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当老板的

  • 来源:商道
  • 关键字:老板,管理
  • 发布时间:2015-08-07 08:25

  据我的经验,公司招聘低一档用人,高一档发工资效果比较好,也就是招三流的人才,干二流的工作,发一流的工资。

  首先我简单介绍下我的公司,百人左右,成立十多年,年销售额几千万,问题几百个。像我这样的公司,用脚一踢一大把,而且很多活不到十年就消失了,我能活十多年,谦虚点是运气好,自负点说,我管理公司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下面是我十多年来总结出的一点管理经验,和大家分享:

  1、留住骨干

  这些年物价上涨,费用上涨,公司利润却未涨多少。每个员工都希望工资大幅增加,但估计90%以上小公司无法做到这点。有时我这当老板的恨不得将公司门一关,自己拿着资金炒股或炒房,图个清净。近几年我咬着牙给每个员工上5险1金,人均费用每月增加几百元,但员工并不领情,员工只算每月到手多少钱,至于公司的支出与己无关。

  既然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我就只满足公司20%的骨干。

  首先发展骨干员工入股:我将公司股份买一送一,半价销售给骨干员工,五年内退股只退还本金,五年以上退股我两倍赎回。每年拿出利润的60%分红。反正有钱大家赚,但股东一旦做了对不起公司的事,加倍惩罚,直接扣除股金。这招还真好使,在近5年里没有一个股东离职,而且公司重点岗位都有股东,省了我不少精力。

  为什么不白送骨干员工股份?其实我并不是在乎钱,主要是白给的东西别人不珍惜,而且入股的钱又可作为押金,以防股东做出格的事,再说员工入股的钱不出5年也可通过分红收回,不投入哪来的产出啊!

  2、充分授权

  记得公司刚有十几个人的时候,全公司我最忙,经常同时接两三个销售电话,还得安排送货,结账,进货,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一次我弟弟到公司,看了半天,发表感慨说:“哥,我怎么觉得你在养活公司所有人呢?”我当时还挺自豪。

  结果公司四五年也发展不大,一直十几个人,而且公司员工感觉备受压抑,无发展空间。后来终于明白该放权就得放权,哪怕员工只能做到你的70%。有时候真着急啊,明明能谈下的客户,员工就是差那么一点谈不下来,恨不得立刻自己冲上去,但是,该忍还得忍,要不手下员工如何进步。

  小公司发展过程中15人是个坎,50人是个坎,200人又是个坎,管理方法不改进,一般无法进一步发展。老板事事亲力亲为的公司,很难过15人。一个人能力强,可直接管理七八个人,能力一般,则只能直接领导四五个人。

  各个国家效率最高的部门就是军队,看看军队的组织结构:一个班十一二个人,除班长外还有一个副班长,三个班一个排,三个排一个连,以此类推。团长管一千多人,可能只认识其中百十来人。团长看见某个士兵有问题,绝对不会骂士兵,他只会骂士兵所在营的营长,营长则再骂连长,一级管理一级,最后班长把该士兵剥皮了事。所以军队尽管有千军万马,依然能做到令行禁止。

  3、隔行的钱不挣

  这句话放在90%的公司身上是对的,当然,如果您觉得自己是那剩下的10%,也不妨一试。

  一般公司只要能坚持个三五年,挣了点钱,老板就开始琢磨再干点什么。大部分人总觉得自己的行业不如别人的行业挣钱,很不幸,我就是其中一个(我觉得自己的经历可以编个小企业错误大全)。

  上世纪末,脑袋一热,开了个饭馆,从此恶运开始了。当初本人觉得自己销售方面颇有天赋,开饭馆肯定没问题。谁知这该死的饭馆光有销售能力根本不行,做的不好吃别人不会来第二次。

  本人不好吃喝,也没耐心和大厨琢磨新菜。而且开饭馆不光进货结账,卫生防疫,工商公共安全专家样样要跟上,起早贪黑累的要死,跟开公司不一个路数,本人实在没耐心,找了个公司部门经理去负责,管得一塌糊涂,半年赔了几十万,关门了事。现在谁再跟我提开饭馆我跟谁急,去饭馆吃饭行,别的一概免谈。

