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高血压,中西医结合
  • 发布时间:2015-09-22 09:35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高血压的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入院先后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值、临床症状改善率和血压控制率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血压下降值、临床症状改善率和血压控制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综合治疗效果更好,可将其作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理想方案。

  【关键词】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8-0027-0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在近几年也有了比较明显的上升;该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关于该疾病的有效治疗也一直是临床研究中的重点,基于此,我院将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研究方向,深入探讨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平均年龄(55.3±4.2),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肝肾功能障碍及心血管系统疾病[2];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患者每天坚持服用卡托普利,平均每天3次,每次25mg;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常规做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药方主要包括:天麻10g,黄岑10g,栀子10g,茯神10g,川牛藤15g,桑寄生15g,夜交藤15g,杜仲15g,益母草15g,钩藤20g,石决明30g;将药剂混合煎水200ml[3],平均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两组患者均行3个月的系统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比较。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就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下降值、临床症状改善率和血压控制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值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hou收缩压为(21.1±3.8)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2.6±3.2)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75,P=0.0000),观察组舒张压为(13.2±3.6)mmHg,对照组为(7.8±3.4)mmHg,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9370,P=0.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73.33%(22/30),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1.3630,P=0.0000)。

  2.3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显效20例(66.67%),有效8例(26.67%),无效2例(6.67%),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显效7例(23.33%),有效13例(43.33%),无效10例(33.33%),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66.67%;血压控制总有效率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2.2111,P=0.0000)。

  3.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临床上发生率比较高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升高;就一般情况而言,该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但就近几年的统计资料来看,高血压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本次研究中虽患者大多都是5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但40岁以下的患者也占据了一部分;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治疗高血压最重要的就是降压,但是单纯的降压却也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还涉及到对患者脏器损伤的问题,换句话说在不损害患者靶器官的基础上实现降压就是有效的治疗方法[4],从本次研究来看,我们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西药的特点是见效快,重要的特点是药效慢,但是在改善症状方面更为灵活,两者相互结合很好的实现了互补;从中医治疗理念来看,主要是从调整患者气血、脏腑和阴阳平衡[5]出发,更多的注重整个治疗背景,而西医则是注重血压指标,并对危险进行科学的分层,这样血压控制效果也更快;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从血压下降值、临床症状改善率和血压控制有效率比较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也从侧面反映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经过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行性,此外,研究所涉及的方法治疗费用相对较低,也适用于在基层医院或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严少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114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8(10):160-161.

  [2]王兰香.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2(01):12-13.

  [3]葛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03:93-94+97.

  [4]彭红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150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3:3555-3556.

  [5]胡为斌.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5):607-608.

  李新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