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传奇 在格萨尔王驰骋的土地上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果洛,格萨尔王,德尔文部落
  • 发布时间:2015-09-09 13:40

  一代又一代果洛人生活在草原和山川之间,以游牧为生,在难得的和平岁月里,尽情感受生命的绚烂,而每当动乱来临,他们也会变得强悍。

  美丽的果洛草原上,有许多与格萨尔王相关的遗迹:清澈的扎陵湖、鄂陵湖、卓陵湖,是格萨尔王的寄魂湖,雄伟的阿尼玛卿山,是格萨尔王的寄魂山……

  德尔文部落是格萨尔王的追随者,他们英勇善战、视死如归,且一直虔诚地将格萨尔王史诗的传承、说唱作为使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千年以前,在今西藏东部、四川西部有条“智龙阿”沟,居住着“智部落”一族人,即智·拉加家族。后来,智·拉加家族内部出现纠纷,其子智·阿本带领着五十多户人家迁徙,前往“多绕吉贡当保”和“给吉麻毛席多”等地另辟蹊径。因这两地均属山沟,当地人便称他们为“格龙巴”——意即居住在格沟里的人。

  随着智·阿本统领的格龙巴部落逐渐壮大,周围的土著部落年则、夸热、哇来感到了威胁,他们相互商议,决定征服格龙巴。格龙巴的头人智·阿本提前得到了消息,便率领部族成员积极应战,一举将年则、夸热、哇来打败,并成为了统治者。所以,智·阿本成为了“果洛”——“反败为胜的头人”。

  此后,在智·阿本的统治下,各个部落不断繁衍生息,并在后来形成了昂欠本、班玛本、阿什姜本三大部落,被称为“三果洛”,通译为“果洛”,沿用至今。

  这便是果洛的由来。

  坚强勇敢的果洛人

  历史与神话赋予的色彩

  这是一片被赋予了神奇色彩的草原,连同那寂静无声的雪山与湖泊,养育着世世代代的果洛人民。人们在此勤勉地耕耘,并对这片土地抱以纯粹的崇敬;他们也善于表达,只要是从口中讲出的故事,就一定带有传奇色彩。

  事实上,在果洛人心里,智·阿本创造果洛的故事并没有这么简单。在更久远的传说里,那个叫做“阿本”的少年本是一个生活在年保玉则的牧人,一天,阿本从一条恶鹞口中救下了一条白蛇,后来才得知,那白蛇竟是年保玉则山神的三女儿。山神为表感谢,将三女儿嫁给了少年阿本。阿本将居住在年保玉则附近的牧民聚集起来,渐渐形成一个部落。这个部落同样受到了周边几个部落的觊觎和威胁,但头人阿本打败了敌人,建立了“果洛”。

  虽然没有了白蛇与山神,但“反败为胜”的部分却是相同的。纵观整个果洛的历史,不难看出果洛人民对坚强勇敢之士的崇敬。

  根据史料,自北周以后,果洛一带的部落就以姓氏为号,各自分立,划地游牧,只有在吐蕃王朝期间有过短暂的统一,吐蕃王朝崩溃后,果洛便又被互不统属的地方势力所割据。千百年来,果洛因环境阻隔、交通不便,因此长期游离于各大政治势力之外,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

  一直以来,果洛人民就生活在各个部落的争端之下,赢者为王,败者为寇,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果洛人民才如此崇敬英勇之士。

  一代又一代果洛人生活在草原和山川之间,在寂静无声的雪山和湖泊之中,震撼于天地间散发的神异光芒。他们以游牧为生,也热爱游牧,往往行走于崇山峻岭,在难得的和平岁月里,尽情感受生命的绚烂,而每当动乱来临,他们也会变得强悍。他们用古朴、厚重的性格耕耘着这片迤逦的土地,这片土地也同样赋予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因此那些神话传说才如此精彩纷呈。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格萨尔王传》。果洛人民认为格萨尔王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是惩恶扬善、抑强扶弱、普渡众生的救世主。自公元11世纪起,《格萨尔王传》的故事便由民间说唱艺人口授的方式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成为当地和整个藏区文化中最绚烂的篇章。

  格萨尔王诞生地

  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果洛素有“河源之洲”的称谓,正好处在“玛域”——黄河源头的广大区域的中心地带。在广为流传的《格萨尔王传》中,有众多重要情节都与“玛域”有关。在今天的果洛草原上,到处都留有格萨尔王的足迹,也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果洛人民非常自豪,因为这里正是传奇英雄格萨尔王的诞生地。

  在阿本的故事中,年保玉则山神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除魔勇士阿本,山神是融上天神、中年神、下龙神为一体的精灵,其三个女儿分别是天女、年女以及龙女,因此,嫁给阿本的女儿,便是龙女。在《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是神子下凡,其父为山神,其母为龙女。这无疑又与阿本的传说联系在了一起。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共有120多部,2000多万字,运用诗歌与散文、吟唱与道白相结合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神话、诗歌、寓言、谚语、格言等融为一体,以大气磅礴的语言将传奇英雄格萨尔王的一生记录了下来。

