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漆器 600年的传承与复兴之路

  大方生漆质量极佳,人称“方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荡起虎斑色,担起钓鱼钩。”以此加工的大方漆器名扬中外,成为“贵州三宝”之一。

  大方漆器的嵌花细腻纤巧,清幽雅致,协调地运用嫣红、翠绿、天蓝、浅灰、乳白、深黄、姹紫,构成了色彩缤纷的工艺品。

  自觉的文化责任,是传统文化生存的主要条件——正是漆器大师对作品的痴迷和坚持,才让彝族髹漆技艺的独特文化和艺术魅力历久而弥新。

  把生漆涂在各种器物表面,制成日常器具及工艺美术品——这就是“漆器”。在器物的表面上,优美的图案构成的那个色彩绮丽的世界,是古代中国人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成就。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人就认识到漆的性能并用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贵州省大方县,是中国有名的“国漆之乡”,这里出产的漆器品质兼优,由于优良的防腐、抗潮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而随着政治、经济不断发展,漆器也从稀有到普及,最后升华成艺术品。

  我的朋友老乔,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技艺有着狂热崇拜的人文摄影师,他邀请我前往贵州大方,从而开始了一场深入探访这一古老技艺之旅。

  源于东汉的“贵州三宝”之一

  “方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

  5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终于抵达了大方县,见到了大方彝族漆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高光友先生。狭小的屋子里,他就着水泥砖和门板搭建的办工桌,一丝不苟地把心中的花纹和色彩展现出来,其实,高光友先生正在努力完成一年一度的重大任务——近一个月来,他一直泡在简陋的工作室里,他说:“哪怕呕心沥血,也一定要设计出一套既能体现大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凸显大方彝族特色的漆器,参加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弘扬大方悠久的漆器文化!”

  高光友于1964年生于大方县理化乡,年轻时从事农民画创作和研究,年近30岁时喜欢上了漆器制作,从此发现了自己的另一片天地。他拜中国漆艺家杨少先为师,潜心学习漆器制作。20多年来,高光友凭借自己深厚的美术功底和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在漆器工艺制作方面越走越远,获得荣誉无数。2010年,他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高光友虽然才50岁出头,但两鬓已经斑白,在从事漆器制作20多年的历程中,他见证了大方彝族漆器的辉煌,也感到古老工艺品发展的艰难。我们问他对这些年的辛苦有何感慨,他说:“大方漆器是彝族文化的一种很好的体现形式,是彝族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财富。我是彝族,热爱本民族文化,所以传承和保护彝族漆器制作工艺,自然责无旁贷。”

  如今,大方漆器作为“贵州三宝”之一,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别致的造型样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高光友这样的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古老的漆器历经时光磨砺,至今熠熠生辉。

  中国漆器的历史源远流长,超乎想象。1978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件朱漆木碗,其内外壁均有一层薄薄的朱红色涂料,并微有光泽,这就是用经过调和的生漆涂成的。从遗址的年代来推断,漆器工艺在中国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东汉年间,生活在今贵州大方一带的古彝人在狩猎和征战中发现,用一种具有刺鼻气味的树木汁液来涂髹皮胄、马鞍和箭筒之后,更加经久耐用,从此发现了漆树的价值,学会了使用生漆。此后,他们以水牛皮为胎坯,用色调漆涂髹,制成酒、乳、茶具等革器,成为大方漆器的雏形。

  生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液汁,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还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泽,光彩照人。经现代科学分析表明,大方所产的生漆质量极佳,漆酚含量达70%以上,具有燥性强、漆膜光洁、耐磨、耐温、耐腐等特点,人称“方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荡起虎斑色,担起钓鱼钩。”大方漆器,正是因为采用当地的生漆为主要原料,才名扬中外。

  明朝初年的“皇家认证”

  82个环节的纯手工制作

  高光友告诉我们,大方漆器的正式发展,始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年间,彝族女政治家、贵州宣慰使奢香夫人,把大方土漆研制成的“朱漆”作为贡品上贡,取得“皇家认证”,得到官方支持。此后,大方民间髹漆艺人在革器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改革,自创了皮胎漆器,制作出了艺术效果和实用价值兼备的漆器工艺品。

  到了清代,大方漆器走向成熟,工艺日臻完善的皮胎独树一帜,其防潮、防腐、保色保味及牢固性均在其他胎料之上。而大方漆器特有的隐花、隐纹装饰,更是如兰之幽香,菊之淡雅,在隐隐约约的明暗深浅变化中,透出中国画的婉约之风。

