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厂接单优势从何而来——访安徽天长市汇隆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文龙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生意经,缝纫机,外贸加工
  • 发布时间:2015-09-21 08:40

  早有耳闻,为了“淘”一台全自动缝纫机,陶文龙曾连续追踪了近两年。正是这种对先进生产工艺的不懈追求,提高了工厂的接单能力和优势,并带来了多个大牌的长期订单。

  当前,中国服装工厂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如何运用先进工艺及理念来武装自己,安徽天长市汇隆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隆”)是个佳例,总经理陶文龙有着30年服装外贸经验,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的生意经。

  有订单却难熬高工资

  “以前算设备成本,现在算人工成本。”

  汇隆是天长市最大的服装工厂,以外贸加工为主,与很多国际大牌均有合作,产品以羽绒服、棉服为主,尤以羽绒服订单占大头。

  据陶文龙观察,现在外贸形势不太好,今年上半年订单相比去年同期少一些。“我估计羽绒市场在下降,我最近还跟羽绒供应商交流,内销羽绒服如果仍不见起色,羽绒恐怕还要降价,实际上,只要羽绒降价就说明没有羽绒服订单,有订单时羽绒肯定涨价。”

  不过,由于产品定位中高档,并且品控抓得严,汇隆一直深得客户信赖,目前订单比较饱满,新老客户都在陆续下单。“我们在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都会有专人把控。中低档的产品我们做不了,也做不下去。”陶文龙说,现在国外客户验厂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以前仅仅是人权验厂,现在增加了QE验厂,对整个订单的程序化管理和工厂内部管理要求越来越高。

  他举例说,从面料进厂开始,客户就要验收整个流程,比方说“这批布你是怎么检验的,第三方检验报告在哪?如果你是做夹克的,会看你扣子钉得牢不牢;如果你是做羽绒服的,会问你有没有自动充绒机,没有你就别想做他们的货,客户对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陶文龙说,“如果没有品质把握肯定做不下去,也不会有更好的客户进来。”

  随着加工贸易订单发生转移,中国服装工厂面临的国际竞争越来越大。“现在东南亚一些工厂也起来了,1000多人的工厂都不算大,越南工厂生产的货品质量也不差,咱们中国服装工厂跟人家比,接单优势在哪里?”陶文龙直言不讳,“我们的优势在于原料产地,物流、信息流也比较快,但劣势在于人工成本特别高。”

  陶文龙介绍,汇隆工厂虽然地处安徽,但在地理位置上是三面江苏,“离南京六合区才50公里,目前我们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跟江苏差不多,五险一金也交得很规范,人工成本压力越来越大。”更令陶文龙纠结的是,工厂既要根据客户验厂要求控制加班时间,又要确保工人的工资收入,“确实两难。”因此他认为,只能通过设备升级来解决问题。

  “以前我们总是在算账,一台设备几万块,不大愿意投入,但现在工人工资都涨到这种程度了,我必须考虑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陶文龙感慨,“成本”的概念在悄然生变,“以前算设备成本,现在得算人工成本。”

  好设备经得起长等待

  “只要我看准的设备,总有一天要买的。”

  在汇隆公司,设备都由陶文龙亲自挑选和管理,30年看设备的经验,早已练就一副火眼金睛。据他回忆,在2013年的CISMA展上,他首次接触到的一款设备,让他眼前一亮。

  “CISMA展我每次都去看,当时路过富怡的展位,一眼看到全自动缝纫机就觉得它很新,我把机器运行过程记录下来,回来以后就慢慢分析。”陶文龙说,当时还是第一代产品,速度只有1800转/分,优势只体现在自动化而不是速度上。

  2014年3月,他专程赴富怡公司参观,感觉相比去年机器性能提高了不少,速度也上去了,达到了2500转/分。“我回来后又比较了另外六七家模板机厂商,一圈看下来,想法逐渐清晰——我买设备肯定选富怡。因为绣花机是富怡的强项,我们也是做绣花出身的,在我看来,富怡全自动缝纫机的结构原理类似于绣花机,运行时抖动不大,总体稳定性不错。”

  陶文龙还透露,他选择设备的另一个标准是看服务。“两款同样的产品,我肯定选服务好的那个。设备性能当然很重要,但只是一部分因素,设备厂商还要能帮用户及时解决一些难题,既要有‘新’技术,也要有‘心’服务。”据了解,富怡今年在南京开设了华东分公司,从而能对汇隆的需求快速响应,这一点陶文龙也很看重。

  就这样,从首次接触到慢慢接受,陶文龙整整观察了一年半时间,今年3月,他欣然决定订购富怡全自动缝纫机,这一订就是6台。“我认为等待和观察是有必要的,你不可能一次性买到最先进的设备,设备也有其成长过程,所以我要等它成熟了才买。”

  陶文龙说,现在采用全自动缝纫机后,一个人起码可以顶两个人用,“如果缝制复杂的线迹,一个人可以顶五个人用。”这就是自动化改造最直接的效果。

  让自动机做最复杂的产品

  “缝制的产品越复杂,设备成本回收得越快。”

