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的声音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Apple Watch,米兰尼斯,苹果
  • 发布时间:2015-09-18 13:41

  没有什么比最终用户眼中的Apple Watch更真实了。我们特地邀请了三位Apple Watch的用户,请他们来谈谈真实的使用体验。

  1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Apple Watch?考虑过其它同类产品吗?

  邵世聪 90后,于2015年5月入手 入手机型:不锈钢表壳、米兰尼斯表带

  我是个学生,去年准备想入一个可穿戴的设备,一开始想的是小米手环,但价格比较低,有点掉价。然后也有想过MOTO 360,说实话挺喜欢这个圆表盘,但是它的本地化做得太差了,或者说它根本没有考虑过在中国市场上市。然后去年下半年看到iPhone 6出来之后买了手机,出于想体验iOS生态系统,再加上手表的外观看起来还不错,所以就入手了。

  托马斯白 80后,于2015年4月入手 入手机型:深空灰色铝金属表壳、黑色运动型表带

  我之所以选择Apple Watch,是看好它的心率记录功能。我知道很多专业手表也有心率记录功能,但是和Apple Watch的价格相仿。而且这是苹果的第一款智能手表,所以我一直在等它。期间我考虑过华硕的Zen Watch,但是国内用不了,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Apple Watch。

  张瞳 80后,于2015年5月入手 入手机型:不锈钢表壳、米兰尼斯表带

  实际上我关注智能穿戴产品已经很久了,之所以没有考虑各类手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手环功能依然很单一,不能尽可能全方位满足我需要的各种功能。而在Apple Watch推出之前,的确也关注过MOTO 360,但是因为对安卓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功耗控制不是十分放心,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看到Apple Watch之后,我就被这个东西所吸引。它打动我的并不是多么炫酷的外表或者精细的做工,而是它已有的丰富应用、未来的可扩充性和与iOS系统的紧密互动,我认为这才是我想要的东西—一款实用、安全且精巧细致的高科技腕表。

  2 如果你是腕表爱好者,请问它和你之前的腕表相比有哪些优劣?如果你不是,请问在你心中,如何去评价它和腕表?

  邵世聪

  现在是智能手机普及的年代,手表看时间的功能被弱化,剩下也就是饰品的功能了。Apple Watch拿到之后,我个人觉得外观设计比较一般,也就是表带还做得不错。和我之前的那块西铁城机械表相比,它显得现代感、科技感更强一点,我觉得Apple Watch应该和普通手表没有什么可比性,甚至可以说它根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表。至于奢侈品层面,让百达翡丽的用户转向Apple Watch其实不大可能。

  托马斯白

  我不算是一个腕表爱好者,但是我觉得Apple Watch出来之后,在2000元~3000元价位左右,偏时尚属性的瑞士表的日子很难过。我记得我看过一个数据是讲瑞士表销量的百分之六七十集中在2000元上下,所以Apple Watch的横空出世应该对他们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张瞳

  我在戴Apple Watch之前,的确是没有带过任何腕表的,哪怕是儿时,也没有戴过那种玩具表。我本身不喜欢在手腕上带东西,感觉是累赘,所以我同样也没有任何手串或者其他饰品。但是从我拿到Apple Watch的第一天起,我就几乎没有把它拿下来过(睡觉时和外出忘带除外——谁让我长这么大就没戴过手表呢),因为好几个代表性的功能,比如短信提示、健康提示、寻找手机和我喜爱的地平线表盘等,让我40-50%时间可以摆脱手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差旅中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健康习惯的改变,或者说是解脱,我认为Apple Watch是可以胜过任何腕表的。表就应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和便利,而不只是展示。

  小编有话说:腕表的价值越来越多集中在品牌价值和展示社会地位上面,所以小编并不觉得Appe Watch和普通奢侈品腕表处于同一个“维度”。但Apple Watch对于2000元~6000元机械表的冲击是明显存在的,因为这个级别的机械表其实品牌价值和认知度也很有限。从吸引年轻用户的角度来说,Apple Watch确实有它自己的优势,毕竟iPhone用户太多了。

  3 使用一段时间后,你最满意它哪些功能,对哪些方面不太满意?

