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中国手机 十招制胜智能终端“饥饿游戏”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饥饿游戏,智能手机,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5-09-07 14:22

  2015中国智能终端技术大会专刊

  2015年,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国产手机厂商们逐步抛弃堆硬件、比参数、性价比的玩法,开始注重从微创新、设计、品牌等构筑综合竞争实力,在各个价位段展开竞争。不断有具备资本实力、人脉的互联网大佬入局手机,手机市场呈现空前繁荣。

  不过,与之对应的是,目前智能手机进入换机时代,出货量已经明显下滑。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无比惨烈,玩手机相当于进入一场残酷的“饥饿游戏”。

  为了不在游戏中出局,手机厂商都在采用更为智慧的竞争方式——在产品层面,从纯粹的出货量比拼开始转向对高利润率的崇拜;在技术层面,从参照和模仿开始转向自主创新谋求进步;在市场层面,从过去对单一渠道的依赖开始转向全渠道布局的稳定。一个比拼内力的时代正式到来。

  1问——市场格局:你适应新游戏规则吗?

  刘亚杰

  一方面是用户需求至上,用户参与产品开发;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这是新时代的游戏规则。

  一直以来,智能手机市场从未停止动荡,几家欢喜几家愁。

  自从诺基亚代表的功能机时代失去光环之后,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苹果与三星两家独大的时代。华为、中兴、酷派等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每年维持着数以千万计的手机出货量,每时每刻都将这两家厂商视为竞争对手。他们占据着声势的高地,却总也无法填平在利润率上的鸿沟,只得执行着“用销量压缩边际成本”的经营模式。

  然而到了2015年,市场格局与发展方向发生微妙的变化。

  经过一年的时间,三大运营商缩减终端补贴的影响逐步放大,企业跟进调整的变化也开始明显。之前,厂商一直保持运营商渠道占比超过50%,如今这个数字平均被压缩至40%以内。不难看出:厂商们过去还可以将增长空间与运营商补贴的额度保持强联系,如今已经不现实。

  也正是在2015年,国内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长势头开始减缓。年初还只是同比增长百分比减缓,到年中时已经出现出货总量下滑的趋势。之前靠出货量与产业链上游厂商议价的难度越来越大。不难看出:厂商们过去还可以靠庞大的出货量填补利润率的缺口,如今也已经不现实了。

  不经意间,手机市场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传统的行业认知正在被颠覆。面对动荡的市场,不同的角色有了不同的选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手机老兵”的坚韧,他们已经有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市场运作,坚守建立“百年老店”里程碑信念,因此跟进潮流的改变,仍然是他们的首选。

  这样一番大浪淘沙,迎难而上的厂商最终投入了技术研发与市场运作的新一轮长征中,按照“投入换取回报”的传统价值观寻找新的机会;伺机而动的厂商选择寻找新的出路,看准全球市场的机会走出了国门,找到了新空间。

  此时,愿意继续竞争的企业需要明确市场对产品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运营商对产品的话语权正在下滑,用户对产品的决定权正在提升。越来越多的厂商愿意将用户的声音融入产品,用户从传统的受众,变成了产品的设计人员、工程师、甚至产品经理。

  同时,厂商们不愿意在低价竞争的泥淖中越陷越深,这已经成为“死胡同”;取而代之的是众多企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让更多的创新支撑产品提升利润率,同时积累品牌溢价的能力。用户为体验更好的产品支付了更高的成本,手机的平均售价也不断提升。

  如今,手机行业全新的游戏规则已经成型。厂商们也有了新的战场,谁能更好地控制用户和市场的最终选择,谁将成为新时代的领军企业。

  2问——技术专利:缺什么补什么

  李培培

  未来,手机厂商必须储备足够的底层专利,让专利成为打击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才能迎接海外市场的挑战。

  爱立信在印度市场起诉小米专利侵权,国内手机品牌出海大多面临专利困局。努比亚诉华为P8涉嫌侵犯了其“慢速快门拍摄方法和拍摄装置”的技术专利,专利战火已经蔓延至国内。专利技术过于高深,不是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它却极其重要,关乎品牌价值、竞争实力,甚至是企业的死生。中国手机企业,若要走得稳,走得久,专利的课不得不补。

  手机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专利也分为不同种类,含金量也因此不同。其中,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技术方案;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由此不难看出,对于手机这一目前制造工艺相对成熟的产业来说,发明专利的含金量是最高的,而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则往往有利于打造企业自身产品风格,走差异化路线。

