地的收入还低,农民的社保、医保建立起来了,这些问题就能够解决。目前还没有能力把所有的农民全部变成居民,都有一样的社保医保等。
《投资者报》:土地可以流转和集中后,城市里的资本会不会涌向农村?
陈文通:目前,我们还有很多政策是不允许城市资本去农村投资的,将来城乡一体化后,会鼓励城市里的富余的资本进入农村的,历史上早就有乡镇企业了,但这个改革后,资本可以对农村的土地进行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不但是城里的资本可以流向农村,在城里生活不下去的低收入者,也可以流向农村,购买土地经营权开始耕种和经营。
改革后,土地可以流动,资本可以流向农村,城乡劳动力可以双向流动,这些关键要素能够流动,才是市场经济。
《投资者报》:农村宅基地空置很多,但不能上市交易,这在以后会改变吗?
陈文通:宅基地其实在1958年之前都是农民私有的,后来变成集体所有制,地随房走,跟房子在一起,现在看来宅基地没有必要公有。
《投资者报》:这次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陈文通:一是土地的承包期限有可能从30年延长到70年,永包制或无限制的包下去,总之是土地归农民自己支配。二是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可以作为资产,可以进行抵押,使土地价值得到变现。
《投资者报》:这样看来,改革很难突破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陈文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现在突破不了,彻底的私有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宪法中有规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这个现在也没有必要突破,把土地的使用权和处置权交给农民就行了。技术改革走在前面,承包期延长不成为问题、土地流转也没有问题,土地改革水到渠成。
《投资者报》:“新土改”会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收入?
陈文通:现在的问题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当前的经济问题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购买力不足,土地改革可以使农民富裕起来,农民自由流动到城里来择业,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被迫放弃土地、被迫进城打工。“新土改”会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农民可以获得土地收益。
《投资者报》:政府曾经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倡导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结果现在看来收效甚微,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中甚至出现了类似三鹿事件的恶果,为什么会这样?
陈文通:农业产业化的口号本身就不科学,农村土地的根本体制没有动,还是千家万户的小农,我们是一厢情愿,结果只能是农民给企业打工,大头还是企业赚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