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德上寨 散发着古老宁静的气息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郎德上寨,吊脚楼,银饰
  • 发布时间:2015-08-28 14:36

  偶然从电台里听了一篇关于郎德上寨的游记,从此这个寨名便深深地刻在了我脑海里。七月的尾巴,与朋友慕名而去,虽然暴雨突袭,却也凑成了一段与古老村寨的美丽邂逅。

  去郎德上寨

  我们一行坐的是很老式的班车,连巴士都称不上。车上共十来个乘客,看上去大部分都是如我们这般去游玩的。出了凯里市区,车子在还算平坦的县道上行驶。左侧有一条河,水流湍急,泥黄色的河水翻滚着,雨还在下,窗外一片朦胧景象。有一座吊桥横亘在河上,桥面垂直挂在河上,在风雨中晃荡。

  约摸四十来分钟,班车在寨门前停下。一车人一起往前走,有一个看上去不足二十岁的姑娘,她是本地人,带领着我们往前走。不宽的马路,左侧是高山,河那边是高山,古树参天,郁郁葱葱,一栋栋3层吊脚楼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上。烟雨在山间缭绕,翻滚,沸腾,似乎要迎接一场盛宴。

  不远处,有一座木桥横在河面上。这不像普通的木桥,形如牌楼,状如凉亭。女子说,这叫风雨桥。待我们走过去,见桥上挤满了人,有些是躲雨的游客,还有当地的老人,穿着苗服,头上简单地绑了个假发髻,簪一朵大大的假花。用竹篮装了各种银饰、首饰、绣品向游客兜售。不似有些旅行景点当地人缠着你买这买那,她们只是很热情地介绍她们的作品,让我们戴上看看,我由衷地说她们做得真好,她们很自豪得笑,脸上的笑容淳朴得不掺一丝杂质。

  吊脚楼 浓浓苗族情

  已是中午,我和朋友决定先吃饭再到处转转。这里没有餐馆饭店,只有一些民居在门口挂个“农家乐”的木牌子。我们随便走进一家,穿过左侧长廊便是客厅,即是堂屋。这里家家户户都是三层的穿斗式木结构吊脚楼,多为清代建筑,悬虚构屋,架空而立,依山傍水,群山环绕,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

  吊脚楼的外部造型多为四榀三间,上下三层。底层进深很浅,只能圈养牲口。二层半虚半实,三面带廊,被称作“半边楼”。正中堂屋外侧安有苗语称为“阶息”的“美人靠”。所谓美人靠,就是姑娘们闲时坐着闲聊、刺绣或做其他手工活的长椅,独特的S形曲栏,和堂屋融为一体。坐在美人靠上可以看到对面的山,层峦叠嶂,云雾在山间嬉戏,河水在山脚下狂奔。堂屋的墙上贴满了照片,都是这家人的孩子穿了苗族服饰的样子,墙上还挂了几套苗族服饰。有客人穿了来拍照,主人家也不介意。

  吃过饭,我们便往村里走。这里的道路都是用鹅卵石或青石镶砌铺就,蜿蜒着四处延伸。路不宽,两边是高高矮矮的房屋,青瓦铺成的屋檐上长满了青苔,似是为这古老的村落向世人展示它的生机与活力。

  檐角挂着老式的马灯,灯罩上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房梁上整整齐齐地挂着金黄的玉米棒。转过几座木楼,便到了一个比较宽阔的场子。场子被称作“铜鼓坪”,模仿古代铜鼓面太阳纹的图案,以青褐色鹅卵石和料石铺砌成十二道光芒,朝着十二个方向伸展。听说若是不下雨,穿着盛装的苗族男女便汇聚在这里举行铜鼓舞、芦笙舞的表演。其场面壮观异常,也难怪这里被誉为“芦笙之乡”。

  卖银饰的阿婆很朴实

  再转过几座吊脚楼,便到了杨大六故居。所谓的故居其实和周围的木楼没什么区别,只因杨大六这个人。杨大六苗名陈腊略,咸同农民起义首领之一。相传他跨上战马,勇猛异常,吓得清兵惊问“他是谁?”但听苗民赞誉道:“羊打罗!”苗话“羊打罗”即“凶死了”、“勇敢极了”之意。清兵不懂苗话,误以为这位身先士卒的悍将叫“杨大六”,于是便上了书,以至外人不知其真实姓名。从此杨大六作为苗寨英雄被这里历代苗家人缅怀。

  杨大六故居旁的一个木楼里两位阿婆正坐着聊天,看到我们过去,忙停下来招呼我们过去,又是介绍她们的饰品。盛情难却,我拿起一只银手镯问:“这是真银吗?”阿婆用着蹩脚的普通话说:“百分之六十。”另一位阿婆从自己篮子里拿起一件颜色稍暗的,“这是真银。苗银做的。”一听是苗银我来了兴趣,拿起来细细看,上面雕刻着不知名的图案,不是很精致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她又解释:“都是我请人打的。”刚才的阿婆也笑着附和:“都是请人打的,这些手链也是自己编的。很好看的。”我心想,在景区这样毫无商业心机地做生意的人恐怕不多了,刚才在风雨桥上那些村民也是这样,或许只是纯粹地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外人认可,钱多钱少倒在其次。

  雨还在下,拿着一条银质项链站在来时的路口,回头看,这座小小的村寨在风雨中越发宁静,越发古老起来。

  文|实习生 王颖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