  分析国产手机品牌的专利授权量,不难发现,品牌间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十分明显。截至2014年10月底,华为总专利授权量为28372件,中兴总专利授权量为19903件,而魅族、小米等新晋互联网品牌的专利授权量仅为百件左右。其中有起步时间和原始专利积累的原因,但是企业自身重视程度则更为重要。

  在未来,不论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专利的争夺都将更加激烈,市场的饱和与产品的同质化,让专利成为打击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工信部在今年4月21日发布的《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认为,随着智能手机领域竞争日益加剧,专利纠纷及专利诉讼数量显著攀升,我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专利风险。

  上述报告还指出,专利布局更是着眼未来的一场“圈地运动”。为规避手机行业专利风险,产业界将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行业指导作用。第二,收紧外观设计和UI专利授权,促进产业合理竞争。第三,加大外围应用型专利研发,注重消化、吸收、再利用。第四,成立国家级专利运营公司,积极推动专利收购。第五,布局前瞻性技术,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如今谋求“出海”的国产手机厂商还需事先修炼好专利内功,有备而无患。

  3问——用户画像:用户痛点在哪里?

  李秀远

  智能手机市场蓝海不不复存在,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寻找痛点成为一切创新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然成为一片血海,越来越多的厂商闻血而来,以各种所谓的用户痛点为利器跻身手机制造领域,如360、格力电器、乐视等。在智能机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寻找痛点成为一切创新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安桌和IOS平台的崛起,各类APP应用层出不穷。即时通讯、天气、地图、导航等领域均成为切入点,但已逐步发展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不再具有市场差异化竞争力。任何一个成功的手机厂商必然是能够击中用户的某一个或几个痛点,那么目前手机用户的需求痛点在哪呢?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将是既开放又闭环的生态走向,开放闭环的生态将成为未来手机领域的杀手锏,以内容和服务领先的生态模式将一招制胜。”厦门智者恒通投资管理顾问机构总监吴勇毅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他举例认为,微信是目前市场是最为成功的一款产品之一,起初微信寻找了诸多自认为的痛点企图抢占用户,但是最后其“摇一摇”功能成为其聚拢用户的利器,这就是刚需、痛点。再如,国内手机厂商华为,华为手机销量跻身全球前三,正是因为其找到了用户真正的需求痛点。华为手机从高端到低端的全覆盖,既满足高端人群的需求,也满足低端消费者的需要。以低端手机为例,华为制造了多款防水防震的低端机,很受蓝领阶层欢迎,年销量在千万以上。

  智能手机进入了创新的瓶颈期,易观智库分析师朱大林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智能手机行业而言,电池续航能力、硬件质量工艺及APP依旧是用户的三大痛点。

  他认为,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必然是每个厂商长期攻坚的重大课题。而随着云平台和大数据的发展,精准定位用户需求的能力越来越明确,针对特定人群的产品垂直化设计、特定化服务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细分市场将逐渐成为各手机厂商角逐的主战场。

  目前,针对中国国内用户而言,中低端智能机需求依旧强烈,智能机运行速度有待提升,而预装APP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罪魁祸首”,如何有效的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化营销值得探讨。

  同时,上述专家一致认为,安全防护、拍照能力、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以及柔性屏将成为未来手机市场的制胜法宝。

  4问——手机设计:进入微创新时代?

  逄丹

  手机再现划时代创新难度空前,微创新时代俨然到来。微创新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有可能打造独特卖点。

  “手机行业已经进入微创新的时代,在硬件差不多、操作系统一样的情况下,一个亮点就可能吸引消费者作出决定。”3年前,酷派董事长郭德英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微创新时代俨然到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功能机时代,可以说一部手机是否热卖就取决于它的外观设计。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性能成为用户购机考虑的第一要素,外观的重要性虽然被削弱了一些,但毋庸置疑,外观设计作为先入为主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着用户购机的选择。

  “如今,各大主流手机企业推出的旗舰机型的各种性能参数已经逼近,外观设计就变得更为重要了。”一位手机行业观察人士向记者表示。

  为此,手机企业纷纷将创新的焦点锁定在外观设计上。

  今年年初,乐视推出无边框手机,遭受到诸多质疑。雷军说:“如果把边框做成黑色就是无边框手机,那么,一体黑的小米4和小米Note 算不算无边框手机?”尽管如此,因为无边框,乐视让更多的用户知道了乐视手机的存在。

