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能力绽放异彩

  • 来源:教育与学习
  • 关键字:阅读,语文,情感
  • 发布时间:2015-07-02 12:04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只有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成绩的提高才会事半功倍。所以老师要把培养阅读能力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那么要提高课堂效率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首先,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学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对一篇作品的作者、背景、标题、主体等方面的知识做到了然于胸,那么做起题来就会得心应手。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的阅读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分析能力,要让学生养成不读懂不动笔的习惯,扎实地打下基本功。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乍一读,课文挺长,很深奥,难理解。读过几遍后,如能结合背景对三味书屋这部分的写作目的就能很清楚,作者是将两部分做对比,从中体会是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其次,广泛的兴趣是成功的阶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利用平时多读好书,名著、名人专辑等,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做到博闻强记,博古通今,因为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要想把它学好,就要涉猎广泛,随时补充知识的储备量。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分析作品,肯定会收效颇丰。如初中阶段推荐阅读的十部名著,就不应让学生浅尝辄止,应从初一设立阅读课,让学生充分从课外书中撷取知识的浪花。

  再次,及时点拨是成功的捷径。对一篇作品的领悟,是不是很到位,老师的点拨就想的尤为重要。“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渊博的知识,高超的能力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学生的赏析能力毕竟有限,教师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对作品都有独特的体验是当今老师应努力的方向。如《散步》一课,以学生的成长历程理解主题有难度,教师能设身处地的剖析中年人身上重大的责任,上要尊老,下要爱幼,但主体落在尊老上,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最后,情感的共鸣是成功的法宝。读一篇篇作品,就像是再和大师们对话,能看到他们心灵深处对人世的见地,对世事的感慨,学生能从中体验到情感的升华,那真是难能可贵了。我们的生活之所以绚烂多姿,是因为万物五颜六色,多姿多彩。在生活中要利用一切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知识的源泉就会滚滚而来,那无穷的知识将会受益终生。

  阅读能力提高与否,关键看学生的反馈,因此教师要及时检测学生,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付出就有回报,让阅读能力绽放异彩,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河北省涿州市柳河营学校 高淑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