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经纪业务依赖 东莞证券拟IPO为“两融”补血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东莞证券,IPO
  • 发布时间:2015-06-29 09:21

  东莞证券此次拟发行不超过16667万股,主要用于扩大融资融券和新三板做市等业务规模,以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

  根据东莞证券6月19日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计划在深交所上市,拟发行不超过16667万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以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对于《投资者报》的采访,东莞证券董事会秘书骆勇表示,公司正在根据证监会和深交所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后续工作。此前他曾表示,如果一切顺利,“东莞证券预计会在2016年上市。”根据当前证监会的“快节奏”审核,有业内人士预计东莞证券很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即可上市。

  较依赖经纪业务

  近年来,东莞证券发展迅速,根据公司招股书,2012年到201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亿元、10.66亿元和18.11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2.63亿元和6.27亿元,营收持续增加,盈利能力甚至一度高于东吴证券、山西证券等上市券商。

  其中,公司证券经纪业务贡献过半,近三年占比整体营收分别为53.28%、59.67%以及50.81%。早期深耕经纪业务为东莞证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随着“一人多户”等政策出台,佣金率不断下降,传统的通道业务盈利空间收窄考验着东莞证券未来的盈利空间。

  其招股书中指出,公司收入来源中经纪业务所占比重较高,由于经纪业务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因此过度依赖经纪业务使得公司收入结构多元化欠缺稳定性。数据显示,对此,东莞证券已有认识,经过调整,2014年经纪业务占比已下降近9%。

  补血“两融”等新业务

  证监会对证券公司的净资本的严格监管,使得充足的资本成为公司做大做强的先决条件。根据SAC的统计,东莞证券2013年的净资本仅为19亿元,在统计的115家券商中排名65位。其招股书中坦言,公司资本补充速度也远落后于业务发展速度和行业证券公司资本补充速度。

  据了解,此前东莞证券的外部融资方式有转融通、信用拆借、融资融券收益权回购、次级债及收益凭证,融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转融通受净资本的约束存在融资额度问题,难以继续扩大以满足资金需求,且资金到期后是否展期续借具有不确定性。信用拆借只能作为流动性紧张的应急手段。次级债发行规模较小,成本相对较高,只能作为公司补充性的融资手段。因此,公司当务之急是开辟多渠道融资,为业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

  此次,东莞证券拟发行不超过16667万股,主要用于扩大融资融券类和新三板做市等业务规模。当前融资融券业务火爆,5月已突破两万亿元,同比规模增加了三倍之多,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120家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整体增长141.7%,成为券商盈利新的增长点。

  截至2014年,新三板挂牌数量从年初的356家猛增到1572家,总股本超过630亿股,总市值4400亿元。东莞证券方面表示,随着新三板相关制度的完善,其服务创新型、创业型中小微企业的功能将逐步得到发挥,加大投入力度将极大拓展券商的业务空间。

  《投资者报》记者 闫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