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瓷、文革瓷 正在崛起的“潜力股”

  过去在收藏界,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生产的瓷器,特别是老百姓生活用瓷多被收藏家忽视。近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建国瓷”和“文革瓷”因为存世量不断减少,导致价格上涨,加上赝品较少,鉴别简单,形成了收藏市场上一只正在崛起的优质“潜力股”。各位老年朋友,不妨在自家找找昔年旧物,看看有没有以下具有收藏价值的两类瓷器。

  建国瓷、文革瓷成黑马

  过去在收藏界,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生产的瓷器,特别是老百姓生活用瓷多被收藏家忽视,其中很多甚至被当作“废品”处理了,价位也一直在低端徘徊。而近年,这种市场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相对动辄上百万、过千万的古代精品瓷器,建国瓷和文革瓷适合一般收藏爱好者,由于存世量减少,物以稀为贵自然也令价格上涨,加上赝品较少,形成了收藏市场上一只正在崛起的优质潜力股。

  当下,它们的价格处于上升期,很多精品尚在中档价位,“捡漏”的机会比其他古代精品瓷器大得多。如一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茶具,数年前只有几千元,目前市场价是两万元左右,而这个价位还在上涨之中。因此,广大瓷器爱好者把目光投向这两种瓷器正当其时。

  玩两种瓷器先分年代

  首先,我们要分清“建国瓷”和“文革瓷”的年代。收藏界一般把1949到1966 年的瓷器统称为“建国瓷”,也有个别收藏家提出了狭义的“建国瓷”概念,即指1953年国家组织生产的被称为“现代官窑”的首批瓷器精品,品种包括青花、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等品类,但该类瓷器产量很少,在市场上鲜有流通,因此对于现今的瓷器爱好者来说,基本可以忽略。

  而“文革瓷”则是指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10 年间国内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 色彩的陶瓷器物,以及后来生产的所有具备“文革”典型风格的瓷器,如以毛主席形象、工农兵形象、样板戏题材、毛主席语录等为题材的陶瓷塑像、装饰摆件、实用器皿等。

  留意特殊“仕女”纹饰

  仕女本作官宦人家的女眷之意,但在收藏界却是泛指古玩上的一切年轻女子图纹。而从汉代的女性玉舞人到唐宋的仙姝丽姬,到明代妇婴图中的娘子少妇,再到清代各时期的夫人闺秀图饰,以及民国时期的摩登女郎,可以完整看到我国古代工艺品上仕女图纹的发展。而在建国初期和“文革”期间的实用器、工艺品中,女性红卫兵及女性知青等图饰,即为自古仕女图饰的延续。纵观藏市,建国初期和文革遗留器物中多见仕女图纹的,除了瓷器,还有陶器、竹木等摆设工艺品及日用品,如石湾人物陶塑、景德镇瓷板画与艺术彩瓷等。

  如纹饰相同的“文革”时期“仕女”茶壶和瓷枕,它以“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为主题,描绘了两位务农之余看书读报的妙龄少女,她们梳着当时流行的小辫子和短刷子发式,衣装简练,眉目清丽,与我国传统对青年女子的审美要求基本一致,只是意态轩昂一些,英姿飒爽一些而已。相对用于观赏收藏的艺术品,这类枕、壶、瓶、碗等日用器由于使用造成的损坏及淘汰,存世数量较少,保存完美的精品更不多见。文革“仕女”图纹的出现,虽然极其短暂,只是历史长河中一朵闪射即逝的浪花,但较之古代数百年衣饰稳定的仕女图,她却以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韵味,益发溢彩流金,可以预见将成为极具潜力的热门藏品。

  鉴别看时代特色和工艺

  据业内人士介绍,建国瓷和文革瓷的工艺水平,以及独特的政治色彩,都是鉴别的要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瓷业处于百废待兴状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陶瓷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于是诞生了诸如千年瓷都“景德镇十大瓷厂”之类的大型陶瓷生产企业。这些工厂里的老陶艺家,几乎个个都是名家,如前身为明清御窑厂的建国瓷厂的瓷器,曾由徐悲鸿、齐白石、梁思成等宗师级的人物亲临指导把关;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里还有民国“珠山八友”中的刘雨岑及其“八友”的后代和传人。由此,一些专家评说:“建国瓷的工艺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个时代。”

  而“文革瓷”,在中国2000多年制瓷史上独立成章、自成体系,表现出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一切要为现实服务的浓厚政治色彩。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文革瓷”与历代瓷器存在着较大区别,其特点是胎瓷厚,具有时代色彩浓厚、品种造型多样、制作工艺精良等特点。尤其是当年由轻工部陶研所出品的毛主席专用瓷(7501),被称为“红色官窑瓷”,工艺水平极高,现在市场上的赝品也较多,不但有私窑新仿品,个别还利用轻工部陶研所历年来生产的其他陶瓷产品冒充,不过真品“7501”画工严谨、细腻,而赝品多为釉上彩产品,凡白瓷胎上有质量缺陷者,如黑点(铁点)、针孔、缩釉等,在彩绘过程中有意用桃花枝干图案等进行遮盖,仔细观察就能看得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