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米的秘密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青米,小米科技,林海峰
  • 发布时间:2015-07-22 15:22

  因为加入了小米生态链,专注后端电源的青米自其诞生起就充满了浓重的“互联网+”情结。

  林海峰如今已然是个铁杆“米粉”了。从小米盒子开始,每款小米产品他都会购买并使用,还不忘将小米的产品推荐给亲朋好友,平时与同事或合作伙伴沟通都会用小米的语音聊天工具米聊。他与小米的渊源要追溯到2013年。

  当时,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提出的“电源也将是入口”引起了传统末端电源解决方案品牌产品提供商突破电气的极大兴趣,恰好中关村青年联合会组织了一次“走进小米”的学习活动,中关村青年联合会成员、时任突破电气副总经理的林海峰借那次机会与雷军进行了一次近距离交流。

  交流中,雷军和林海峰都认为市面上的插线板不够精致,小米当时已开始在智能家居领域进行布局,并计划涉足电源市场;突破电气则认为智能电源是未来的趋势。

  两人一拍即合,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为何不一起做一款自己满意的产品?

  于是,双方紧密筹划合作,小米科技与突破电气联合投资的青米科技于2014年2月底正式成立,这也宣告小米生态链中又多了一名成员。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青米首款产品小米插线板2015年3月底亮相。2015年4月8日“米粉节”,小米插线板成为最抢手的产品,短时间内就全部被秒掉了,当天共售出24.7万个。

  “中国插线板年销售量大约4亿只,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林海峰表示,“这几年,智能化对手机、家电等终端带来了改变,插线板市场也因为小米的加入而变得活跃。”

  融入与改变

  小米插线板开始研发时,雷军对林海峰就提了一个要求——“小米插线板一定要美轮美奂、精致得可以让用户当礼品送人。”但这一句话足足“折腾”了整个研发团队15个月。

  22.5×4.1×2.6cm。这是小米插线板的体积。可千万别小看这个3个USB口、3个国标五孔插座的小家伙,为了让它更小更精致,小米、青米以及突破电气三方团队共同研发了15个月,投入了近2000万元。

  对此,林海峰解释:“小米插线板有十几项专利,每一项都颠覆了以往的产品线,都要重新做标准,所以拥有丰富经验的突破电气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而小米则把‘如何做一款极致的产品’理念带入了青米。”

  “小米插线板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把尺寸做得更小。”林海峰回忆,“为了这款产品的尺寸,整个团队修改了无数次,耗费了7个半月,最终成品的体积比首个成品缩小了近一倍。”

  “插线板看起来简单,做好的确很难。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每一小步都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而且,强电加弱电,对安全性要求很高。青米科技花了15个月的时间研发,才做成这样一款插线板!谢谢青米科技,我喜欢你们的作品!”雷军的这段话已表明了他对这款插线板的喜爱。

  在林海峰眼里,小米员工敬业、勤业、专业,雷军永远炙热的创业激情和“小米模式”都值得传统企业深度学习,尤其是雷军倡导的扁平化管理。

  “‘扁平化管理’是一种平民化、点对点沟通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工作过程,这其实也是一个企业最难做到的。”林海峰介绍,“此外,一年做一款产品的专注也是以往行业不曾有的,关注才能把产品做好。”

  这一年多,林海峰还养成了每天刷微博、进小米社区的习惯,通过互联网拉近青米与用户的距离,听取用户的建议与意见进一步改进产品。而传统的末端电源市场用户体验的搜集基本来自渠道终端。

  背书与自由

  这几年通过布局,小米投资的企业包括出品小米移动电源的紫米科技、出品智能手环和体重秤的华米科技、出品小米插线板的青米科技、出品小米活塞耳机的加一联创、出品小米智能家居套装的绿米科技。

  小米的目标是在未来2~3年内布局超过100家硬件公司,打造一个产品线丰富的“小米帝国”。而这些“帝国”中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米生态链企业,而已推出产品的企业也迅速爆红。

  “事实上,小米生态链企业前期已经历了很久的磨练,有着深厚的行业积累。只不过因为通过和小米合作,把长期的行业经验、产品经验在短期内体现出来了。”林海峰强调。

  林海峰表示,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意义还在于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他经常和小米生态链其他的企业负责人见面交流,感觉大家就像一个大团队,理念一致。

  不得不承认,插线板行业竞争其实也非常激烈,品牌成千上万,一个新品牌要进入市场并不容易。但因为有小米的背书,青米几乎不用担心品牌关注度及销量,产量倒是其首要需解决的问题。

  林海峰表示:“小米插线板首日在‘米粉节’上创造了一个小奇迹。以往的插线板产品没有出现过这种售卖方式,单品在数分钟内销售一空更不可能。”

  事实上,小米生态链企业在加入小米之前,尚没有遇到过其产品件件爆款的情况。加上新品本身有一个产业爬坡过程,所以小米网许多生态链产品依然是“缺货”状态。

  林海峰坦言:“小米插线板因为尺寸小所以内部构造更复杂,所以连代工厂的工人都要重新培训。目前销量正在慢慢上升,月产能已达100万只,下半年月产量将达120万只,尽快满足市场需求。”

  说到小米生态链,有一点不得不提:加入小米生态之后,生态链企业就不得不在小米的光环之下,如何平衡企业自身与小米之间的关系?

  “青米一定会推出自有品牌产品,第一款产品大概会在2015年下半年推出。”林海峰透露,“我们会合理规划自有品牌和小米品牌在产品线上的布局,出品智能化和非智能化产品。”

  正如雷军所说:“小米生态链企业早期的第一个产品围绕着小米形成了超速发展,所以这些企业也需要一个适应期。小米不控制生态链企业,而是鼓励这些企业独立发展。”

  林海峰用了“兴奋”两个字来形容他加入小米生态链的心情。“在外面看小米与真正参与到小米完全不同。只有加入其中才能感受其中的不同,享受其中的乐趣。”

  文/李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