  相传在很早以前,岭国出了一个穷孩子,名叫“觉如”,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终年漂泊在外,生活得相当贫苦。逆境中的成长,让觉如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当时的岭国,有着“赛马选王”的传统。刚满16岁的觉如,毅然来到英雄云集的岭国,决定参加“赛马选王”,经过一番鏖战,他力挫群雄,得胜称王,尊号即为“格萨尔”。

  格萨尔王的一生波澜壮阔,他不仅带领族人南征北战,驱逐了掳掠百姓的侵略者,为岭国赢得了自由与和平,他还接受天命,除暴安良、斩妖除魔,镇服了邪恶的妖怪。在邪恶势力面前,他奋起抗争,毫不妥协;面对弱肉强食的现象,他同样会不遗余力予以铲除;在抑恶扬善的同时,他又致力于弘扬佛法,传播文化。

  在《格萨尔王传》诞生的年代,各个部落之间为了争夺控制权,彼此征战不休,在长期残酷的战乱中,人民不断遭受苦难,因此,他们心中极度盼望能有一个爱护百姓、英勇无畏,能够外御强敌、内修政务的贤明君王出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格萨尔王传》应运而生。

  格萨尔王的英雄形象,深深植根于藏族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美丽的果洛草原,拥有许多与格萨尔王相关的遗迹:在达日县吉达尔黑土沟,格萨尔度过了苦难的童年;玛多县阿玉迪,据许多格萨尔学者考证,正是格萨尔“赛马称王”的地方,从阿玉迪到格拉杂,赛马路径一览无余,格拉杂山脚下的宝座依稀可辨,如今当地人对“上玛域十三岳”、“下玛域九圣山”的称呼,更是沿袭了史诗中的叫法,千百年来不曾更改;秀美清澈的扎陵湖、鄂陵湖、卓陵湖,据说正是格萨尔王的寄魂湖,而雄伟壮丽的阿尼玛卿,则是格萨尔王的寄魂山……

  总之,在果洛这片土地上,格萨尔王的遗迹比比皆是。

  格萨尔王的追随者

  英勇善战的德尔文部落

  传说基于现实,格萨尔王英雄气质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位于“三果洛”中的阿什姜本,就生活着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部落——德尔文部落。

  “德尔文”藏语意为“来自墓穴的人”。这个部落的成员英勇善战、视死如归,近千年来,他们一直虔诚地将格萨尔王史诗的传承、说唱作为自己的使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或许在他们看来,格萨尔王戎马一生,也跟自己部落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德尔文部落深信自己是董氏华秀部落后裔,而华秀部落则是“藏族十八大秀”之一,拥有崇高的地位。根据《嘉木样协巴传》中的记载,华秀部落的始祖当时苦于没有子嗣,遍寻良方,后经人指点,始祖便开始供奉、祭拜苯教神灵“华赛斗拉梅把日”,终得一子,始祖将之取名为“华赛加布”,意为“受华赛斗拉梅把日神的保护”。其后,华秀部落不断繁衍生息,人丁兴旺。

  相传,古时统治青海的蒙古王爷常常领兵出征,且每次都会胁迫其所途经的藏族部落参战。一次,蒙古王爷征集了蒙藏十八部落的所有壮丁参战,王爷站在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列,大声命令说:“明日我高呼德尔文时,谁若是贪生怕死,定要削其鼻舌,割襟羞辱。谁若英勇杀敌,定当重奖!”这里的“德尔文”是“冲锋陷阵”的意思。翌日,随着王爷一声令下,华秀部落的后裔们奋不顾身地冲入敌阵,一举消灭了敌军。

  战后,蒙古王爷论功行赏,对华秀部落的后裔们大加褒奖,并赐名“华秀德尔文部落”。自此,德尔文部落之名,正式出现于历史舞台上。

  有关德尔文部落的起源还有很多传说,无一例外都对部落的骁勇善战有着浓墨重彩的描述,因此其历代英雄的事迹在果洛草原被广为传颂,成为崇尚英雄的果洛人民的标识。德尔文部落成员都认为,他们的男丁生来就是要上战场的,而一旦上了战场,就绝不会退缩,一心只有“胜利”二字。所以在德尔文部落里,无论男女老少,都深信自己与伟大而勇猛的格萨尔王有着特殊的渊源。

  德尔文部落痴迷于《格萨尔王传》的说唱,部落里的每一个人都熟知格萨尔王的故事,他们认为,格萨尔王的传说,就是自己的历史与文化的一部分。从孩提时代,他们就从老人口中听到格萨尔王的故事,耳濡目染之后,渐渐能一闻成诵、复述如流。说唱格萨尔王的故事,成了每个德尔文部落成员的心愿。

  文 沈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