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进军商超,实体店的防守位在哪里?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天猫,商超,实体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27 08:29
与万达全国关店同期,天猫超市开始大举进攻商超领域。看似一进一退的处境,尽显了当下实体店与线上销售的博弈。
10亿补贴 进军北京商超
数据显示,截止7月下旬,天猫超市北京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740%,且约90%的订单来自移动端。于是,阿里宣布,以北京为首站,全面进军商超。需要强调的是,“商超”一词不能简单理解为大型商场的进驻超市。阿里战略规划的领域,显然宽泛的多,是涉及全部实体超市的零售业。
互联网对于整个生态产业链的影响,首先波及到的就是与人最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领域,线下超市,迟早要面临线上销量的冲击和线上线下业务的整合。2014年,国内超市行业的利润率同比下降5.87%,且利润率的降幅,在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商超的2015年后,很可能进一步增大。与天猫超市、京东等线上销售平台相比,实体店的劣势在于成本得不到有效地控制,且不具有先天的便利性。随着物流冷链的完善,这种便利性所带来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在未来的某一天,物流和仓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加上技术驱动,实体超市甚至可能所剩无几。
由于线上频繁的返利和促销,可以留住大部分消费者。这些消费者的数据价值远远超过了产品利润,大数据给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其他收益足以弥补平台让利的费用。新鲜、灵活、便利,极具话题性,电商抓住了当下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痛点。成功的电商平台,高效的迎合了这些需求,且在不断更新着营销手法。反观实体店,依旧维系着传统的销售模式,促销、导购已经留不住大众消费者的胃口。不仅中小超市,甚至大型连锁超市,也出现了每天除“大妈潮”后的全天淡季场景。另外,大型超市还要承担更加昂贵的地租和人工成本。靠“价格诱惑”吸引的顾客群,很难形成粘性购买,在失去价格补贴优势后的实体超市,无法创造核心购买力。而价格,偏偏是电商们最得心应手的竞争手段。
压倒实体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物流链的急速完备
京东的远见卓识,在于早期就自建了完备的物流体系,当淘宝商户还在承诺24小时发货时,京东即提出了“当日达”服务。电子商务的黄金期,有企业开始深度审视物流的重要性,京东的触角早已伸向其他领域,涉及支付、跨界金融等。
其实,无论以何种形式起家的电商,当初的成功模式都不会成为其唯一发展的领域。大的电商最后都将归于一路,即在一切可能的领域里颠覆生活,尽可能囊括多个领域,以维持与实体店相比积累下的价格优势。
从行业的角度看,当初大型连锁超市的成功与今日电商的一枝独秀实则异曲同工,说到底都是以战略的方式降低了优质品的价格。而产业的进步和更替是伴随强烈的兼并与整合,最终留在市场的,必定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电商也一样,要想保住这种价格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拓展资源,开发技术,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依托大数据。
此次,天猫宣布进军商超,背后的物流实力不容小觑。2013年5月,菜鸟网络公司成立,用于帮助天猫商家实现24小时快速送达的物流目标。同时,菜鸟网络引入了专业的第三方仓储服务商——心怡科技物流,联合研发出可对亿万件商品精准定位的仓库管理系统,将自动化设备应用于仓库作业。
在北京,菜鸟网络为天猫超市搭建了专门的当日达配送网络,引入的合作伙伴是在北京有着多年落地配送经验的万象物流。随着北京订单量的暴涨,菜鸟网络携万象物流,将天猫超市的专用配送站点扩充了两倍。此外,为了方便进入市区,还将大车换成了小车,大大增加了每日发货频次。北京对运送车辆的规格有不同限制,且城市路况多变,突发情况多。对同城配送来说,城市的熟悉度很重要。万象物流的配送人员不少是从送报纸、送牛奶转型而来的,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变化十分清楚。通过激活原有的社会资源,让菜鸟网络在北京地区迅速建立起了天猫超市快递服务的成熟渠道。
实体店相比电商弱势尽显?错!星巴克、宜家家居就是最好的例证
体验式商业的兴起,源于精神消费的扩张。它区别于传统商业“以零售为主”的业态组合,更注重消费者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对空间和环境的要求也更高。星巴克、迪卡侬都是其代表,尽管实体店每况愈下的销售额成为不争的事实,至少在网上订购一杯星巴克咖啡,仍旧不是消费主流。因为星巴克不仅卖咖啡,也卖一种感觉和社交手段。
实体店的攻守位正在于此。如果说价格是电商打败实体店最大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实体店向体验式商店的转型就是线下服务的优势。客观讲,完全垄断的竞争态势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完全占领市场是不现实的,总会留下死角。与其说,市场上总是存在竞争的商家,不如说一种新型模式的出现是为与传统形态形成互补。电商的死角就是可视但不可触性,高退货率正源于此。今后的商业模式很可能是,品牌将大部分商品放在线上销售,并不断完善线下体验店。在实体店的转型过程中,淘汰一部分综合实力不强的企业,可能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
“一站式”购物,电商急需攻克的一个堡垒
“一站式”是日用品普遍的购买习惯,这也是线下商店相较于电商的又一优势。由于实体店本身可看成一个大型的仓库,购物者通常一次就可以购齐所需物品。对于线上电商来说,虽然可供选择的商品更为多样,但从下单到配送,常常难以实现购物一次完成。
仍以天猫和京东为例,京东发展初期,第三方物流还不完备,自建物流为其发展提供了助力。即使这样京东目前也仍难以做到“一站式”的效果,现在的京东平台融汇了大量第三方卖家,其中一部分仍未纳入到京东自有的支付和物流体系。天猫从一开始就用社会化的思维解决物流问题,现在进军商超,试图改观之前物流相对迟缓的弊端。
如何做到把数量众多的第三方卖家的货物配送纳入到京东、天猫这些电商统一的配送体系中,是一个相对浩大的工程,而且也与卖家的运营成本紧密相关。纵然困难重重,但要让用户体验到“一站式”的购物便利,支付和物流的问题终要加以解决。
结语
无论最终京东将全部第三方卖家纳入其自身的物流体系,实现全品类的当日达,还是天猫在“第三方物流最终完善”这盘赌局中赢得胜利,亦或当当、苏宁等其他电商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受益的都将是消费者。一方面,线下实体店越来越精细的“一站式”购物,体验店的丰富,给乐于享受的消费者带来乐趣;另一方面,电商不断改进自身的物流配送,让生活购物更快捷。总之,改变的都是经营之道,将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转变为立足消费者,这才是立足于市场的根本。至于行业到底会朝着哪种模式发展,还要交给行业自身去实践。
文/晨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