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Hi-Fi 聆听OPPO PM-3耳机 & HA-2便携耳放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OPPO,Hi-Fi
  • 发布时间:2015-08-05 08:01

  提到OPPO,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手机,玩影音的人则会想到它的蓝光播放器。不过今天我要体验的并不是OPPO广为大家所熟悉的这两类产品,而是一款随身Hi-Fi套装—PM-3耳机和HA-2耳放。OPPO进入Hi-Fi领域其实有迹可循,它的手机线中一直都有主打音乐性的系列,其蓝光播放器更是属于影音玩家眼中的高端货,所以进一步切入耳机市场也就不难理解了。在2014年OPPO的第一款平面振膜耳机PM-1斩获欧洲影音协会EISA大奖之后,这两款2015年的主打产品的确让我有了更多期待。

  OPPO PM-3

  产品资料

  声学原理 封闭式 耳罩形式 罩耳式 扬声器类型 平面振膜 扬声器尺寸 直径55mm(圆型) 磁力系统 同轴双向钕磁系统 频响范围 10Hz~50kHz 长时间最大功率 500mW 脉冲最大功率 2W 阻抗 26Ω 灵敏度102dB/1mW 线材 3m可拆装线(3.5mm和6.35mm端口)、1.2mOFC线(3.5mm端口)线插头 输出端:3.5mm立体声端口 输入端:6.35mm立体声插头、3.5mm立体声插头 重量 320g(不含耳机线) 参考价格 2698元

  作为OPPO最新的一款耳机产品,PM-3依旧延续了PM-1的平面振膜技术。提到平面振膜,Hi-Fi玩家很容易想到它的两个不足—偏重的分量以及不易推动。PM-3是否容易推动我们留到后面的体验环节再去一探究竟,单就重量这一部分来看,OPPO则很好地控制了PM-3的重量。320g的重量相比同类耳机减重明显。PM-3的整体造型都延续了PM-1的设计,区别只是在于一些细节的设计上。从整体来看,PM-3大量使用了皮革以及金属材质,并通过拉丝、喷砂等工艺,让产品从视觉上富于层次与质感。再说细节,我很喜欢PM-3的耳罩设计,金属表面经过拉丝处理,并辅以亮银色修饰边。没有多余的设计,却处处透露出质感。头梁以及支架所使用的金属件则采用的是喷砂工艺,并非常见的银色,而是带有点暗金的感觉,更增添了其低调奢华的感觉。而且它不光好看,功能性也不少,其转轴部分可以支持耳罩180°旋转,相比大多数耳机产品90°的旋转角度提升明显。转轴带了一定的阻尼,带来了不错的操作手感。头梁以及耳垫都采用PU皮包裹,内部的海绵都足够厚实,柔软度高。PU皮的视觉效果不错,质感也还行,不过我觉得在这样的价位上,采用真皮应该更好,不但能进一步提升视觉效果,透气性也会更好。

  OPPO HA-2

  产品资料

  USB DAC芯片 ESS ES9018-K2M 频响范围 20Hz~200kHz 推荐耳机阻抗 16Ω~300Ω 最大输出功率 300mW(16Ω)、220mW(32Ω)、30mW(300Ω) 输入格式 Stereo PCM、Stereo DSD PCM采样率 44.1kHz~384kHz,16/24/32bit DSD采样率 2.8224MHz(DSD64)、5.6448MHz(DSD128)、11.2896MHz(DSD256,只支持Native模式) 电池 3000mAh 使用时间 约13小时(模拟连接)、约7小时(数字连接) 充电时间 约1小时30分钟 尺寸 68mm×157mm×12mm 参考价格 1998元

  这次与PM-3一同推出的还有一款便携式耳放HA-2。考虑到PM-3所采用的平面振膜技术向来给人以不好推的印象,搭配一款耳放是否代表PM-3也难以摆脱难推的问题?回到HA-2,OPPO再一次展现了其工业设计能力。HA-2的大小跟iPhone6差不多,大面积皮革包裹的机身,内部是铝合金材质,皮革部分辅以白色缝纫线,有一股奢侈品的味道。裸露在皮革之外的银色金属部分则以喷砂哑光质感为主,边缘则采用了常见于手机上的CNC加工工艺,同时每个接口都设置了不锈钢装饰圈防止刮花。为了外观的一致性,HA-2全部端口均居中对齐,体现了相当不错的工艺水准。虽然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产品,但我觉得它的质感可以和我之前体验过的索尼NW-ZX2播放器一较高下了。甚至我觉得HA-2的握持手感更好,因为它的机身只有12mm厚,重量也控制在175g,超薄机身、够轻的重量搭配上皮革,便携性与手感在耳放产品中都可以打满分。

  与手机大小差不多的HA-2很适合与手机组成捆绑系统,它配备了AB类的放大电路以及ESS ES9018-K2MDAC芯片,支持高达384kHz/32bit的PCM格式音频以及11.2MHz DSD格式音频输入,并支持苹果的各类移动设备和支持OTG功能安卓手机播放高清音频文件。另一方面,HA-2的机身一侧还提供了高低2档增益开关,用来搭配不同灵敏度的耳机。HA-2上另一个特别的功能是它还能当做移动电源使用。它配置了3000mAh的锂电池,并支持OPPO自家的VOOC闪充技术,可以在30分钟内充满70%的电量。它提供了一个USB接口,用手机接上去就能实现对手机的充电,在外出时应急还不错。

