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义 看酷派、360、乐视如何搅局手机市场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酷派,360,乐视
  • 发布时间:2015-08-04 15:56

  近来,国内手机业界可是热闹得很。收购酷派旗下大神品牌的360宣布下调大神手机的售价,再次向小米“发难”。而小米却把主要战斗力对准了乐视旗下的内容,小米与乐视双方围绕各自视频内容进行了多轮口水战。这几家的撕战不管多激烈,却总有意想不到的剧情—乐视CEO贾跃亭与酷派董事长郭德英牵上了手:通过在港子公司LeViewMobile,乐视以每股3.508港元的价格买下了郭德英旗下酷派控股股东Data Dreamland的78038万股股份,从而获得了酷派上市公司18%的股权,乐视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刚刚将子品牌大神下嫁给奇虎360,蜜月期刚过便投到乐视怀抱,酷派密集的资本动作让人有些看不懂。乐视、酷派的牵手一时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是酷派脚踩两船,还是360、乐视各怀目的?而厂商轮番搅局,手机市场又将有一番怎样的改变呢?

  酷派脚踏两只船,还是“桃园三结义”?

  酷派同时选择360和乐视实在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后两者都是以互联网新贵的身份进军智能手机行业,怎么看都应该是竞争对手,莫非三者将上演现实版的“三国杀”?对此,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三者的关系更有可能是“桃园三结义”。酷派常务副总裁兼合资品牌奇酷总裁的李旺就表示,三家是“强强联合”,同时奇酷战略清晰,暗指360与酷派合作同样坚若磐石,不受集团其他动向影响。

  从基本层面来看,三家公司各有优势,酷派是入口优势,在于硬件技术以及每年数万部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乐视拥有生态产业链和内容,360则在安全等领域优势明显。而从酷派集团层面来看,奇酷是酷派与360的合资公司,与乐视是战略合作,酷派都会为两家提供研发制造、供应链支撑等服务。既便抛开个人心思,现如今酷派、360和乐视也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业界“屠夫”小米。

  无论是360当年的AK47计划,还是收购大神品牌、血拼价格战,靶心始终都是对准着小米。而近日乐视与小米的骂战也上升到了攸关乐视资本利益的层面。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360、乐视完全有握手的可能。“乐视目前在中高端手机市场上进行布局,而大神则在低端市场和小米手机进行死磕,乐视和360未来若达成合作,将会和酷派一起在中高低端手机市场对小米形成狙击之势。”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

  在7月1日乐MAX发布会期间,乐视移动总裁冯幸谈及这笔交易时表示,乐视入股酷派,不会妨碍酷派与360合作。周鸿祎发微博称:“只有创造用户价值才会有商业价值。任何愿意跟我合作做一流产品做极致体验的人,我都欢迎。任何阻碍我做好产品的人,我都会反击。”这也算是他对目前三家扑朔迷离关系的一个态度和回应。而酷派集团副总裁周明毅表示,酷派和乐视的整合将会让中国互联网再上一个台阶,希望“大家一定要站在更高的格局,不要关心这三家怎么碰撞”。

  各怀心思的互联网版桃园三结义

  不过三者的结合,并非同心同德,合力研发某款新手机,而是因为各自有短板,为了获得各自缺少的资源,如乐视为其视频内容完善手机生活圈;360则是想想借酷派之手创手机品牌,站上互联网硬件平台;而酷派则是傍上这两位互联网新贵,拉升手机出货量。

  360选择酷派,很大程度上是酷派会造手机。一直以来,奇虎360有一个大想法—在智能手机上建立生态系统,而周鸿祎则描述自己的“理想国”是自己的智能终端连上手机商店、手机浏览器、软件入口。因此,这几年智能手机对周鸿祎来说是必争之地,并一直在努力着。例如3年前,奇虎360就企图与华为的合作,推出一系列“360特供机”,可惜功败垂成,其运营团队被分拆,360也撤掉了对特供机项目的导航推荐,最终惨淡收场。不过,周鸿祎对手机项目一直念念不忘,其在回顾“360特供机”这段历史曾表示:“我觉得硬件不光是互联网公司的事情,互联网公司现在也有很多人血气方刚地做硬件,我曾经也是拉过很多不靠谱的小伙伴一块做手机,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哪位才是靠谱的小伙伴呢?经过两年寻觅后,360最终与寻找互联网合作伙伴的酷派联姻了,成立奇酷公司,酷派并将三千金之一—大神下嫁360。根据与大神的“结婚协议”,奇虎360将成为酷派大神智能手机生态系统中核心移动服务的默认提供商,包括手机安全、移动应用商店和移动搜索等。

