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奏
-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能腕表,Apple Watch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21 08:06
还没到2015年末,如果要数表坛大事件,智能腕表相信有头三甲的位置,没有三甲,也肯定占据头五位了。一切可说是源于三星前年推出的智能腕表,苹果也在今年推出了Apple Watch,向腕表市场进发。随着智能腕表市场的增长,不少传统腕表品牌也陆续推出不同特色的智能腕表回应。
潜力股
现在市场上主流的智能腕表定价由几百元至几万元不等(例如胆大过人约8万大元的贵金属版Apple Watch),相对传统腕表市场,这个价格其实只是非常入门,换言之,一些高级腕表似乎短时间内也不会受到影响,但是价格较低的腕表就有可能受到冲击。根据瑞士Federation of the Swiss Watch Industry FH在2014年的报告,价值约2万4千元以下的腕表,已经占瑞士钟表出口总量94%,以价值计算的话,也占总额约34%,足以影响着整个瑞士钟表业的生态,不容忽视。
现今大家的生活和智能科技已经密不可分了,看看手中的智能电话便知道。你可以忘记带钱包出门,但你一定不会忘记带电话,好像有它在手,你才能过正常的生活一样。智能腕表又会一样吗?会影响整个钟表市场吗?现在下定论是有点言之过早,不如我们就先来看看数据作参考吧。根据一家总部设于瑞士、专门研究智能腕表市场的研究公司Smartwatch Group的报告,早在2013年的时候,全球售出大约310万枚智能腕表,总值约7亿美金,2014年售出总值已经达至约13亿美金。研究公司更估计到了2020年时,智能腕表市场总值更将会达至1170亿美金,即短短在未来六年间,每年平均增长约192亿美金,可见智能腕表确实是一只潜力股,难怪大家纷纷争相推出智能腕表,分一杯羹。
融合传统和智能
认真地说了那么多数据,是时候要看表了。有别于智能腕表前卫、电子味十分重的设计,腕表界的作品就似乎更有人性,大多保留传统腕表的元素,如实体的时分盘、指针等,而不是以计算机数字显示时间,有人觉得这样是为传统腕表注入智能、先进又现代的科技,我觉得其实是相辅相成,传统腕表的设计为智能腕表那种没有体温的电子味注入了感情。
早在年初,Frederique Constant及Alpina就抢先在Baselworld表展前,于东京举办了新表发布会,推出Swiss Horological Smartwatch,以传统、简洁的腕表设计,搭载MotionX技术,使腕表可透过iOS或Android应用程序连接手机,以手机调较时间,更可增值腕表的功能,并显示于6时位置的小表盘。Frederique Constant更和来自美国硅谷的FullpowerTechnologies合作,于瑞士成立了MMT(Manufacture Modules Technologies)公司,专门研发和制造备智能功能的腕表机芯,而Swiss Horological Smartwatch就是其第一枚作品,可见其发展智能腕表的决心。
Frederique Constant及Alpina的腕表,功能注重监察个人生活模式,而Breitling的B55 Connected计时腕表则是为专业飞行员而设。本身已有多项复杂表功能,透过表冠可以切换和调较腕表的不同功能,也可以蓝牙连接手机,但与其他可连接手机的智能腕表不同的是,它的联系方式是双向的,意思是腕表可以把其信息同步至手机储存,例如飞行时间计时记录等,也可透过手机较大的屏幕,详细阅读腕表记录的其他信息,同时,用家也可利用手机设置腕表的时区、设置闹钟等,令复杂腕表变得更好用。
Bulgari则采取了另一策略,以资料保密作为卖点,与瑞士一家专门数码保安及数据储存公司WISekey合作,研发出Diagono E Magnesium Concept Watch。顾名思义,以Diagono Magnesium腕表的硬朗前卫设计作为基础,加入NFC技术,可连接手机及启动专属的手机应用程序,以读取机密的个人资料,更可用作打开车门、家门等,甚有詹姆斯·邦德的味道。
相信大家最期待推出的智能腕表之一,当然少不了Tag Heuer吧。钟表界奇才Jean-Claude Biver在表展里,正式宣布Tag Heuer与谷歌和英特尔公司将会合作推出智能腕表,谷歌负责软件部份,提供Andriod Wear系统,英特尔则负责硬件科技,而Tag Heuer当然是负责腕表设计的部份。早前Biver就透露腕表名为“Carrera Wearable 01”,相信腕表将会采用Carrera系列腕表外型设计。其实Biver在去年与外国媒体的一次访问中,就曾经评价Apple Watch的设计一点吸引力也没有,而且与市场上大部份智能腕表的设计十分相像,很容易会过时,那怎样才算是潮呢?大家拭目以待吧。
机械与智能混血
在Baselworld期间,其实也出现了一枚混血智能腕表,什么是混血腕表呢?简单点来说,就是混合了机械机芯和计算机芯片,它就是由韩国人主理的美国品牌Kairos所推出的Hybrid MSW115和Hybrid SSW158腕表。
两枚腕表分别采用了日本制的Miyota Japan 82S7自动机芯和瑞士制的Soprod A10BV-2自动机芯,有传统的时分针表盘,特别的是在表盘之上,就是一块40-60%透明的TOLED电子屏幕(透明度根据款式而定),可以显示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的通知和讯息,包括来电、社交网站讯息,也可收发文字讯息等,更能控制手机或平板计算机拍照、转换歌曲,同时备有计时及监测生活模式等的功能。由于腕表混合机械机芯和计算机芯片,腕表会有相当的厚度,而透明度不算十分高的电子屏幕在不用的时候,据说会些微阻碍表盘的能见度,不过似乎也无损腕表的吸引程度,价钱不算便宜,但预售时早早卖光,现在正急于出货了。
智能配件
除了智能腕表外,不少品牌也以智能配件的形式,抢攻智能市场,就好像万宝龙的e-strap、IWC的IWC Connect和Kairos的T-Band等,都是可以自由搭在表带上连接手机的独立智能装置,好处是让用家可以配搭不同腕表,不只限于一款腕表款式,更方便配合不同场合使用,也易于扩展和更新功能,更可保留传统机械腕表设计,不用为了智能部份,大改其机芯、外型等。
万宝龙的e-strap采用方型橡胶外壳设计,有触控屏幕,有step-count等监视功能,也可读取手机的日历通知,了解当日行程,甚至乎控制手机,例如拍照、转换歌曲等等,十分实用,相信日后会加入更多不同功能。而仍未公布正式功能和推出日期的IWC Connect则采用了相当醒目的圆形设计,有兴趣的朋友就要等等了。不论大家究竟会喜欢哪一个品牌,哪一个设计,哪一枚腕表,相信智能腕表的乐章才刚刚开始起奏,还有漫漫长路。
文:CHING(《明表》编辑)/图:Lewis W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