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彼岸》:老派的优雅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太平轮,泰坦尼克号
  • 发布时间:2015-08-04 12:44

  吴宇森快70岁了,几乎是当今华语电影界尚在拍片的导演中最年长者。在前不久的“中国电影新力量”推介活动上,他与黄晓明、佟大为一道走上前台,为观众介绍这部《太平轮·彼岸》。起先,讷言的吴导尚带着他一贯的和善笑容,但当黄、佟二人回忆艰辛历程、直陈吴导是用生命在拍片的时候,吴宇森悄悄侧了侧身,抹去眼角闪现的泪花。确实,这半年多对吴宇森并不好过,《太平轮(上)》口碑票房均不及预期,为这部并未终结的鸿篇巨制平添更多压力,但相信吴导的泪水并非出于委屈,而更多出于一种朴素的感动:相信他电影中所张扬的情怀依然动人。

  太多人将《太平轮》比作中国的《泰坦尼克号》,对此,吴宇森却一直持保留意见,这也是上集饱受争议的一点。怀着此种期待进入影院,以为会看到一部以海难为背景的爱情片,殊不知大船直到片尾才虚晃一下,期待落空带来口碑的参差。事实上,即便上下部连成一集,《太平轮》也与《泰坦尼克号》甚为不同,或者说体现出更大的野心。卡梅隆的目光紧紧汇聚在一艘大船和一对男女,至多有些阶层批判的社会意识,但凭借超越时代的特效技术和至为传统的古典叙事,成就不世之经典。而吴宇森是要靠一艘大船呈现一个时代,还是近百年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急剧变化着的大时代!

  半年之后再次反观《太平轮(上)》,即便出于上下集的整体安排牺牲了部分节奏,并且导演手法稍嫌老派,但其用心铺排的几组人物关系依然立得住。诸多批评的声音中,少有人触及影片在历史表述上的独特贡献——影片小心翼翼避开政治标签,更多从个体角度进行讲述,“打捞”每一个生命的鲜活印迹和人性光华。因此,片中人物上至将军富贾,下至草民小兵,吴宇森都赋予他们同等的尊重:对章子怡饰演的于真更是给予了“神女”一般的礼赞,对战争阻隔的恋人严泽坤和雅子流露出深深的同情,而在雷义方和周蕴芬这样的“神仙美眷”身上,则是将美好撕裂开来反省战争。

  到了下集《太平轮·彼岸》,船来了,一个个蝼蚁般的生命汇聚在这艘承载着他们希冀的大船上,继续他们的爱欲悲欢。或许是为了吸引更多未看过上集的观众进场,避免无法接驳剧情,影片匀出部分篇幅闪回了上集的一些片段,包括于真坚韧而无奈地游走在两重身份之间、周蕴芬初到台湾、以及严泽坤的爱情往事等,真正将戏份集中到船上已进入影片中段。于真和佟大庆迎来了超越爱情的苦难重逢,严泽坤也在不期之间与二人并肩走过最后旅程。当冬日的海水一次次漫过生命线,他们用一次次“托举”印证着人性的光芒。

  结尾,在罗大佑苍凉歌声的陪衬下,镜头再次回溯雷义方与周蕴芬的浪漫时光,英武军人与贤淑新娘挽着手臂在照片中定格。那是剧中人最留恋的过往,也是吴宇森脑海中的幸福,带着一种老派的优雅格调。即便灾难巨如“太平轮”,吴宇森依然相信人性的美好,秉持于此,彼岸终将到来。

  文/戈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