  而乐视选择酷派的目的又与360不一样。乐视自去年就摆开生态链建设大布局,现时节点是重点布局手机。营销上,乐视超级手机是非常成功的,但乐视要真正做手机并不容易。做手机,绝非动动嘴皮子或者投点巨资就能搞定,一方面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也需要多年才能磨合成熟的团队,更需要实验室、研发设备等一系列资料。而目前乐视手机只有几万台的出货量,说明乐视在造手机上遇到了不少问题。既然造手机那么难,那就找个小伙伴吧—这就有了乐视入股酷派的桥段。不过乐视入股酷派并不是想让酷派帮他造手机,主要为了推广其视频内容—乐视在意的是自家的“生态体系”,通过手机、电视等推广视频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用户。“乐视具有内容优势,但是乐视产品的销量还是太小,比如乐视手机上市以来表现虽然不错,但年销量目标只有300万,与酷派每年几千万的手机销量相比还是很低。”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乐视如果能够通过投资酷派推广其视频内容,哪怕几千万的手机销量只有百分之二十实现了内容收费,对于乐视主营业务也是有巨大的好处。”不仅如此,作为“中华酷联”老字号中的酷派在多年的积累中已经获得足够的专利储备,也让乐视以后拓展海外市场时能轻松面对专利问题,更为日后继续与小米的对决添加了重重的筹码。

  谈到酷派,在手机业可谓是无人不晓。它在雷军还在当手机控、华为还在做小灵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智能手机了。在魅族的黄章搞不定WinCE的时候,酷派就轻轻松松拿出了基于WinCE的智囊系统……在技术上酷派可以当乐视、小米这些互联网小辈的祖师爷。酷派的问题在于,其对于运营商这一渠道的依赖性太强,在脱离运营商贴牌和定制的路径之后,其品牌价值和认知度上的短板被暴露了出来。当然酷派也看到这个弊端,并一直着手寻求转型:一方面去年将酷派拆分在三个渠道品牌,分别是走运营商渠道的酷派、走开放渠道的ivvi以及走电商渠道的大神,多路出击;另一方面想注入互联网基因,让手机出货量得到快速提升。但酷派天生没有这种DNA,于是去年12月份与一直在寻求手机品牌商合作的奇虎360一拍即合,合资运营电商品牌。事实证明,这种合作对酷派而言是颠覆性的,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凭借赔本赚吆喝,大神在市场上表现相当活跃。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酷派面向社会渠道的中高端手机品牌ivvi却始终沉默,没有走出原来的发展困局。酷派原来的发展团队并不擅长在社会渠道的运营,何况是新品牌新渠道新客户群体,急需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强力扩展。这时酷派相中了互联网另一新贵—乐视,以定位高贵的三女儿ivvi与乐视联姻。而通过引入360和乐视,酷派将自己从一个传统的研发制造者,变为了拥抱互联网+的新形态企业。

  360成立奇酷、收购大神一步跨入到新兴手机土豪阵营,最终有了与小米在移动互联入口端搏杀的本钱。乐视投资酷派ivvi是为了弥补短板提升实力,使得在于其他产业链对手在生态圈的竞争中不落下风。而酷派更是将两个子品牌卖了好价钱,通过引入360和乐视,酷派将自己从一个传统的研发制造者,变为了拥抱互联网+的新形态企业。这一切是典型的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谁也没有亏着。这样一来,360、乐视和酷派三个看似基因完全不同的企业被资本捆在了一起。但是问题也来了,1+1+1到底是大于3还是小3呢?

  渐进的三国杀

  三家公司牵手已成事实,虽然表面上看,三家公司的业务各有所侧重,但是他们如今都在做一样东西,那就是手机。那么,他们会不会因此由牵手演变成分手甚至交恶呢?这不是没可能。这三个貌合神离的伙伴首要面临基因冲突的问题,能否轻巧聚焦是关键。互联网版的三国结义看上去可以优势互补,但最大问题在于三家基因不同的公司“过日子”并不一定会完全对照剧本。仅仅在酷派和360的“半年蜜月期”,有关酷派与360不和的业内传闻就一直不绝于耳,现在又多了个乐视。中国手机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分析指出,鉴于贾跃亭与周鸿祎的行业地位及性格分析,两家公司在手机上合作的空间应当不大。他预测,360未来在奇酷中的股份应当还会增加,最终可能会抢占奇酷控股股东的地位,逐步减少酷派在奇酷的话语权,而至于乐视与酷派之间的走势,还要继续观察。

