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角”之宜荆荆城市带——紧靠三核心抱团发展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三峡大坝,荆州,宜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15 09:02
“宜荆荆”三座城市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相互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非常有利于建立一小时交通圈和“日常都市圈”;而且三市文化上非常接近,这样的城市群在全国非常少见。
此次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即“中三角”发展规划里面重点突出了“三核”,即分别以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建设,在“三核”之外,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城市带是另一亮点,该城市带与“三核”城市群既紧密相联,又略有区隔,但都是“中三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座城市位于1小时交通圈内
宜昌市,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中心城区下辖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中心城区户籍人口120万人。宜昌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长江航线、3条铁路、5条高速贯穿辖区。三峡大坝,葛洲坝等水电设施是辖区经济的有力支撑,有“世界水电之都”之称。综合实力多年连续位居湖北第二位。由于特殊的经济地理区位,也被称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任市委书记由湖北省委常委兼任。
荆州市,湖北省地级市,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鄂中南中心城市,中国中南地区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和轻纺织基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中心城区下辖两区(荆州区、沙市区),中心城区户籍人口超过110万人。
荆门市,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素有“荆楚门户”之称,中心城区下辖两区(东宝区、掇刀区),中心城区户籍人口约60万人。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博士最早提出“宜荆荆城市群”这一概念,他在接受《小康》杂志采访时说,“宜荆荆”三地基本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相互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非常有利于建立一小时交通圈和“日常都市圈”,而且三地文化上非常接近,这样的城市群在全国都非常少见。
三市必须抱团发展,没有配角
秦尊文说,人文上,“宜荆荆”三地同属荆楚文化和三国文化核心区域,文化渊源相同、地理环境相近,三地居民在文化习俗上亦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地缘上,“宜荆荆”三地同属长江流域,彼此接壤,汉宜、荆襄、荆宜高速和汉宜高铁相互连接,长江、沮漳河相互贯通,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国道、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方式相衔接的现代交通体系。同时,“宜荆荆”三地的水电资源、矿产资源、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科教文化资源、卫生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等各具特色优势,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矿产能源基地,形成了互为补充的制造业体系。农业方面,荆州、荆门粮棉油产业发达,宜昌特色种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发达,互补性强。工业方面,宜昌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为特色,荆门以石油、医药、化工为特色,荆州以机电、纺织为特色,既相互联系又错位发展。服务业方面,三地同属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在旅游客源上存在紧密的市场依附关系,同时便利的交通又为共同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条件。
谈到三地如何合作时,秦尊文认为,要打造“宜荆荆”城市群,首先基础设施要一体化,三地可考虑建设城际铁路,开通城际列车,加强三地人流、物流的联系和往来,实现航运、水运、铁路运输等资源共享一体化。在产业合作上,最容易突破的是三地旅游业,三地都是三国文化,荆门和荆州都是楚文化发源地,目前宜昌的旅游业发展很好,荆州也不错。可利用宜昌旅游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和国内外的品牌效应,互推互介,合作共赢。其次就是磷化工合作,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磷矿资源,以荆门的新洋丰肥业、宜昌的宜化集团等大公司为提托,把“宜荆荆”建成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再次就是电力合作,宜昌是水电,荆门有火电,城市之间可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互补。秦尊文说,宜昌、荆州、荆门必须抱团发展,这样可以提升三个城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在发展中,三个城市都是主角,没有配角。
宜昌致力成为三峡城市群的中心
虽然宜荆荆城市带中的三座城市“都是主角,没有配角”,但宜昌的经济总量和战略地位相对于荆州、荆门,略占先机,如201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宜昌是3132亿元,荆州是1480亿元,荆门是1310亿元。宜昌市政府研究室主任覃进在接受《小康》杂志采访时说,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战略正式成为当今中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之一。国务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中,有8处提到宜昌、16次提到三峡。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将宜昌列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这次《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宜昌正式进入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31座城市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在“中三角”、“成渝”城市群中之间近1000公里的范围内,还缺乏一个次一级的城市群来衔接呼应。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畅通长江三峡、盘活长江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作为长江中上游汉渝之间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承担着集聚、辐射、带动汉渝两大国家级城市群之间区域发展的历史重任。随着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将三峡城市群早日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成为我国经济新支撑带的重要增长极,服务国家,造福人民。
覃进介绍说,宜昌作为三峡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正在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主动作为,抢占先机。根据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明确的城市发展目标: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三峡城市群中心城市,成为我国经济新支撑带的重要增长点。其中,三峡城市群以宜昌为中心,以宜荆荆城市圈为基础,涵盖长江三峡流域及其周边城市。关于三峡城市群的建设,学界已先行一步,今年1月,首届三峡城市合作与发展论坛已在宜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建议尽快将三峡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下半年,中国社科院和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还将在宜昌联合举办长江经济带和三峡城市群建设国际研讨会。
编辑/余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