  将曲面屏作为同质化严重的

  Andorid市场的一道杀手锏,三星去年推出了Note Edge,但似乎没有取得太大效果。今年,三星将曲面屏进一步优化,推出了S6 Edge,市场反映不错,拉回了很多三星粉丝的心。

  正如郭德英所说,手机的一个亮点便可以吸引消费者做出决定。无论是无边框,还是曲面屏,抑或是金属机身和超薄设计,手机企业都在尝试打造一款差异化的美观手机,让用户记住自己,而事实也证明效果不赖。

  在精心设计手机外观的同时,手机企业通过研发各种“黑科技”让智能手机更有内涵。历数上半年发布的新手机,我们都可以看到“黑科技”的存在。

  中兴的nubia Z9首创全新的FIT边框交互技术。通过这一技术,用户仅通过单手握持或滑动手机边缘就能完成绝大多数的操作需求。

  Vivo X5pro则加入了炫酷的眼球识别技术,通过扫描用户眼球静脉图案来识别用户身份。这一项黑科技不仅丰富了手机安全方面的多样性,也让手机加密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华为则将人机交互技术再次提升了一个高度。就在9月2日,华为推出全新的Mate系列手机——Mate S,引入Force Touch技术,通过按压便可以操作手机,甚至是用来表达情感。

  用户体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微创新,智能手机企业持续不断的提升用户体验,书写指尖上的创新史。

  5问——生态之争:如何黏住用户?

  高超

  乐视抓内容,华为专注硬件,小米、奇酷软硬兼施,每一家厂商都想从不同方向撕开手机生态圈的口子。

  当硬件竞争逐渐遭遇天花板之时,国内厂商纷纷将生态系统看作是新的业绩增长点,从而从不同维度掀起了一轮新的竞争。

  当然,对于国产手机厂商而言,系统级别的生态之争不便展开,但是应用层面的竞争却拥有着无限遐想。据了解,目前,乐视、华为、小米、奇酷等厂商都在搭建自己的手机生态圈。

  乐视的特长在于视频内容。拥有大量视频内容的乐视打通了互联网、电视、手机等终端平台,实现多屏互动,打造一个“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圈。华为的生态主要围绕着硬件展开。

  从今年3月MWC至今,华为先后发布了手环B2、华为P8、荣耀7、华为MateS等硬件产品,并通过蓝牙等传输协议将手机与手环连接起来。不仅如此,华为还与海尔结盟,共同打造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手机也将是其中重要的连接载体。

  小米正在打造“软件+硬件”生态圈。小米最早以MIUI为平台,通过应用商店、阅读、金融等平台级应用,建立起一个类似于苹果的手机应用生态圈,并逐步开发电视、路由器等硬件产品,投资相关硬件厂商布局一个硬件生态圈。这就是小米在盛世危机之下,试图通过MIUI连接一切的“软件+硬件”生态圈。

  奇酷要做闭环生态。奇酷手机一经问世就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这款360与酷派合作的结晶在主打安全牌之余,对手机生态圈的建立也是有一番自己的思考,即通过自己的软硬件平台,打造一个闭环生态。

  尽管国内很多手机厂商都在试图打造自己的手机生态圈,但是目前生态圈逐步成型的国产手机厂商并不多见。乐视抓住的是内容,华为专注硬件,小米、奇酷软硬兼施,每一家厂商都从不同方向撕开了手机生态圈的口子。

  从实施难度上来看,乐视的内容策略能够在短期内攫取大量的用户,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圈,但是其门槛也相对较低,极易被复制。

  华为的硬件级别生态圈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市场推广团队,操作难度大,准入门槛高,但是智能硬件的普及需要培养,应用场景需要搭建,短期内难见成效。

  小米、奇酷的生态圈基本一致,关键在于手机产品的性价比,以及互联网服务质量。不过,凭借小米的前期布局,短期内尚有一定优势,不过随着奇酷布局结束,两者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其他厂商虽在探索,可是并未形成气候。事实上,从当前国内手机厂商发展来看,手机生态圈是一个被描绘得相当美好的事物,但是业界对其前景并不看好。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短期来看,生态对国产手机厂商的竞争还没有绝对的影响,而生态圈利润对手机企业影响仍然很小。