  这时,大方漆器跻身中国顶尖漆器流派之列,《乾隆通志》记载“黔之革器以大定(大方的古名)为最佳”,其皮胎漆器成为全国特色,与北京雕漆、山西云雕、甘肃填彩、四川推光雕漆、福州脱胎漆器齐名,并独创了具有深浅变化、淡雅含蓄、古朴别致的隐纹装饰技法。到了清道光年间,彝族漆器家庭作坊遍及大街小巷,大方因此博得了“漆城”之名。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的万国博览会上,贵州大方漆器获得银奖,随后与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

  在与高光友的谈话中,我们感触良多:面对这些厚重而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深感自豪却又诚惶诚恐——我们只是惊鸿一瞥,浮光掠影,在历史的深处摄取一小段,但那一道道繁复的工序,精雕细琢的修饰工艺,饱含着追求臻境完美的心思。

  大方漆器的嵌花,细腻纤巧,清幽雅致。它不刻意雕凿,也不饰以金银,只淡淡润色,所嵌景物生动盎然,图案有青山、秀水、古木、瑞雪、春花秋实、飞禽走兽、风土人情等,再现了贵州的自然和人文景物,可谓“初写黄庭,恰到好处”。此外,“五彩”是大方漆器的又一特色,色彩调配趋于鲜艳夺目,更富民族气息,突破了沿袭已久的单一黑红相衬的传统手法,协调地运用嫣红、翠绿、天蓝、浅灰、乳白、深黄、姹紫,构成了色彩缤纷的工艺品。

  高光友说:“制作漆器是一个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过程。大方的彝族漆器工艺,无论什么品种,都要先进行设计,然后进入胎坯、灰地、漆地、装饰等过程,从生漆收割、胎坯制作到漆器形成,一共有50多道工序,82个环节,且都是由手工完成。”

  在他眼里,漆器是漆的艺术,漆器设计要求材料、造型、装饰三者统一,而首先要突出漆质本身的自然美,即以造型单纯、装饰简洁来突出漆质的美;而大方漆器炉火纯青的艺术标志,便是漆器光泽要达到“朱红推光似珊瑚,黑漆推光如墨玉”的境地。

  几度风雨兴衰史

  “非遗时代”的复兴梦

  然而,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大方漆器虽然创造了无数辉煌,却也经历了不少坎坷。在大方漆器的繁盛时期——清道光年间,各类漆器作坊达数十家,从南到北形成了“漆器一条街”。但进入新时期特别是新世纪之后,国营漆器厂因为体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大潮,渐渐失去了生产和发展活力,经营举步维艰。在2004年,工厂停产,技师和工人四散,或单干,或三五合伙开办小作坊;到了2008年,工厂正式宣布倒闭,职工们最终散伙。

  谈到当时的状况,高光友唏嘘不已:“那时候,人们就业的方式增加,而制作漆器待遇低,工艺也比较复杂,做一件成品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当时的年轻人对此根本不感兴趣,宁愿选择外出务工……”

  所幸当地的许多有识之士从历史、文化、艺术的角度思考,认为“只要社会还有精神空间存在,这种如同国粹的古老技艺,就会生命不息。”在他们的呼吁下,大方县提交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对这项技艺的保护、传承以及合理开发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08年8月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方县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赫然在列。2009年3月,大方漆器协会成立,这项古老的技艺终于赶上了“非遗时代”的快车,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旅”。

  近几年来,大方县开办“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培训班,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这对大方漆器的传承、发展、保护、利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光友对这项古老技艺的热忱,令人感动。他有画艺,能设计、制作,但多次拒绝福建客商的高薪聘请,甘愿默默守在简陋的设计室里,描画和创作那些惊世绝美的漆器作品,并逐渐带出了儿子、儿媳和一帮徒弟,虽被妻子评说为了漆器都“有点寡淡了”,他也“执迷不悔”。

  高光友谦逊地说:“对这项古老技艺呕心沥血的,还有很多值得尊敬的前辈,在很多方面,我都需要向他们学习。”在我们看来,自觉的文化责任,是传统文化生存的主要条件——正是这些大师对大方漆器的痴迷和坚持,才让彝族髹漆技艺的独特文化和艺术魅力历久而弥新。

  文 莫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