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想,还是作罢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归属感,家乡感,孤独
  • 发布时间:2015-06-09 12:20

  从很早开始,我就察觉到,楼下的一个小岗哨旁有一个长期居住在附近的收破烂的男人。

  说起家,我从未见过他的女人,于是我猜测,他根本就没有女人。说起来也蛮符合现实情况的,他偶尔会冒出个类似糟糠兄弟兼商业敌人的哥们儿。他们一起收拾满地的破烂儿,把它们捆成一匝一匝的,五花大绑得精巧无比。可是,他似乎真正的没有家室。看起来年纪早过了50,妻小到底有没有、有没有过,都是一些个对于陌生人而言不足挂齿的小插曲。

  他的生活似乎也惬意过。就像今天我放学回家,看到的那幅画面。他在小屋子外面铺平了一个纸箱,上面放了只锅,暗色的光打在上面,看得并不真切。他这副样子,我并不是第一次见。此前的冬日,他总是一个人窝在那个即使转身也很艰难的小屋子里,穿着暗绿色的军大衣,抽啜着吃面条。那时我回家路过他时,天早已黑得不像样子,他的那个透风就像过堂的屋子四围上,弥漫的全是哈气,隐约可以看到他在里面蜷缩的身影,模糊不清晰得就像是那些日子里我每天凌晨出门搭车时天边的熹光弱弱。冬天永远是他们这类人最苦的时候,手会冻伤,喝不上热水,佝偻着睡一觉过一夜。这个时候他的那位朋友就会很少登场,我总是猜测,人家一定是有个好去处的,温暖的,温饱的,总归是个好日子。可是后来我又自己否定了这种傻逼的想法,我笑自己的愚蠢,一个卖破烂儿的能有什么好去处。

  今天看到的还有他的哥们,和他哥们的孩子。

  我没有过多地去想,他们这样的人有个孩子不也正常么。到了再老些的时候,总要有个人偶尔地问候,适度地关怀,可能还是会穿着这种深绿色的旧大袄,但心里总是暖的。

  哥们儿和小孩子是躺着的,在小区街道的一侧,身子有些横过来,但是这里车少,人们大多是走过路过上楼下楼,再加上我放学的那个时间应该是大多数家庭的饭点,因而并不影响。他们的身下铺了一块大大的纸壳儿——这是他们最衬得起的了。天气不冷,微微炎热,他们躺在那里,安静闲适地享受着“下班”后的时光,偶尔逗逗笑,和那边自己吃东西的男人说几句话,很像是亲人间的平实对话。

  在东北生活过的人见到这一幕,一定都会想到小时候大人和孩子一股脑坐在火炕上唠嗑的旧时光。大家盘腿往炕头儿挤,想让自己身上的热气儿多一些,再多一些。有些长舌妇会讲一些别人家里的长短,大家也不以为然,感兴趣的人插几句话,不屑为伍的人只和关系好的扯扯鸡毛蒜皮。

  那种家乡感和归属感,可能就是在一种冷气温暖中夹杂着,然后在不富不穷的时刻被激发起来。因为地方小,小得就像男人那个转身都困难的小屋子,所以人住在里面不会感到孤独,一个人就把自己的领地充满了,空隙少,思绪少,除了生活中的琐事外根本不用去思考职场关系厚黑学和人生理论马克思主义。

  活得比较凄凉,比较淳朴,比较自在。

  我放在衣兜儿里拿着相机的手都在颤抖着。我很想拍下来,因为我发觉这幕场景让我感到好熟悉,即使我明白那和我的生活关系不大,和我的生命起源也无甚相干,但是我想我懂的,那种有关生活的姿态我很是羡慕,甚至敬仰。他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乱地吃饭,可能是晚饭,可能是午饭,可能是这一天来唯一的一餐,但是他颇为从容,像一个在复杂饭局里的小人物,不必给大官儿奉承夹菜,也不必和下属慰问敬酒,姿态很平庸地坐在那里,偶尔逗逗孩子,那个孩子很给面子地笑笑,少年不识愁滋味。

  印象里,我下去和他做生意的时候他还宰过我,一毛两毛的,谁计较呢。但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多么贴近雷锋的人,但是我仍然对他存了丝丝缕缕不可否认的认同。我把废报纸交给他,他会在收拾得整整齐齐的钱包里拿出几块钱,有时也会凑个整数多给我点儿,关系处得分外融洽。只是我很掌握火候,没问过他关于买卖之外的事情,我觉得他身上那种漂泊无奈和汉子气概不应再有其他的东西,这个样子恰恰好,破旧的大袄,黑黑的面庞,和一大堆属于自己的破烂儿。

  我很想把这幅画面定格下来,让这幅打动了我的市井小调混合到悲壮的进行曲里,我看着他和身边人的从容和自在,夏季炙热的风让他舒服地往后仰去,倚在了属于自己的地盘上。

  后来,我想了想,还是作罢。

  伏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