  6问——渠道战略:线上与线下并重

  刘亚杰

  单一渠道模式已被打破,线上线下打通的多元化渠道模式才是未来终端渠道发展的方向。

  处于产业链末端、直接与用户对接的渠道商正在开始升温。

  2010年,小米横空出世。借助线上销售和高性价比,小米快速实现野蛮生长。某业内专家表示,线上销售是为了缩减产品流通的维度,简化被线下多层渠道割裂的市场。

  拼性价比并不新鲜,当时的联想、酷派、中兴等厂商均已推出千元智能机,可是小米对线上渠道的经营策略却是前所未见的。或者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或者自建网络销售平台,在线平台这张牌一直握在传统厂商的受众,却被小米这个后来者经营得风生水起,仅有的成绩与小米获得的成长相比相形见绌。

  一个提升手机出货量的新窗口,开始得到厂商们的集体崇拜,于是越来越多的厂商将精力集中到线上渠道。一时间,线上平台成为产品的首发空间、预定窗口、浏览中心,大神、华为荣耀、IUNI等一大批电商品牌迅速涌现,更让线上平台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与线上渠道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运营商渠道和开放渠道开始凋零。前者缩减终端补贴,厂商减少投入属于应激反应;后者迫于投入实体成本的增加,进入了大面积的关店大潮的寒冬。

  在各方关注下,经过五年的增长,厂商们线上渠道的销售占比扶摇直上,然而当这个数据在2015年提升至22.6%时开始改变。用户的热情没有匹配线上平台的发展,持续的增量并未出现。OPPO副总裁吴强表示,鉴于线上成本不断提升,电商渠道的红利已经消耗殆尽,以线上平台为主阵地的手机厂商正面临着强大的压力。

  此时,厂商们冷静下来,重新思考渠道策略——线上渠道的确能够缩减中间成本,可是用户却被局限在二维图片和文字资料的堆砌中,隐去体验产品的环节。在体验经济时代,厂商们收集用户行为的调查报告,推出了量身定制的产品。却因为实体渠道的集体失语,被网络将用户体验硬性隔离。不禁要问:对线上渠道价值的迷信过于偏执,是否到了回归的阶段?

  线上渠道强调信息的交互,线下渠道突出体验。厂商们已明确,单一渠道模式已被打破,线上线下打通的多元化渠道模式才是未来终端渠道发展的方向。中国电信销售及渠道拓展部总经理马杉表示,未来两年内,线上与线下渠道的出货量比例将稳定维持在3∶7的水平,全渠道布局才是最理想的战略。

  7问——UI还是OS:如何黏住用户?

  王彦彬

  各厂商都有对自己产品进行差异化打造的诉求,不论UI还是OS,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大众审美与个性化满足的平衡。

  手机已经告别过去单一产品、简单制造的模式,成为涉及通信、计算、工艺和软件等诸多方面的软硬件技术综合体。在经历了堆砌硬件之后,手机厂商都开始淡化硬件,软硬结合、用户体验、生态成为这个产业的核心词汇。

  手机的设计主要包括主板设计、产品级的系统软件、全部元器件、配套外壳等内容。对于手机厂商而言,产品要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进而提升用户黏性,构筑生态壁垒。这些已经融入手机设计的每个环节,无论是在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还是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层面,很多手机厂商都有了很深的储备。

  那么,手机厂商为何要进入系统软件开发层面?在用户体验的比拼上,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与苹果的iOS极度封闭相比,Android的开源成就了众多手机厂商也成就了Android系统本身。

  众多手机厂商不遗余力地对谷歌原生系统进行改造,无论是以MIUI为生的小米、国内系统定制先行者魅族还是后来居上的华为,或者三星、MOTO这样的国际品牌,他们都对UI进行或多或少的定制。

  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工程师思维主导的谷歌做出来的产品和大众用户口味格格不入,而事实上根本的原因是各厂家都有对自己产品进行差异化打造的诉求。各大安卓手机厂商对原生安卓用户界面进行定制,另外一个原因是出自于一种天性,那就是做出不一样东西的同时,要引领用户的审美。一个手机品牌,一款手机,无论它的用户数量有多少,它的主流消费群体是哪一类,它的用户界面设计首先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那么,现在安卓手机用户界面的主流审美标准是什么呢?