  如各位有兴趣要开饭馆,一定先想明白以下几点:

  ①你是否能长时间的起早贪黑吃得了苦;

  ②如是接别人转让的饭馆搞明白上家为何转让(不可只听一面之辞,一定在该饭馆蹲个十天半月);

  ③附近的工商、卫生、公共安全以及地痞流氓等各路人马你是否搞得定;

  ④能否找到手艺过硬而且能长期跟着你干的大厨;

  ⑤你老婆是否愿意做采购,或者你能否找到一个像你老婆一样对你忠心的人做采购。

  如果上面几条,你不能全部做到,建议别投资开饭馆。

  4、只招合适的人,不招牛B的人

  这些年没少招聘,几年前最多时我一下午面试五六十人。刚开始没有经验,每回招人都找最好的,工资两千多的售后服务岗位经常招名牌大学本科生,英语过四级。后来发现,招来人根本留不住。本来简单工作的岗位中专生完全能够胜任,找个本科生双方都不合适,只是在写公司简介时方便吹牛。

  我招人的经验是:宁可漏过一千,不可错招一个。据我的经验,公司招聘低一档用人,高一档发工资效果比较好,也就是招三流的人才,干二流的工作,发一流的工资。

  去年我公司连续发生两起新员工携款潜逃事件,打电话找人时对方有恃无恐,我就卷了你的万把块钱,你能把我怎么着?

  5、老板尽量唱红脸

  每天公司里总有很多事发生,有的应该表扬,有的应该批评。批评和表扬到底该由谁来执行呢?

  刚干公司时,找不着当老板的感觉,平素又最烦管人,所以员工有什么问题我很少说。结果公司员工自由散漫,谁也不服谁,工作无法开展。后来觉得再这样下去实在不行,于是开始板起脸管人,这下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公司里几乎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到我和公司员工之间,经常有员工当面与我理论是非曲直,这老板当的真郁闷!

  后来与日本企业接触多了,发现不少奥秘。日本公司总经理很少骂公司普通员工,对公司底层员工可和蔼了,但他经常当着员工的面训斥公司中层干部,而普通员工犯错误,则由该员工的直接领导负责处理,当然,月底发工资时总经理心里可不含糊,这样公司不仅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员工心里也比较平衡。

  这一点,我现在用的非常活,而且管用。

  有时候我觉得,老板于公司有点像古代皇帝于国家。如果皇帝很贤明而大臣很昏庸,老百姓通常觉得国家还是有希望的,大不了清君侧,换个大臣了事。而如果皇帝很昏庸,则老百姓通常觉得这个国家没希望了,要么逃跑,或者造反。

  咱当老板总不能让公司员工揭竿而起或用脚表态一走了之吧,既然主管和部门经理享受着公司岗位津贴当然应该为老板分忧,该唱黑脸作恶人时就应当仁不让,而老板一般应保持一个超然的态度,置身于事件之外,旁观者清嘛。不过部门经理需要支持时,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我通常态度鲜明予以支持。

  6、按时发工资

  其实这一条是当老板最基本的素质。估计每一个老板都不会反对这一点,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公司做不到这一点。

  公司在日常运营时,会经常遇到资金紧张的情况,比如月底或年底压一批货从厂家拿个高额折扣,做工程甲方押着工程款未能及时支付,银行贷款到期需立即归还等等,所有这一切对于老板来说都是未能及时发工资的充分理由。老板一般想:又不是不发工资,只不过稍微晚几天,公司资金紧张,员工应该理解。

  真实情况是:无论任何理由,只要不按时足额发工资,员工都无法理解。员工的工资不是老板赏赐的,而是他辛苦所得,没准他正等着到日子拿工资交房租,或者还房子月供或支付孩子的学费,未能及时领到工资员工可能马上就会面临生活压力问题。

  那么,如果实实在在碰到资金紧张时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做生意量力而行吧,有多少本挣多少利,不行就找银行贷款。如果银行贷不到款,也可公司内部或亲戚朋友之间集资,讲明用钱的地方,谈好借款期及利息,大部分员工对于公司有把握的业务还是愿意参与的。到月底实在发不出工资,如果公司还想继续做下去,老板还是先从自己做起把私房钱拿出来吧,还不够把房子车子先典当了,资金周转过来再赎回。

