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兴菌业:食用菌对接资本市场 打造工厂化现代农业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众兴菌业
  • 发布时间:2015-06-29 09:38

  众兴菌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正式登陆A股市场,其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小小食用菌,也有大未来。

  西部工厂化食用菌领头羊——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兴菌业”)于6月26日正式登陆深交所,并且达到44%的首日涨幅上限。

  众兴菌业是一家以食用菌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产品金针菇等食用菌市场容量较大,需求旺盛。公司近年来业绩保持增长趋势:2012年至201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约为41.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近20%。众兴菌业此次上市募集的4.2亿元将用于金针菇、杏鲍菇生产线建设和食(药)用菌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

  工厂化生产打造现代农业

  食用菌行业生产模式一般分为传统农户生产模式、“企业+农户”模式以及工厂化生产模式。目前,我国食用菌主要生产模式是传统农户生产。该模式下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大量农户从事生产,不能形成规模,质量不稳定,利润水平无法上升,无法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而众兴菌业以工厂化方式生产食用菌,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周年化、规范化等特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是集生物工程技术、人工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自动化作业于一体的新型生产方式。公司采用科学、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周年化生产,规模效应明显。公司还拥有有较好的采购、销售渠道,技术先进,生产质量稳定,能够常年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保持了一定的利润率水平。

  同时,众兴菌业利用米糠、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原料,并对生产废料菌渣进行充分循环利用,是国家鼓励的现代种植业及新型生态农业。

  随着食用菌消费需求的上升,近年国内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发展迅速,年产量由2006年的8万吨上升到2014年的19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9%。

  2015年6月,董事长兼总经理陶军在参加网上路演时谈及工业化生产模式的优势,他表示,“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以工厂化方式生产食用菌。公司引进国际先进设备,从原料调配到接种,从养菌、育菇到成品包装,全部采用食用菌自动化、机械化生产。工厂化生产极大提高了食用菌生产效率,摆脱了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传统,并且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能有效抵抗市场风险,规模效应非常明显。总体上讲,公司采用的农业全程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众兴菌业在全国已建成甘肃天水、陕西杨凌、山东德州三个生产基地。截至2014年12月31日,甘肃天水基地日产能已达到80吨;2013年公司杨凌基地一、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日产能已经达到105吨;2014年公司山东德州基地一期工程投产后,日产能已达到45吨。公司生产基地数量与同行业相比不是最多的,但单个生产基地日产能较大,可充分利用固定资产投入,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采购成本、人工成本等,规模效益明显。

  募集资金提升研发能力

  工厂化食用菌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但国内食用菌行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此次众兴菌业成功上市,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建设食(药)用菌研发中心,给其他食用菌企业实现直接融资、快速提升研发能力提供范本。

  众兴菌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对研发技术的投入,不断研究和改进金针菇产品的拌料配方及生产技术,并通过内外部融资逐步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在国内食用菌市场占据了领先的市场地位。IPO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持续研究和改进食用菌产品的生产技术,并开拓除金针菇外的其他食用菌产品,为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预计公司的盈利能力将有进一步的提高。

  多家券商给予众兴菌业积极评价。长江证券认为,众兴菌业未来看点在于继续做大做强食用菌生产,公司将继续扩大规模,并致力于技术创新。公司募投项目12600吨有效缓解金针菇产能不足困境,并新增7200万吨杏鲍菇产能,丰富产品结构。同时食用菌研发项目的建立能够较好地提高企业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齐鲁证券则认为,IPO募投项目将增加公司金针菇业绩弹性,杏鲍菇业务的开展则成为公司未来潜在的增长点。

  文/王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