  如果把标准适当降低或者允许众多安卓手机厂商追求那么一点点的个性化,现在市面上任何一款手机,系统的UI大体上都是符合大众审美的,很少有手机厂商会把hellokitty或者变形金刚作为自带的主题,显然,这两种手机主题只能是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

  那些hellokitty以及变形金刚的主题是不是就没有市场了?手机厂商对待这样的市场需求又应当持怎样的态度呢?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必然是肯定的,甚至各种个性化需求的市场还很大;但是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对于不同的手机厂商而言就各不相同了。

  对个性化主题的定制持否定态度的厂商,代表性的就是苹果。苹果的眼里,iPhone的任何一个图标甚至任何一条分割线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不需要也不允许用户自行更改。但是对于众多安卓厂商,他们连ROOT权限都不能保留,就更别提修改UI了。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用户买了一部安卓手机,第一件事就是到各大论坛找ROM、换主题;翻看众多安卓软件市场,各种桌面、主题类应用程序不胜枚举;刷机精灵、刷机大师、点心ROM、百度ROM等层出不穷。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厂家愿意自己的产品任人打扮,毕竟给自己带来不了任何的收益。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涉足手机UI设计的重要原因。在这个用户体验的时代,UI设计已经成为厂商获得用户黏性的重要环节。

  8问——安全手机:能否撑起一片市场?

  李培培

  手机产品如今考验的是厂商综合实力,外观、工艺、品牌缺一不可,但毫无疑问安全可以成为一个卖点。

  近两年来,“棱镜门”、“苹果iCloud用户照片泄露”等事件让手机安全进入大众视野。也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和应用厂商以此为旗号杀入市场。

  业内专家认为,面对日趋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很难讲仅靠安全是否能够获得市场,维持生存或者盈利。毕竟手机不仅是提供功能而已,它已经成为通信与时尚的结合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核心优势,仅以安全为噱头的产品终究是无法获得市场的。

  手机的安全主要分为手机软件安全、手机通话安全、手机使用安全与手机防盗安全几个领域,安全手机的打造也基本从以上几点出发,可以分为硬件、系统、应用三个层级。硬件的安全往往在芯片层面实现,手机企业采用了哪家芯片企业的产品,往往就决定了其在硬件方面的安全实力,加密与物理隔离等芯片级安全让恶意程序获取用户信息的难度倍增。而系统层面,iOS是苹果自家独享,安卓先天缺陷也大多依靠谷歌在不断完善,众多手机厂商深度定制安卓系统成为厂商普遍采用的做法。而安全应用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做应用的企业往往不做手机,对于系统底层权限的缺失成为一种尴尬。

  一位来自手机企业的专家表示,一款优秀的安全手机设计应该是自下而上全方位的角度去考虑安全。高通、Marvell等一线芯片厂商都将安全设计到硬件电路中,而手机企业则需要远离市场的浮躁,从芯片到系统,再到自身的应用,去打造安全手机。

  如今市面上的手机中,华为Mate7、酷派铂顿和奇酷手机算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手机在双系统硬件隔离、指纹识别、芯片硬加密、系统底层优化方面呈现出了较多亮点。

  那么在智能机时代,安全手机是否能够支撑一个品牌?答案恐怕是只有安全还不够。安全手机的市场并不大,硬需求往往在一些国家政府职能部分和对安全极为重视的个人用户。同时,手机产品如今考验的是厂商综合实力,外观、工艺、品牌缺一不可,但毫无疑问安全可以成为一个卖点,有助于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安全手机不是不可做,恰是一定要做,尤其是在国内手机大肆比拼性价比之时,另辟蹊径找到独特卖点,满足切实存在的安全需求是一条可行的路。只不过,安全不能成为噱头,用户不会为了噱头埋单。

  9问——可穿戴市场:手机融合还是新的独立空间?