  拖欠工资这事有点像吸毒,有一回就会有第二回,只要资金一紧张老板就会用拖欠员工工资来缓解,结果员工对公司和老板的信任荡然无存。调查表明,员工对于公司最无法容忍的就是拖欠工资,这也经常是某些企业人员流动的主要因素。

  7、关于涨工资

  想起这个问题我就头疼,这些年物价上涨厉害,通货膨胀率很高,垄断行业及国家公务员纷纷大张旗鼓地涨工资,按说,给员工涨涨工资,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怎么涨,还是有学问的。

  我公司有一个部门,一共有三名员工:张师傅,王师傅,李师傅。来公司前三人全是国营单位下岗职工,其中张师傅来公司五六年了,比较踏实肯干,王师傅来公司三四年,中规中矩,李师傅来公司不到两年,工作中有时爱偷懒,经常发牢骚。这天,李师傅找到我说:“老板,我们部门工资好久没涨了,师傅们平常工作都很辛苦,您看是不是意思意思,工资往上涨涨,要不会影响工作积极性了,我和张师傅、李师傅也交流了一下,他们也希望工资能涨涨,您看要不抽个空闲时间开会公开交流一下这个事?”

  我一听,明白了,这李师傅私下准做好了张师傅、王师傅的工作,想要一起向我发难呢。此风不可长,否则公司人人都学他岂不乱套了,再说该部门平均工资在同行业里已高于平均水平。于是我回答道:“这两天我很忙,要不后天下班咱们开个会吧。”

  “好嘞。”李师傅笑了。

  第二天,我找了个机会将张师傅叫进办公室,先聊了聊家常,对他的日常工作予以肯定,然后对他说鉴于他工作一向比较努力,从下月起每季度给他单独增发一部分季度奖,但这额外奖励只有他一人有,希望他保密。张师傅立马表忠心,他说:“老板,其实我觉得现有工资也差不多了,当然对于工龄长的老员工稍微有点低,您给我涨了季度奖后我就很满足了。我保证好好干!”

  下午快下班时,我又将王师傅叫进了办公室。同样,先聊了会家常,然后我对王师傅说:“今年公司盈利方面比较困难,可能暂时无法都涨工资。由于业务量下降,你们部门估计很快需要精简一个人,另外两个人会比较忙一些,公司在年终奖上会有所考虑,对留下的二人适当增加。你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师傅考虑了下说:“老板,我明白了。我觉得目前的工资还行,涨工资的事等公司利润增加时您自然会考虑。我没的说,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第三天下班时,会议如期举行。

  首先,李师傅先发言:“老板,我们三个人商量了下,都觉得目前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我们都是靠工资养家糊口的人,公司是不是考虑给涨涨,要不会影响工作积极性了?”

  我说:“目前的你们部门的工资在同行业里已经算比较高的,今年市场环境不好,公司正在调整,又上了新的项目,估计利润会比去年少一些,希望大家克服一下,等公司利润增加后大家工资都会增加。”

  李师傅很不高兴:“老板,公司利润的事是您考虑的,咱们做实事的员工工资应该不受这个影响,该涨还得涨。再说我们出来打工不就图个挣钱吗,发多少钱干多少活,是不是二位师傅?”李师傅转头问其他人。

  张师傅和王师傅什么表情也没有,一言不发。

  会议又进行了二十分钟,基本是我解释几句,李师傅慷慨激昂几句。突然,张师傅说:“老板,我想起来了,还有一个要紧的活今天必须干完,我是不是先去把活干完了?”

  “行,辛苦了,你去吧。”我回答。

  “老板,”王师傅趁机也说:“我闹肚子,得去上个厕所。”

  “去吧,去吧,上厕所能不批吗?”我笑道。

  一瞬间,除我之外,只剩下目瞪口呆的李师傅坐在会议桌前……

  半个月后,我找了个茬,把李师傅辞退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