  同时,360与乐视也是直接对手,都采取互联网销售手机的路子,都希望硬件免费服务收费,显然奇酷不再是那个独享酷派供应链、专利技术的公司,这对于一直自负的360来说心底里肯定不舒服。但是相信周鸿祎不会如此罢休,是发动战争,还是增资控股奇酷,这都是未知数。毕竟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江湖上,没有永恒朋友,各种不同的力量为了适应不同的竞争态势和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做出各个“匪夷所思”的安排、达成错综复杂的合作都将变得稀松平常。只要拥有配合默契的团队、更好的产品,市场的天平就会向这一方倾斜。

  此外,虽然乐视的内容与360有些差别,但是两者的目的都是通过手机载体收用户的附加价值。而且用户买一台乐视手机,就不会再买360的奇酷手机了,偏偏奇酷的定位和乐视还有重叠的地方,乐视与更便宜的大神才没有冲突,到那时贾跃亭、周鸿祎都会怎么想呢?当大家都要一心想要抢占手机屏幕制高点的时候,谁都是不甘心沦为“别人菜园里的那棵菜”。

  究竟是尽弃前嫌同仇敌忾,还是各自为战各领风骚、渐进的三国杀呢?相信即便酷派、360、乐视心中也没个答案。或许未来有关这三家分分合合的传闻还会更多,或者更狗血,大约那时雷军会在背后笑而不语。

  合作凸显手机市场的多变格局

  酷派刚分拆三个独立品牌就急于引入两家互联网公司,可见其转型的迫切性,而这也凸显传统手机厂商的窘迫。尽管国产智能手机不断向高端迈进,但行业总体的创新力度还有进一步增强的空间,有的新品只是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小修小补”,缺乏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不少传统厂商整个思维还是处于硬件思维的模式,即它向用户售卖的是智能手机设备,但是设备之后呢?用户为何会需要一款手机呢?它背后又满足的是什么需求呢?反观阿里、小米、乐视、360,它们进军智能手机领域均是沿着移动互联网发展道路,将智能手机作为工作、零碎时间应用和娱乐内容的延伸,皆强调手机在互联网体中是实现终端与人、终端与终端、终端与云服务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入口的特性,一上来就把智能手机行业砍杀成一片“血海”。智能手机俨然不仅仅是本身的内容载体,而是成为互联网公司打造的生态圈一节点,这在乐视身上很明显。

  不过,从概念转向制造,选择独立自主的政策,进行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未来风险和挑战都很大,360、乐视就是例子。而之前在手机领域经营多年的传统制造商在产业链上还是有着先发的优势,但是在内容以及相关互联网手机的应用开发上,硬件制造商显然缺乏足够的积累。因此当单纯靠硬件公司或单纯靠互联网公司都无法完成之时,就必须有合作共享,才能打通整个产业链格局。互联网企业和传统手机厂商结合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未来的华为、联想、中兴等都会走上合作这条路,而无论是乐视这样的拥有海量内容的视频网站,还是360、阿里、腾讯这样拥有流量、技术和多业务布局的互联网巨头,都是手机厂商来寻求在互联网破局而不可或缺的潜在良好的合作对象,一个个完整的生态圈会打造完毕,从而迎来中国智能手机发展的新时代。

  写在最后

  酷派、乐视、360的关系一时还纠结不清,阴谋论、阳谋论皆有市场。但总体来看三家公司的合作相互借鉴、各自成长的成分更大。而他们代表了眼下中国手机产业截然不同的两股力量:一方是驰骋国内手机市场数年的老牌手机商,深耕市场多年,技术积累深厚;另外两方都是互联网市场的风云人物,一个在互联网渠道呼风唤雨,一个视频内容独树一帜。三方相互的合作体现了目前手机市场的问题,传统转型和产品和功能创新。互联网企业热衷手机,凸显了手机的重要性。虽然如今手机硬件同质化严重,但是它的移动端入口和结点地位不会动摇,且随着物联网的推进,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手机市场不会因为产品本身缺乏亮点,而受到猛烈打击,相反其前途和作用更值得我们期待。

  文/陈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