  邵世聪

  我最满意Apple Watch的Force Touch功能,它增加了在小屏幕上的功能操作的多样性。还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是手表表盘的选项,但是因为没有开放API可定制功能,所以个性化设置还较少。最后不满意的就是,Apple Watch号称发布时有7000多的App数量,但是大多数的App功能少得可怜。

  托马斯白

  手表原生应用的体验相当不错,比如表盘的多样性,比如运动记录功能,这都是让我满意的功能。但是除了原生的App,其他实时数据的第三方App不太好用,因为要和手机进行蓝牙连接,速度非常慢而且经常连接不成功,比如微信和QQ都出现过类似问题。

  张瞳

  满意:除了刚才提到的几个功能外,多样化的表盘也是很吸引我的地方。另外最吸引我的当然是它厚积薄发的力量——丰富的应用扩展性,你很难想象在Watch OS 2和iOS 9发布后,还会有什么稀奇好玩和实用的功能、应用被开发出来。

  不满意:可能也就是续航时间,个人认为能够保持蓝牙连接的状态下,满足2-3天日常应用就比较合适了,太长时间的续航意味着性能的降低,而太短时间的续航导致外出时很不方便,毕竟又要多带一个充电器。

  小编有话说:心率监测功能真的特别好。夏天头晕脑胀,监测一下心跳,就能了解到是不是感冒了。当然,这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也是很有用的功能。至于第三方的软件,主要还是信息提示和运动监控为主。小编觉得Apple Watch的互动功能接收范围太小了,比如Apple Watch上独特的Digital Touch功能,可以发心跳、画表情给朋友,但非Apple Watch用户就不能接收,能不能做到有iPhone就能通过iMessage接收呢?心跳声音或彩信图片都行呀。

  4 WATCH OS的系统表现如何?说说你希望实现的新功能

  邵世聪

  系统表现还算可以,App都相当稳定流畅,UI质量也不错。电池虽然要两天一充,但是超过了网上标称的18个钟头,挺惊喜的。新功能我的要求不多,就是最期待的是Apple Pay 啥时候可以支持国内用户?另外,充电速度希望能加快,区区300mAh的电池要充2个半钟头。还希望Apple Watch有更多种表盘外观。

  托马斯白

  Watch OS第一代的第三方软件体验糟糕,因为第三方App几乎都要通过蓝牙读取手机内的数据,速度慢到几乎不可忍受。与之相对的是原生App可以比较流畅地运行。我觉得下一代Watch OS系统如果能正常使用更多的第三方App,那么自然就会出现很多新功能。另外续航方面如果减少连接蓝牙能用2~3天,略惊喜!

  张瞳

  Watch OS作为第一个苹果尝试性推出的系统,我感觉稳定和安全就差不多足够了。而Watch OS 2,除了希望它拥有更高的性能和反应速度外,我还希望大部分程序能在表内自主运行,而非必须依赖蓝牙来远程运行位于手机端的各类程序,这样不仅效率低下,也额外增加了功耗,降低了安全性。

  5 对于苹果以材质分级的策略,你的感觉如何?周围的人初次看到你的苹果手表时是什么反应?

  邵世聪

  我觉得还可以吧,三种材质不同的表带的差异是它们唯一的区别,大家按喜好的材质的分类进行购买挺对的。我是个学生,平时不太爱运动,之前戴机械表,所以综合考虑,购买了现在的版本。至于刚开始朋友看到我的Apple Watch时,他们还是挺惊奇的。

  托马斯白

  苹果的材质分级是一个很有创意也是很棒的一个分级方法。拿奢侈品行业来说,比如说布包和皮包,从功能的角度来说他们都一样,主要就是材质的不同导致价格的差异。刚开始的时候,周围的人看到我的Apple Watch都会表示惊奇并且会要求试戴体验一下,但是过了大概半年不到的时间,就没有人再问起过了。

  张瞳

  我觉得以材质分级可以多层面的覆盖用户,满足顾客的个性化体验,还是蛮不错的。我认为这小东西给我服务好就很让我满足了。只是在手不方便掏手机时,接电话查短信吸引过几个女生的瞩目和感叹,可能这是一些学生族大男孩最想要的效果吧。

  6 你会推荐/不推荐朋友选择苹果手表吗?为什么?

  邵世聪

  不会,至少第一代我不会推荐。第一,它外观不够个性化,都是方形的表盘。第二,它有和其它苹果首代产品一样的通病—App体验不够成熟。如果第二代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话,我还是认为它值得购买的。

  托马斯白

  目前这个系统版本的Apple Watch我是不推荐朋友购买的。但是如果接下来的系统可以改善第三方App问题的话,我还是推荐大家购买。

  张瞳

  一直在推荐。尽管只有一例成功,可能更多人表示这么贵的电子表,用这个价钱,还不如买机械表,还具有所谓的保值功能。所以我想这种观念,可能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改变。

  编辑点评

  综合来看,Apple Watch的优点在于:原生App体验相当好,续航能力超出预期(尽管仍旧不是太长),能较好地吸引眼球。不足在于,第三方App开发优化不够,蓝牙连接传输数据时速度较慢和连接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充电速度较慢。从三位用户中就有两位选择了价位为5000元的Apple Watch看来,只要产品足够优秀,大家依旧会为它埋单。此外,三位早期用户都希望Apple Watch能在Watch OS 2上看到更多进步,到截稿日位置,9月份的新品发布会还未开始,相信苹果不会让粉丝和用户们感到失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