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荐书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梁实秋,散文,西双版纳
  • 发布时间:2015-09-25 15:06

  《你知道的太多了》

  郑小驴 著

  读散文集的感受,就像梁实秋《理发》一文所说,“平夙盥洗以本部为限,边缘边远陬隅辄弗能届”,只能读一个大概,挑拣几篇内容上比较感兴趣的来读,其他的难以卒读,这是我不太爱读散文集的原因。

  读郑小驴的散文集《你知道的太多了》也差不多是这种感受。我在读第一辑的时候,关于语言暴力、爱国主义、“临时工”现象等,都是当下社会的噪嗷所在,读来都很有趣,但是因为大多是负面话题,太偏重批判,而行文逻辑又都类似,读着读着就累了,就有点不想卒读了。

  可是读到后面,郑小驴把在云南的经历一分享,我才发现,把那些严肃的内容放在前面完全没有必要嘛。一些更轻松的话题,例如在昆明吃过桥米线,到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作者驾驭这些题材更自如,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我站在颤抖的天桥上,惊慌失措地按响着快门,唯恐来不及捕捉那瞬间就会流失的美。呼啸的车流在长长的马路上跑远,异乡人的孤独感随着黄昏的没落,缓慢地涌了上来”。郑小驴在昆明看云的时候,写下这么一段站在天桥上的感触,任何人读来都似曾相识,我觉得这些共通的感受,才是散文要讲的东西,如果你的感受太个人化,谁有闲情去分析你要讲的东西呢?

  另一方面,让我觉得弥足珍贵的是,无论是针砭时弊,还是写些闲情雅致,郑小驴体现出了一个作家对这个时代和对自己的人生的体察入微,他也有许多困惑和迷茫。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眼见的事情很多,真正能描述下来的太少。遇到什么事情,有了什么感触,能表达出来已经是一种财富了。

  郑小驴称很喜欢惜墨如金的作家,也能看出来他的确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他的文字既有林语堂、梁实秋的古朴气息,也有王小波的幽默与理性。就像他讲为什么要行文精简,不写冗余的文字时说,“刺客去了目标首级,再杀他童仆,不免就多了暴戾之气,有损美名”,这样的形容真是不错。

  主持人:靖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