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课堂

  既要办成学校,也要办成家庭

  北京西藏中学,是无数西藏孩子向往的“远方的课堂”——这所全国137个内地西藏班中集中办班规模最大的学校,自1987年开办以来,已有近5000名毕业生学成归藏。

  北京西藏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张梅说,他们的目标是:“既要尽快提高学生成绩,也要让民族团结教育入心。既要办成学校,也要办成家庭。”

  每年比普通学校教师多240课时

  14年前,李旭东刚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到北京西藏中学应聘。

  他等待校方讲述更多的光荣与传奇。然而,招聘负责人竟然不停地“揭短”:没有假期,周末要补课,早上要跑早操,晚上要自习。

  “能够接受这样的条件再试讲。”张梅告诉《瞭》,“如果两名应聘者条件不相上下,就看谁更坚定。”

  如今,李旭东已经是北京西藏中学校党政办主任。每天早晨出操铃响起,他和学生一起站在跑道上;晚上,再和孩子们一起离开教室。

  1989年考入北京西藏中学的其美次仁现在是拉萨市当雄县县长。每次到北京出差,他都要去拜望当年的老师,包括老校长李士成和班主任田树湘。“田老师每天都会到我们宿舍,给我们掖好被子再回家。”他告诉《瞭》。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内地西藏初中、普通高中学校中,从事西藏班教育教学管理的教职工达1700余人,重点高中散插班学校从事西藏班教育教学管理的教职工达3500余人。”

  “一名内地西藏班老师的年课时量,超过当地同类学校教师240课时,任务重,压力大。”这位负责人说。

  孩子们学习动力不足吗

  张梅告诉本刊记者,作为教师,最担心的是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学生成绩提高缓慢。

  这些考到内地读书的孩子,原本都是西藏当地孩子的佼佼者,但要和内地学生一起参加统考,老师们仍备感压力。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有培养民族生的任务。英语教师刘文祥与西藏插班生初次接触,非常惊讶。“我的西藏学生告诉我,没有上过听力课,没有阅读过报刊杂志,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教学,不会使用数码产品。”

  而入学的英语测试的结果更让他大跌眼镜:平行班(即普通班)学生平均分90分以上,西藏班同学只有30分出头,全班没有一个及格的。

  插班生已是西藏最优质的生源。

  西藏班教师面临一个共同的困惑:成绩提高这么慢,是孩子们学习动力不足吗?

  “2006年至2010年,我们做了‘内地西藏班(校)藏族高中生学习心理研究’。”张梅介绍。

  “孩子们觉得在学习上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自我效能感降低,就倦怠了。”张梅解释说,“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着重培养他们加强时间管理,每天都填时间管理表,老师会一一辅导。”

  面对满满的评语,孩子们感到自己备受重视,学习更加认真,成绩有了起色。

  受此启发,北京西藏中学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教室。教室里,彩色的座椅都是圆形的,可以自由组合,消除紧张和隔阂。

  77名学生入党

  如今,北京西藏中学已有13届1135名初中生和24届5557名高中生毕业,全部升入大学学习,其中27人进入清华、北大。

  有孩子宁愿放弃重点高中也要在此学习。张梅认为,原因在于“我们充分利用北京的资源,着眼于学生综合发展,开展了不少活动”。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市副市长曾在北京西藏中学开过现场办公会,找来市文物局、市林业局的领导,要求所有公园和博物馆对该校学生免费开放。

  张梅说,故宫、长城是孩子们必去的,学校会邀请科学家、文学家来做讲座,“比如中国科技馆老馆长王渝生给孩子们讲科普,很受欢迎。”

  “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任职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期间,连续5年来学校,给大家讲西藏的变化和国家支援西藏等情况。”她说。

  这所中学还和中央美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共建。

  孩子们已会独立思考。譬如有个孩子提问:“青藏铁路建成后,那么多人进藏,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老师则介绍了修路过程中如何尽量恢复草皮,以及建成后给西藏带来了哪些物资和便利。

  “我们一定诚实回答,一分为二,分析利弊。”张梅说。

  2011年,北京西藏中学启动了“内地西藏班(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途径研究”课题,跟踪了一届学生,耗时4年,刚刚结题。

  该校的一项经验是在课堂上进行学科融入。

  比如讲人大代表制度,老师会讲墨脱县德兴乡巴登则村党支部书记白玛曲珍履行全国人大代表职责的一天。白玛曲珍是北京西藏中学2002级学生。

  “即便是物理课,老师讲汽车行驶速度计算时,也会拿旧西藏的泥土路和新西藏的柏油路来作背景条件。”张梅说。

  “要让民族团结教育入耳、入脑,更入心。”她告诉本刊记者,北京西藏中学建校以来,已有77名学生入党。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融雪/北京 西藏拉萨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