  逄丹

  十年内,智能手机占据统治地位,而十年后,可穿戴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统治智能硬件市场。

  位于西单大悦城的苹果店里,一整列展示柜台摆放着各种型号的Apple Watch。人头攒动,用户争相体验。然而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体验者中间仅有两个人最终购买了Apple Watch。

  事实上,这正是可穿戴市场面临的尴尬境地。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了多种多样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甚至智能腰带、智能手套等,但从市场反映来看,更多用户是持“观望”态度。

  归根到底,是这些可穿戴设备比较单一,无法打动用户的心。由于受限于屏幕尺寸的原因,智能手表无法提供和智能手机一样的视频、游戏体验,显然这对于那些电影发烧友、游戏发烧友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而智能头盔虽然可以给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体验,但由于体积庞大,携带不方便,同样无法给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如今,稚嫩的可穿戴设备更多的被定位在智能手机的配件产品。例如,苹果、华为、华硕等厂商推出的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进行配对,读取发送信息,拨打接听电话;三星的虚拟现实头盔Gear VR以GALAXY Note 4作为主屏幕进行使用,谷歌的Cardboard VR,只要把手机塞进头戴装置,就能享受虚拟现实体验。

  “事实上,对于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很明确的市场。如今,智能手表更多的被定义为一个配件,或是手机的配套设备。Apple Watch的发布也只是使得可穿戴市场往前走了一大步,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市场。”TCL通讯首席营销官Dan Dery此前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Strategy Analytics无线智能手机研究总监隋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印证了这一点:“短期内可穿戴设备不会取代智能手机。虽然智能手机市场愈发成熟,已触到硬件创新的天花板,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手机仍是带连接功能终端的主要子类别。”

  对于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专家建议,一方面要为其注入更多的科技因素,使其承载更多的功能应用,同时更关注与智能手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的互动等;另一方面,注入更多的生活时尚设计,使其和普通设备没什么不同。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可穿戴市场正在快速增长。IDC预测,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由去年的1960万部增长到4570万部。其中,手戴设备出货量将达4070万部。

  高通则对于未来可穿戴市场持有绝对的信心,副总裁沈劲表示:“十年内,智能手机占据统治地位,而十年后,可穿戴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统治智能硬件市场。”

  10问——进军海外:“讨好”老外

  刘亚杰

  当市场竞争已然不再单纯纠结于产品层的优劣,而在于品牌给用户的印象时,国内手机厂商理应作出改变。

  伴随国内市场的增长空间不断缩小,国内手机厂商将注意力投向了海外市场。小米、OPPO、酷派等厂商的产品,开始出现在印度、非洲亦或欧美地区的零售柜台中,全球手机市场涌现大量国内厂商的身影。

  问题随即产生:环境不一样、市场不一样、用户也不一样,手机厂商靠什么在他乡赚取足够的回报?

  按照体验式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厂商们推出产品之前,都会调研身边的用户,捕捉他们的使用习惯,将其中精华部分融入到产品中。

  据摩托罗拉移动的市场调查显示,国际与国内用户拥有不同的背景,可是需求差异并不矛盾。因此理论上讲,厂商推出一款优质的产品,理应获得全球用户的认可。然而这样企业就高枕无忧了吗?

  未必。当前,所有厂商在发布新品时,都会提到庞大的用户群是新品设计和测试的“实验田”,这让他们的产品有足够的说服力俘获用户。然而统计这些产品销量时,只有少量厂商能够维系高出货量和高利润率,优质的产品并未换回用户足够的肯定;苹果和三星已失去曾经不可一世的豪气,却仍然可以成为全球出货量的冠、亚军。而国内的产品走了出去,品牌却仍然留在国门内。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苹果的案例:在史蒂夫·乔布斯发布首款iPhone之前,苹果公司有很多标签——台式机、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唯独缺少智能手机的标签;产品发布之后,苹果不仅推出了优质的产品,更有产品运作模式的创新。苹果融入了更多通信的元素。这些价值,也被捆绑到苹果的品牌价值中,最终走出了北美市场,并被全球用户承认,甚至追捧。

  反观国内的出海企业,他们推出了理想的产品,有些厂商甚至声称推出了“超越苹果与三星手机”的产品,却始终未能找到自己品牌的定位,并让这些价值根植于用户的传统印象中。

  联想集团Mobile Design Team产品设计师姚士杰表示,苹果和三星已经将品牌价值成功传递给用户,面对后来者提交的作品,用户多会因为品牌价值的缺位而最终选择放弃。

  当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再单纯纠结于产品层的优劣,而在于品牌给用户的印象时,厂商们就理应作出改变了。

  在厂商们的努力下,国内用户已经对主流厂商有了初级的品牌认知——华为手机主要面向高端商务用户,中兴手机主推安全防护,联想手机突出拍照功能……国际市场认同品牌之时,便是国内厂商抢占国际市场之日。

  策划:林紫玉 高超 刘亚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