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观止(系列)

  • 来源:商道
  • 关键字:小文,上路,性格,命运
  • 发布时间:2015-08-07 07:38

  (二十八)上路

  一和尚要云游参学。师傅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路途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身。”

  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我来请信众捐赠。”

  师父不知道告诉了多少人,当天竟有好几十名信众送来草鞋,堆满了禅房的一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带来一把伞要送给和尚。和尚问:“你为何要送伞?”“你的师父说你要远行,路上恐遇大雨,问我能不能送你把伞。”但这天不只一人来送伞,到了晚上,禅房里堆了近50把伞。

  晚课过后,师父步入和尚的禅房说:“草鞋和伞够了吗?”

  “够了够了!”和尚指着堆在房间里小山似的鞋和伞,“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带着。”“这怎么行呢?”师父说:“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料到你会走多少路,淋多少雨?万一草鞋走穿了,伞丢了怎么办?”师父又说:“你一定还会遇到不少溪流,明天我请信众捐舟,你也带着吧……”

  和尚这下明白了师父的用心,他跪下来说:“弟子现在就出发,什么也不带!”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备,而是有没有决心。有决心了,拟定目标了,一切都不是问题。请带上自己的心上路吧,目标在远方,路在自己脚下。

  (二十九)性格决定命运

  同是桃园结义的弟兄,刘备做了蜀汉的皇帝,关羽身后被推崇为义帝,张飞只落鲁莽英雄形象一个。

  三人结义时,刘备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关羽“亡命奔涿郡”,看来也富贵不到哪儿去,倒是张飞“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可谁料想哥仨儿“同生死,同富贵”,一道拼了几十年,家贫无业的干成了皇帝,流窜异乡的成了“关帝君”,唯有家境富裕的张飞虽然在蜀汉也任显职,但在后世正统文史中,不入帝王将相之列,只是在市井闲话中谈起粗莽之时会说“像个莽张飞”。

  刘备沾了皇亲,又颇有些奸伪,贵为皇帝就不说了。关张二人为何身后地位迵异呢?

  《三国志》说:“(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君子而不恤小人。”两人同样忠勇刚烈,力敌万人。关羽狂傲自负,张飞直莽暴躁。

  且看三人结义击黄巾救董卓后,董因三人没有职而轻视,张飞大怒,“便要入账来杀董卓”,被刘备关羽拦住。自负的关羽此时心中必是有仇,但看不起董卓一走了之罢了,张飞这般行,难道不结梁子吗?

  再看三顾茅庐,张飞不仅态度不积极,一番道:“既不见,自归去罢了。”二番讲:“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三番说:“不需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将一条麻绳缚来!”见孔明高卧,刘备在外拱立,张飞又是大怒,狂叫放火,孔明安能继续假作高卧。又是得罪人啊。

  说话直莽并不要紧,人家说你心直口快没心肠罢了,张飞不恤小人更是要命,鞭打上司督邮行为过火,但打一贪官亦不损后世英名,而鞭士卒,最终被手下张达、范疆之流割了脑袋。可怜一世猛将,命丧无名小人之手,不值。

  关羽善待士卒而骄士大夫,是藐视权贵的亲民之举,关羽谙合中国文化心理,所以被后世推崇,张飞直率固然可受,但不恤小民,你纵有天大本事和天大功劳,断不可原谅。

  一个人生前身后的命运,其实都是你行为的结果,你的行为,又多半是你的观念或性格所致。

  (三十)不要在本该拼搏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第一则

  不要开口就想赚钱,工作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

  想赚钱,就不要怕付出!

  容易成功的两种人,一种人是傻子,一种人是疯子。

  傻子是肯吃亏的人,疯子是肯行动的人!

  第二则

  入一行,先别惦记着能赚钱,先学着让自己值钱。

  只有先升值,然后才赚钱。

  只有你值钱了,钱就自然来找你。

  如果你分文不值,那么你的口袋肯定是空的!

  第三则

  赚不到钱,赚知识;

  赚不到知识,赚经历;

  赚不到经历,赚阅历;

  以上都赚到了就不可能赚不到钱。

  第四则

  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该拼搏的年纪,却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送君一个字:干!

  送君二个字:学习!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