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能否避免边缘化?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运营商,近场支付,电子货币
  • 发布时间:2015-08-10 13:38

  在与卡组织和银行的多年博弈中,运营商并未取得类似日韩同行那样的产业发展主导权,在新时期又面临手机厂商的激烈竞争。

  运营商的收入主要来自语音业务、短信业务、数据业务及其他增值业务等。在移动互联网时期,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和短信业务受到互联网企业的旁路冲击。运营商希望开拓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更多的创新业务,对冲传统业务的颓势。

  市场地位

  三大运营商的近场支付业务推进得比较早,推广程度目前处在国内领先的位置。但近场支付市场整体上刚刚起步,运营商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

  很早推出基于短信的运营商计费体系。国内移动支付产业最早由电信运营商发起。功能机时期,三大运营商均基于各自的计费系统推出了短信支付,为SP/CP提供代收费服务,用于购买游戏点卡、道具等。运营商移动支付产品的缺点主要有费率较高、应用场景较少等,而且使用不够便利。在互联网支付和移动远程支付时期,短信支付迅速式微。

  相继成立支付公司,获得支付业务许可,推出移动远程支付产品。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于2011年前后相继成立支付公司沃易支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更名为联通支付有限公司)、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均于2011年12月获得央行颁发的非金融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之后相继推出移动远程支付产品“沃支付”、“翼支付”、“手机支付”,并具有PC互联网支付功能。

  较早推出基于SWP-SIM方案的NFC近场支付应用。2013年12月,中国移动推出采用SWP-SIM方案的手机钱包产品“和包”(原名“手机支付”、“手机钱包”)。“和包”具有互联网支付、移动远程支付、移动近场支付的功能。在近场支付情景中,消费者开通银行电子账户,完成圈存,即可刷手机消费。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分别于2013年9月和11月发布“沃支付手机钱包”、“翼支付手机钱包”。三大运营商的NFC近场支付产品在国内推出得较早,目前的进展也处在领先地位,但仍在市场拓展的早期阶段,支持的应用场景、手机型号和银行仍较少。

  运营着国内最大的TSM平台,并与银联对接。三大运营商均构建了基于NFC的TSM平台,将SIM卡上的SE空间划分为多个安全域,每个安全域之间有防火墙进行区域隔离,将安全域出租给行业合作方使用。三大运营商均已完成与银联TSM平台的对接,运营商定制SWP-SIM卡,在SIM卡SE中除建立主安全域之外还预置银联辅助安全域。

  面临的挑战

  尽管运营商掌握着SE控制权,但却面临着机制更灵活的手机厂商的竞争力。

  手机出货主渠道地位受到挑战。运营商负责定制具备NFC支付功能的手机终端,通过定制机和发放SIM卡,曾经掌握着重要的终端渠道,一直想主导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并为此推出多项措施。在与同样强势的银联和银行的多年博弈中,基本形成了“渠道在运营商、账户在发卡行、受理端在银联”的三方模式,但推进缓慢。随着国内手机厂商的壮大,以及其自营电商渠道和其他电商平台的发展,运营商手机出货的主渠道地位受到挑战,2014年运营商渠道在智能机总出货量中的占比从超过60%降到不足30%。

  全终端模式下,运营商面临着被管道化和边缘化的风险。运营商在近场支付时期主要依赖采用SWP-SIM的NFC手机,通过掌控SE进入支付领域。近年来以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制造商对渠道和终端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大,其构建的硬件和内容生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SE控制权的博弈过程中,移动终端厂商一步步积累了愈来愈深厚的技术和业务实力,运营商的优势将越来越小。预计银联和银行将支持SWPSIM和全终端两种模式,坐视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竞争,运营商可能被管道化和边缘化。这种情形已在美国市场上出现,AT&T、Verizon和T-Mobile三大美国运营商一方面在ApplePay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完全被旁路;另一方面也已将其近场支付产品SofeCard出售给Google,不再直接从事近场支付业务。

  应对策略

  在以手机替代现金和银行卡的移动近场支付业务中,运营商以其移动通讯服务提供商的身份拥有天然的优势,掌握着SE控制权,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手机用户数甚至超过拥有银行账户的用户量)和完善的销售渠道。但也存在很多短板,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在支付市场上没有积累,远落后于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等,依赖于银联的受理网络和转接清算系统,也依赖于银行的账户体系。

  通过定制机与合约补贴推广SWP SIM模式NFC手机。运营商近场支付产品依赖于对SE的掌控,而后者必须通过SWP-SIM模式手机。对运营商SE掌控权的威胁来自采用全终端模式的手机厂商。运营商可以通过合约机的方式对消费者进行补贴,吸引消费者购买运营商定制的SWP-SIM模式手机。做开放平台,尽可能与各方合作。

  近场支付产品功能基本类似,因此除了用户基础和商户数量之外,胜出的关键在于用户体验和市场推广能力,这是机制不够灵活的运营商的短板。运营商一方面要如前所述努力推广自己的手机钱包应用,另一方面更要做好SE公共平台。将SE开放给银联、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公交卡、门禁卡、会员卡等其他智能卡发行方。一方面在运营商手机钱包应用中集成银联、银行卡、支付账户以及其他智能卡应用;另一方面也允许各方的独立应用使用SE。这样才能团结更多的力量,创造更多的使用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做小额支付的发卡平台。与银联和银行等机构相比,运营商移动近场支付服务的优势在于小额电子货币,类似于日本NTT DoCoMo的“Osaifu-Keitai”手机钱包业务或一卡通公交卡。开展小额支付的关键在于,一、商户拓展要避免重复建设,自成封闭系统;二、目前小额支付较为普及的是公交卡,运营商可与之合作,将公交卡功能集成到手机支付上;三、与预付卡发卡方合作,作为其发卡平台,实现虚拟发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