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角”之民生篇——跨省医疗救援已成常态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跨省医疗,民生,中三角
  • 发布时间:2015-05-15 08:45

  政策落地,中三角城市群中涉及到的主体城市纷纷以“跑步”姿态进入中三角发展的改革大军。而民生改革的基调,有了日前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刚性支撑后,长江中游城市群社会民生的联合驱动显得更有底气。

  民生保障对老百姓来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是实实在在改善自身生活的指挥棒。

  基本民生就是一张保障生存和基本发展的“安全网”,既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等面向特困群体基本生活的“网底”,也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交通出行等确保全体国民维持体面、有尊严的生活的最低需要。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民生改革在中国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词,但对于以城市群跨区域民生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中三角城市群来说,探索还比较新鲜。

  2015年2月7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商会在合肥召开,会议围绕“深化合作、共赢未来--新常态下加速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一并签署的《合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加深了四省区域合作协调发展的。《纲要》中,区域跨省际跨城市间的民生互动和民生机制的完善成为一大亮点。

  医疗急救联盟成立

  医疗卫生合作机制在整个中三角城市群民生建设中走的比较靠前。早在2012年6月21日,湖北、江西、湖南三省卫生厅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卫生事业发展武汉共识》,就建立新农合跨省结算、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等8个方面机制形成共识。

  同年的7月2日,武汉市江夏区湖泗镇何堰村农民祝又珠成为了《共识》签订以来湖北省首例新农合跨省即时结报出院的病人。她表示,这为在湖南株洲的3000多位务工人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而随着武汉、长沙、南昌三市近年来在经济合作与日常生活方面交流的日益频繁,跨区域的人口流动性增长迅速,尤其是医疗方面,三地患者常常面临长途转运的尴尬。因此,三市急救中心决定建立协作机制,为救护车跨省转运提供导航和物资支持,并协调接收医院,以确保患者得到更快速、安全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2015年2月10日,武汉、长沙、南昌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急救与紧急医疗救援合作建设意向书》,约定以急救中心为载体,建立院前医疗急救合作联盟,整合各自急救资源共同构建城市群“水陆空立体急救网”。

  而急救联盟将依靠各市的急救中心120调度指挥系统数据库和电子病历库等,有步骤地分批互相开放急救信息,包括地理信息、紧急救援预案、医疗信息以及应急救援物质储备等;尤其会在各省高速公路交接区域增设高速公路急救站,遇重大交通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将由各省协作开展;此外,救援工作会以离事发地点更近的省市救护车为主,跨省医疗救援因此将成常态。

  根据意向书,三市将开展空中急救与紧急救援合作--以三省市已构建的空中急救网络为基础,充分利用国际救援组织固定翼飞机、三市民用航空公司飞机、警用直升机等,广泛开展跨省空中急救和紧急医疗救援。

  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

  在推进中三角地区社会民生问题改善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对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期望一如既往赋予了很高的厚望。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能否实现互通、医疗能否实现一卡通办、养老保险能否在区域跨省际中解决实际需要、住房保障在区域合作的大背景下是否出台相应鼓励政策等民生问题成为广大百姓急需掌握的新动态。

  住房公积金作为民众关注的重点项目之一,在《纲要》中明确了四省建立住房公积金异地使用的合作机制。这无疑对在湘鄂赣三省工作且有买房意向的家庭来说,提供了空间上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秦尊文认为,这是市场一体化的表现,同时对于个人来说将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过去这四个省市的公积金并不能通用,从而给异地缴纳公积金的人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是这个机制一旦建立起来之后,将会打破这种尴尬局面。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住房公积金存缴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从侧面预示了未来区域间行政办事效率和服务人性化关怀会更上一层楼。

  除了公积金,社保方面也将会有新的突破。根据《纲要》,三省会城市日后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共同研究制定体现各种不同社会群体相对公平的社会保险制度的框架,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带来的严峻挑战,助力完善社保关系无障碍跨地区转移接续机制,社会保险经办有关业务的互认确定机制。同时,中三角城市群区域间建立一体化维权体系,建立统一的涉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互联互查机制也将逐步实现。

  其他民生亮点

  促统一市场

  促进城市群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一体化。实现组织机构代码、企业登记、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监管等信用信息共享,支持资本市场诚信数据库建设。推进城市群12315、12365等平台联网运行,建立消费维权联席会议制度。

  科教交流

  武汉、长沙、南昌等地高等学校开展联合办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访学、学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搭建教学科研平台,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共建“绿心”

  构建以幕阜山和罗霄山为主体,以沿江、沿湖和主要交通轴线绿色廊道为纽带的城市群生态屏障,建设城市群“绿心”。实施封山育林,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建设,统筹考虑“绿心”涉及的有关县(市、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问题。

  编辑/张玉荣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