  “服装不像以前那种做法了,现在能用自动化设备的要尽量用。买设备首要考虑的不应是价格,而是功效比。”对于设备的高水平使用,陶文龙经验丰富。

  “富怡全自动缝纫机很适合缝复杂的产品,我用它来做最难做的东西,比如说交叉还带点曲线的绗缝线。”说到这里,陶文龙拿起纸笔,为笔者画图解说起来,“这道工艺有42个角,用全自动缝纫机大概要24秒,人工缝的话得200秒,前者比后者要快8倍!并且,以前我们只能缝直线,现在格子货(羽绒服)订单也可以大胆接了。”

  很显然,引入先进设备增强了汇隆的接单能力。陶文龙介绍,汇隆去年接了一个两万件的棉背心订单,加工费报价是每件20多块钱,“我们报价太低,这个订单做亏了,回过头来想,如果当时用全自动缝纫机做,这两万件做下来肯定能赚,至少能多赚出两台机器的钱,富怡的机器我们买晚了……”

  陶文龙买设备心里是算过细账的,他认为采购设备要完全围绕生产需求,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不能轻易投入。

  “我一定要充分考虑设备的使用率,因为花十多万买来的设备,不充分使用就是损失,使用率越高回报越大,才能体现出设备的整体价值。一般来说,缝制的产品越复杂,设备成本回收得越快。一两年内能收回设备成本已经相当不错了。”陶文龙说。

  陶文龙话锋一转,“去年我们买了11台长臂机,现在全部囤在仓库里没人用,因为它们还是人工操作的,跟全自动缝纫机没法比。我打算把它们全部无偿送给那些小加工厂。”

  不能所有问题都怪设备

  “真正懂设备的人,不会以偏概全。”

  据富怡华东分公司总经理范道源介绍,汇隆与其他工厂的最大不同在于,汇隆的领导真正懂设备。“陶总对模板工艺非常了解,并且有自己的创新想法,有些是连我们技术人员都没想到的。正因为他懂设备,有些小故障他就可以包容、理解,他会先让自己的工人努力去修,搞不定再来跟我们沟通;而有些工厂,一遇到问题就甩给我们,哪怕断根针也怪设备不好。”在范道源看来,汇隆不仅是使用设备,还深入钻研设备,如此有主人翁意识的客户值得尊敬。

  对于这个问题,陶文龙是这样看的:“一有问题就甩给设备厂商,这其实是给自己增加负担。如果你依赖厂商成习惯了,以后遇到一些小问题都解决不了了,本来自己花半小时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要花几个小时等厂家派人来修,等待也是一种成本。”

  陶文龙说,买设备只是第一步,还要结合自己工厂的实际去钻研摸索。他介绍道,以前汇隆公司给工人规定,速度只能调到2000转/分,现在工人操作熟练了,嫌速度太慢,自己就能调到2300转/分。可见,好设备加上工人对设备的了解,才能发挥出设备的最佳效能。

  “有些工厂虽然买的设备好,但整个团队里并没有人去钻研设备,没有人思考再开发或者再创新一些功能。”陶文龙说,“如果团队成员不在一个心思上,做IE的、设备维护的、生产派单的人都各自为政,相互制约,那设备肯定用不好,品质也永远做不起来。”

  工夫在设备之外

  “设备再好,人的观念跟不上都是白搭

  对于大多数工厂来说,采购设备都是老板一句话的事,但陶文龙不这样看,他认为采购设备不在于老板意志,而取决于全员意识。国内很多企业动辄上马智能生产线,殊不知团队素质跟不上,最终也会无疾而终。

  陶文龙最近在关注智能吊挂,他也观察了很久,但他发现,在很多服装工厂里,吊挂完全就是个花架子——“只是替代了工人传输衣片,而没有体现出吊挂的整体价值”,陶文龙认为,“智能吊挂是为了均衡各工序的生产,需要IE人员不停地调整,IE必须对整个产品的状况特别了解,对所有操作工的能力特别了解,再根据各工序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据悉,曾有吊挂厂商提出,让汇隆免费试用一条吊挂线,但陶文龙没有答应,因为他认为条件还不成熟。“智能吊挂是个好东西,我现在可以接受它,但我们的工人还难以接受,所以现在我还下不了决心。”陶文龙接着说,“不能光老板能接受就行了,还得让车间主任、生产主管、班组长、工人等都要理解、接受这个东西,真正从观念上意识到用了吊挂会产生哪些好处,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功效。否则,你花几十万买回来的就只是一个花架子,一点意义都没有。”

  陶文龙透露,下一步如果要上智能吊挂,也只会先上一条线,然后集中精力让这条线充分运转,观察它的实际效率,积累相关经验,等条件成熟了再考虑上新。“我们要不停地观察和思考,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设备真正用好。”

  本刊记者_文中伟 通讯员_范道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