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堂區·情牽中西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大三巴,戀愛巷,永福圍
  • 发布时间:2015-09-10 09:36

  今期將介紹澳門經典景點,讓我們走進“花王堂區·情牽中西”步行路線中的大三巴牌坊、舊城牆遺址、哪咤廟、大三巴哪咤展館、戀愛巷、何族崇義堂、永福圍,一起穿梭于花王堂區的大街小巷中,細細品味中西融合的歷史與建築美。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全名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前壁的遺址。教堂創建於1580年,曾於1595年、1601年遭遇火災,重建後的教堂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1853年教堂再遇火災後,只剩下壯觀的前壁。牌坊共分五層,上面有精美細緻的雕刻,例如栩栩如生的耶穌會聖人,太陽、牡丹、月亮、玫瑰花、棕櫚樹等浮雕裝飾,既有傳統的藝術構思,又包含深厚的宗教文化。整個牌坊體現出東西藝術的交融,陶醉其中令人流連忘返。牌坊後建有天主教藝術博物館。

  舊城牆遺址是澳門舊城牆倖存的一部分,在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是大三巴牌坊和哪吒廟後的一道黃土牆,牆身以沙泥、細石和摻雜蠔殼粉等物料攪拌混合,一層層的鋪滿壓實後再堆砌起來的。1632年,澳葡政府為了抵禦荷蘭的入侵,修建了城牆,當時除西部內港外,其餘東南北三面都建有城牆及炮臺,讓澳門成為一座防範嚴密的城堡,守護著這片土地。

  哪咤廟位於大三巴牌坊右側,建於1888年。建廟前,澳門瘟疫流行,該區坊眾認為本區並無神廟壓邪,於是請來柿山的哪咤神,自行建廟奉祀。廟宇為兩進式建築,中間沒有天井,為傳統中式廟宇罕見。正殿四面牆體以青磚築建而成,屋頂為傳統硬山式,整個廟宇輕巧別緻。香火繚繞的哪咤廟與遊客絡繹不絕的大三巴牌坊相鄰,彼此文化內涵大不相同卻又毫無衝突,成為澳門中西文化融洽相處的一道風景線。

  在2012年開幕的大三巴哪咤展館面積約70平方米,館內展示了有關哪咤節慶的歷史由來和展品,及哪咤誕使用的珍貴實物,例如宗教儀式中的香爐、信眾鈐印所用的哪咤印符、哪咤簽等。同時放映哪咤節慶的影片,以電子媒體形式展現數十年來慶祝活動的舊照片,讓市民見證這項傳統節慶的歷史與變遷。

  戀愛巷全長約50米,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戀愛巷”的名字源於其葡文名稱“Travessa da Paixao”,“Paixao”可解釋為迷戀和激情,原意想表達信徒對天主教的虔誠熱愛,由於翻譯的誤會,成就了現在的美譽。戀愛巷以紅色和淺黃色為主,“柔情”的感覺混合了新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的不同建築風格,加上美化工程,令它更有特色。不少電影和電視劇都曾在此取景,此處亦是拍婚紗照的好地點。

  何族崇義堂建於十九世紀前,與大三巴牌坊相鄰。該建築至今保留完整的立面元素,牆身雕刻了精美細緻的拱券,更有方尖形的裝飾在女兒牆上,形成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此處由民間社團何族崇義堂聯誼會於1955年3月購入作為會址及家族祠堂,其後何賢理事長更開展會員福利,興辦義學及提供不同形式的文娛康樂活動,豐富餘暇生活。至今,該聯誼會仍然秉持團結族衆,共謀福利的宗旨,積極舉辦懇親大會、敬老聯歡、會員子女獎學金等活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