  佩戴体验

  PM-3采用了罩耳式的设计,在实际佩戴时它对于耳朵的包裹性做得很好,耳朵能完全包住,并且不会有明显的压迫感。PM-3的头梁的阻尼适中,伸缩杆带刻度,但操作时不会有干的感觉,体现了一定的档次感。不过头梁向内的力量还是偏大,实际佩戴感觉会偏紧。PM-3封闭式的耳罩拥有不错的隔音性,在戴上耳机的一刹那就能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噪音的降低,可以说它是我体验过的罩耳式耳机中被动降噪能力最为出色的产品之一。在暂时不听音乐,将耳机挂在脖子上的时候,由于耳罩可以180°旋转,所以耳罩能刚好贴合在锁骨位置。不过即便是将伸缩杆调节到最大的情况下,仍能感觉耳罩对锁骨存在一定的压迫,短时间没问题,长时间保持这样的佩戴方式还是有点累的。

  试听体验

  从HA-2的设计我们不难看出其主要针对的是移动设备,所以在试听环节我也用它搭配一款偏重音乐播放的智能手机组成捆绑系统。此外为了考察PM-3是否容易推动,我也单独用手机和MacbookAir直推PM-3,试听其效果。先说捆绑系统下的试听感受,在HA-2驱动下PM-3的声音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其音乐味比较足,有一定的染色,属于初听就能讨好耳朵的类型。如果从风格来看,以人声为主的流行乐应该是它更擅长的,这在我试听的几首以人声为主的音乐,如陈洁仪《遗憾》、李宗盛《山丘》中也得到了证实。PM-3中的人声整体温暖而厚实,略有偏甜,结像感较强。此外,PM-3的低频量感够足,这体现在它对音乐中的鼓点表现扎实有力,高频部分不会感觉偏暗,整体表现有着平面振膜耳机柔顺细腻的典型风格。

  聆听盛中国《梁祝》交响乐时,PM-3的声场保持了不错的规模,不过它的空间感和临场感只能算中规中矩,在展现乐曲中多种乐器齐奏的段落时,PM-3还是能把其中的气势和动态表现出来,但相对而言乐器的味道就有那么一些不足了。在小提琴独奏的段落,PM-3所展现出的高频部分的延伸性还是让我满意的,瞬态的表现也不错,非要说点不足的话,可能稍欠一丝飘逸的味道。低频的下潜和力度都是足够的,仔细捕捉鼓点、大提琴的表现就能听出来。PM-3搭配HA-2的整体效果而言,其表现比较全面。关键的一点是它们搭配的是智能手机,还能有这样的效果确实不错。

  再来看PM-3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直推下的声音表现。从捆绑系统换到用手机直推,最明显的感觉就是PM-3的声音一下子变小了,总觉得音乐中的各种元素没能展开,有一种含混之感,聆听效果不够理想。换到Macbook Air上,由于推力的提升,PM-3的声压表现会改善很多,但从声音的素质来看改善不多,只能说可以听,但听不出味道。总的来说,PM-3虽然阻抗并不高(26Ω),灵敏度也还算不错(102dB/1mW),但依旧没能摆脱平面振膜耳机不容易被驱动的特点。所以要想发挥PM-3的能力,搭配HA-2或其他耳放是有必要的。

  小结

  PM-3在品质、设计、音质上都延续了OPPO平面振膜耳机、旗舰机型PM-1的工艺与水准,虽然听感上相比我之前体验过的一些高端平面振膜耳机还有差距,但其价格相比PM-1要便宜很多。同时它有着大多数平面振膜耳机不具备的轻量化设计,外观也兼顾了时尚与Hi-Fi感,是入门级Hi-Fi用户的不错选择。而HA-2则是PM-3完美的搭档,其充满质感的设计与小巧的机身能很好地与手机组成捆绑系统,并让PM-3展现出高质量的音质表现,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不用额外添置随身播放器,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也能发出“好声音”。鉴于PM-3在移动设备直推时的表现,也建议对PM-3 感兴趣的读者,如果手里面没有耳放,最好搭配HA-2购买,这样才能发挥出PM-3的实力。

  TIPS:什么是平面振膜?

  平面振膜也叫做等磁式振膜,在音频行业这种换能原理诞生已久。平面振膜耳机的驱动器类似于缩小的平面扬声器,它将平面的音圈嵌入轻薄的振膜里,象印刷电路板一样,以便使驱动力平均分布。磁体集中在振膜的一侧或两侧(推挽式),振膜在其形成的磁场中振动。相对静电耳机,等磁体耳机振膜更重一些,但有着同样大的振动面积和相近的音质。平面振膜结合了动圈和静电两种换能方式的优点,在低频方面相比静电式拥有更好的表现,并且在高频方面也强于动圈式,但是平面振膜的设计难度较大,一是为了保证声音的质量需要保证腔体内磁铁的强度和大小,优秀的平面振膜耳机的总重量不轻;并且它的驱动效率虽然高于静电式,但是相比传统的动圈式单元效率并不算高,灵敏度偏低,所以一般平面振膜耳机都较难驱动。

  文/张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