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0后”一代,足以成为与中国今后国际地位相称的“未来的主人翁”吗?
2015年夏天,我所在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主办了一场“2015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
我们自行筹款,邀请了全球13个国家、地区的46名国际学生和11名中国大学生,就“粮食安全”这个全球治理主题,设计解决方案。
46名国际选手中,有来自于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也有不少来自于越南、柬埔寨、阿尔巴尼亚、伊朗等“非西方”国家。
组织比赛和辩论议题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国“90后”与全球同龄人的一次“正面对撞”。
就英语水平来说,我的感觉是,中国学生比任何国家的学生都不差。但在思考习惯和表达方式上,与西方同龄人相比,就有比较明显的不同——中国学生更加“慢热”,习惯思考完善后再发言,西方的学生则显得比较活泼,随时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人辩论。
比赛中还有一个环节,是在世博园的大庭广众之下进行露天演讲。这个时候,欧美学生更加自然放松,中国学生则略显紧张拘谨。
这当然跟不同的教育方式有关:西方教育中,更鼓励边交流、边沟通的方式,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更多。但我认为,这更多只是人际交流方式的不同,并不一定像很多人批评的那样,意味着中国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
事实上,这次比赛中,思考能力方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恰恰是中国中山大学的一位同学关于全球搜索引擎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在全球视野方面,我觉得中国学生反而更胜一筹——他们对世界性问题,特别是欧美国家的重大话题非常关注,能够熟练阅读全球性媒体,并运用社交媒体。
相比之下,欧洲的学生显得更关注欧洲的事,东南亚国家的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国家。中国学生的问题,可能反而是由于中国自身的复杂性,对中国本身国情的理解不够全面。
西方同龄人对我最大的启发,却是在人生态度方面。
比赛空闲,我们也抽空去逛了世博园。中国学生很多是“盖章狂魔”,手持一本世博护照,辗转各馆尽可能盖更多的章;另有一些则喜欢追“热门”,不惜花数小时、排长队也要去看德国、日本、意大利等“热门馆”。
相比之下,西方学生的“目的性”就没有那么强。他们会在广场上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或者围坐一桌把酒言欢,更加享受过程。
不久前热映的BBC纪录片,在比较了中英教育后提问说:我们的孩子足够强吗?这场比赛中所有的交流与冲突,也让我不禁自问:我们中国的“90后”,足够强吗?足以成为与中国今后国际地位相称的“未来的主人翁”吗?
我想,我会在将来不断追问自己这个问题。
文/钱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