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大阅兵”——101家公募基金公司人才榜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基金经理,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嘉实基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31 08:47
作为智力密集型企业,当基金公司储备了足够的人才之后,规模增加、排名提升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本期,我们从基金经理总量、公司内部培养数量、任职经理从业时间占比和分布四个维度,对国内101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储备来一次“大阅兵”。
在其中三个维度上,嘉实基金均排名第一,这也是公司总规模一直稳坐业内第一梯队前列的重要原因。华夏和博时两家大公司在基金经理总量等榜单中紧随其后,它们的投资业绩同样可圈可点。
广发、华宝兴业注重自身培养,文化独特,特点也鲜明,老中青三代能够薪火相传。
投资经历是投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信等共有9家公司“老兵”占比超过四成以上。建信总数24名经理中,有12名符合这一条件,也是“老兵”超过半数的唯一一家公司。
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公募基金的竞争首当其冲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冲杀在最前线的将帅——基金经理之间的竞争,基金经理数量多寡和素质高低,直接体现着基金公司的软实力。
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之际,《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依据Wind资讯提供的国内101家公募在任基金经理情况,从经理总数量、公司内部培养数量、任职经理从业时间占比和分布四个维度,对各公募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储备也来一次“大阅兵”。
将向你走来的“基金经理方阵”,组成人员是截至今年8月21日各公司现职的基金经理。通过对他们的检阅,你将对各投资军团(基金公司)的实力有更多的了解。
经理总量:嘉实居首华夏博时随后
通观“基金经理方阵”,拥有基金经理最多的前10公司中,以“老十家”、银行系公司最为集中(表1:基金经理总数量前10)。
“老十家”中有8家公司位列前10,如嘉实、博时、鹏华等,这是这些公司多年经营积淀使然。银行系公司诞生较晚,股东多是资金充裕的银行,有钱任性,也在人才储备方面做了十足的内功,如工银瑞信、建信、招商、交银施罗德等。
“基金经理方阵”中,嘉实以39位基金经理的数量位列第一,超越第二名7人之多,在“老十家”公司中,嘉实总经理赵学军是一直坚守、最为坚定的老帅,目前任职时间最长,其人格魅力留住了许多老兵。以人为本的公司总能获得各方青睐,当股市面临流动性危机时,管理层借道公募入市缓解流动性危机,嘉实是被选中的五家公司之一。
嘉实旗下有众多明星基金经理。邹唯曾在《投资者报》推出的“基金经理赚钱榜”中,以220.86亿元的总收益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邵健历经股市牛熊转换,总能给投资人赚钱,是《投资者报》“冲破历史高点的大牛基金榜单”中“嘉实四杰”之一。
除了这些已经成名的嘉实牛人,我们看看现在还有哪些人值得投资人关注。
现任经理中,杨宇是嘉实旗下任职时间最长的人,达9.96年。从2005年8月底开始管理嘉实沪深300指基(现名“嘉实沪深300ETF联接基金”)开始,杨宇就扛起嘉实指基大旗,到现在,他除了管理宽基指基如嘉实沪深300、中证500、基本面120外,窄基指数也在其治下,如嘉实黄金、嘉实恒生中国企业等,一人独自管理9只。按照今年中期规模计算,总规模是568亿元。
固然,指数基金管理费每3份和1份股基相同,照此推算,他管理规模与190亿元的主动股票基金相近。目前国内市场上有37家新成立的公募,其总规模尚不及190亿元。可以说,杨宇一人管理资产规模,消化投资人的投资需求量,顶得上37家新公司总和。
邵秋涛是目前嘉实旗下管理主动股基资历最老的人员之一。2010年11月,邵秋涛开始管理嘉实策略增长,这是和前辈邵健共同管理的时段,也是传帮带的时间。半年多以后,嘉实领先成长成立,邵秋涛从诞生伊始一直管理至今,这只基金是他自己看大的孩子,累计收益1.2倍,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75个百分点,跑赢业绩基准100个百分点。
共有8只偏股型基金和嘉实领先成长同年同月诞生,历经了4年多的长途比拼之后,净值翻倍的品种共有4只,嘉实领先成长是其中之一,另外三只中的诺德优选30和浙商巨潮产业成长,净值增长率只有嘉实领先成长的1/3左右。4年长跑,最差选手和最好选手成绩如此悬殊,足见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实力的差距。
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嘉实领先成长年年跑赢同期同类,2014年成立满3年时,该基金被纳入三方评级机构评价体系,被给予四星基金评价。年初至8月24日(以下简称年初以来),历经股市波动仍有44.69%的盈利,在同期同类排名近前10%,仍是四星基金。
除了以上两位专攻股票型经理,嘉实更有管理债基、货基的魏莉,任职6.58年,嘉实旗下货币基金几乎都有魏莉的身影。也有管理债基的王茜,任职6.5年,她管理着嘉实旗下唯一分级债基,本次成立5只基金规模超400亿元基金中,王茜是其中嘉实新机遇的操刀人。
华夏和博时两家大公司以32名基金经理的数量紧随其后,它们的投资业绩同样可圈可点。在大中型基金公司中,鹏华、富国比较引人关注,其中,鹏华旗下基金经理达31名,在全部公司中位列第三名,助力公司股基规模冲进行业亚军。半年前,鹏华管理公募总规模只有688亿元,在同行中位列第十九位。半年之后,鹏华管理公募总规模就冲进前10,到了第七位,并顺利跨入两千亿元超大规模基金公司行列,最得力的功臣是旗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总规模排名提升,冲到了行业前列排名亚军。
