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才有“安乐窝”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宋代,安乐窝
  • 发布时间:2015-05-18 14:49

  人们常用“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也比喻自己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个词与北宋的一位名士邵雍有关。

  邵雍(1011-1077)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精于数学,通天彻地,但生性淡泊,不愿做官,30岁他迁居洛阳时,生活颇为艰难。他在洛河南岸搭了一个草棚,作为栖身之所。这里每逢下雨,满屋都是水。附近的人都讥笑他,他却满不在乎,仍自称其住所为“安乐窝”。

  嘉祐七年(1062),邵雍移居王拱辰、富弼和司马光等人出资为其在洛阳天宫寺附近置办的园宅。从此邵雍在园地上自耕自种,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为自宅起名为“安乐窝”,自号为“安乐先生”。

  邵雍白天时常焚香安坐,午后3时至5时喝三四杯酒,还没醉时常常兴致到了就即兴吟诗自咏。春秋农闲时节,邵雍常出城游历,出门常乘一小车,让人拉着,随意而行。士大夫家对邵雍的车轮声都非常熟悉,争相迎候。有时邵雍在他们家住了一晚后留下书信又走了。还有热心好事之人,仿造邵雍“安乐窝”的样式建了新的别苑,等候邵雍的光临,并取名叫“行窝”。

  邵雍曾作《无名公传》自况:“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又作《安乐窝中四长吟》:“安乐窝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

  (文/彭炎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