培养人才:博时广发引人关注
作为将帅之才,基金经理并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在投资过程中,涉及与整个投研体系配合,如宏观策略指导大类资产配置、行业研究员给出各行业景气度及推荐股票池,市场部把最适合的基金销售给适合的投资人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从管理第一只基金开始,基金经理一直在一家公司,在这样的有机整体中,内部成长的经理对于公司经营理念和文化理解更深,团队同事之间配合默契,对于公司的忠诚度也较高。因此,比较内部培养经理数量极有必要(表2:公司内部培养基金经理数量前10)。
公司内部培养基金经理排行榜中,嘉实以28人的数量继续位居第一,这也和其“基金经理总数最多公司”的地位相匹配。博时总数32个经理中,其中27人是从博时才开始坐上基金经理位置的,属于自己培养。而广发全部27人,华宝兴业22人,都是公司自己培养,无一空降。
博时也是“老十家”公司,目前旗下基金经理总数32人,在全行业中居于亚军,和公司行业地位相匹配。现在,博时旗下既有在公司任职接近10年的老将过钧,其管理的博时信用债2014年冲进同类前10,管理的博时稳健回报历经波动今年以来仍有盈利;也有已在成熟期的韩茂华,他管理的博时创业成长,年初以来收益位列同类前1/5。还有新生代的经理如苏永超,任职时间不足两年,管理的博时医疗保健品行业基金,自成立以来,年年给投资人赚钱。
广发成立时间比博时稍晚,但公司立足于自己培养基金经理,现任在职的27人,全部是成长于广发、成名于广发。
公司内任职时间最长的是易阳方,这是一位“老红军”式的人物,他参与了广发基金的筹建,后来管理广发聚丰,升任公司投资总监、公司副总经理,现在仍然在一线管理着广发聚丰和广发聚祥灵活配置,年初以来,广发聚祥灵活配置净值增长48.88%,在同类基金中处于前1/7。
比“老红军”年轻的是“红小鬼”,温秀娟从广发证券到广发基金,在广发基金任职5年以上,现在管理货币基金总规模超过600亿元。新生代如张芊,在广发任职刚超过两年半,2012年到广发后担任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当年年底开始管理广发纯债基金,2014年在同类中排名前1/8,今年以来排在前1/10,同时管理的广发聚鑫,在总数709只基金中,位列前10。
看看人才储备相对落后的公司,更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2003年8月份广发成立,比其晚一个月的是兴业全球基金,现在基金经理数量和基金规模都只有广发的一半。比其早成立一个季度的是天治基金,现在基金经理只有7人,规模只有广发1/20。无论从人才吸引力还是规模上,兴业全球和天治都被广发远远地甩在后面。
另一个“自力更生”专业户是华宝兴业,现任经理22名,全部是公司自己培养。
现任经理中,刘自强任职时间最长,达7.44年。在券商有了5年的研究积累后,刘自强于2006年加入华宝兴业,两年后开始独立管理华宝兴业动力组合,从接任后到现在,收益排名位于同类前1/3,年初以来位列同类前1/4。除了自己管理基金,刘自强还担任公司投资总监,肩负的是整个公司投资方向的把握和人才培养。
年初以来,公司新生代经理业绩领先,楼继强是典型之一,他2011年加入华宝兴业,从2014年10月开始管理华宝兴业服务优选,到现在独自管理产品时间尚不足1年,年初以来,在同类759只基金中,位列第十。新生代中,华宝兴业先进成长、生态中国两只基金排名也在前1/10,操刀的经理和楼继强一样,都是在华宝兴业刚刚开启自己管理基金的历程。
老马识途:9家公司“老兵”超四成
投资效果源于投资能力,投资经历则是投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经济周期基本在4年上下,而股市牛熊周期则在3年左右,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管理基金经历超过4年,基金经理投资历练才能称得上完整。
全部基金公司中,平均每家11位基金经理。以超过行业平均值经理数的基金公司作为统计样本,我们来看看哪家公司4年以上“老兵”占比最多(表3: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占总数之比)。从榜单数据可见,包括建信等共有9家公司“老兵”占比超过四成以上。建信总数24名经理中,有12名符合这一条件,也是“老兵”过半数的唯一公司。
如果按照任职超过4年基金经理总数对比(表4: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分布统计),则是嘉实继续排第一。嘉实共有13人管理基金的时间超过了4年,其中有前文提到过的王茜11.55年、杨宇11.28年、邹唯7.39年、魏莉6.58年,更有未提及的陈少平8.25年,其在泰达宏利任职多年后,今年年初加盟嘉实,开始管理嘉实新收益,年初至今,累计收益排名同类前1/10,本报年初推荐的《20只最具潜力基金》,嘉实新收益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陈少平今年4月上旬开始管理嘉实研究精选,任职回报在同行排名前1/5。
建信旗下老兵比例最高。许杰是建信在职基金经理任职经历最长的人,达8.2年,2006年至2008年曾在泰达宏利管理基金,2011年到建信,现在管理着建信恒稳价值、建信新经济等产品。仅次于许杰的是李菁,这是一位铿锵玫瑰,任职年限7.82年,年初至今,她管理的建信收益增强A/C,在同类排名前1/20,建信信用增强排名前1/4。
由于交易技术上的差异,做被动投资及量化的经理一般比做主动投资的经理管理的产品往往要多。建信投资指数投资总监梁洪昀,就是一人多能的典型,目前管理着建信沪深300、建信深证基本面60ETF、建信深证100、建信上证社会责任ETF及联接基金、建信中证互联网、建信中证有色金属、建信双利策略主题共7只基金。能管好每只基金也是技术活。
《投资者报》研究员 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