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解开性别密码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性教育,性别,教育
  • 发布时间:2015-10-08 11:41

  “以前有的学校把学生直接拉到产房里观察,这是很不恰当的,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

  这个夏天,《爸爸去哪儿3》火热了荧屏,而节目中一个4岁男孩“偷看”5岁女孩洗澡的片段,引发了网友关于儿童性别意识和性别教育的大讨论。

  前不久,海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在上海展开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六成以上的家长忽视学龄前性别教育,导致近年来儿童性别错位症明显增加。

  孩子的性别意识何时开始建立?性别教育该如何展开?近年来,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在儿童的性别教育和性教育领域开始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2015年9月1日,上海首部性别教育网络课程正式上线,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选修这门名为《男孩女孩》的课程,这个以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上理工附小)性别教育课为基础开发的课程,用动漫和互动游戏的方式为孩子们解答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与性别有关的烦恼。本刊记者在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网站上查询发现,这门课程上线5天,浏览数为507次。

  我从哪里来

  4岁的儿子有一天突然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你长大就知道了”。可儿子不依不饶,常常问。妈妈跑遍了大小书店,希望能够买到一本解答孩子这类问题的书,但失望了。

  儿子6岁时,再次问这个问题,妈妈拿出自己大学时用的医学解剖书,结合上面的图片,用植物发芽的比喻为儿子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是这么回事,你早告诉我不就得了吗?”儿子听完后,玩玩具去了。

  这位妈妈叫胡萍,后来成为了一名儿童性教育专家。

  “我从哪里来”这个性别教育的经典问题,常常让含蓄的中国家长头疼。

  2011年,有网友在论坛上贴出一组名为《我从哪里来?》的绘本翻拍图,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回答孩子“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就在同一年,由上理工附小历时近十年研发的首套儿童性别教育教材《男孩女孩》付梓。该校校长丁利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开发这套课程的初衷,正是源于老师们希望更好地回应孩子在心理课上提出最多的“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

  上理工附小副校长徐晶参与了课程的研发。她向本刊记者介绍,在“我从哪里来”这一课上,老师们会先让孩子品尝一个带核的水果,从植物宝宝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并茁壮成长,讲到动物宝宝是如何孵化出生的,最后再用拟人化的故事告诉孩子精子和卵子是如何结合的。课程的最后,每个孩子都会读到一封爸爸妈妈事先写好的信,与孩子分享自己初为父母时的期待与感动,“不少孩子看完后都流泪了。”

  一位上理工附小三年级的男生告诉本刊记者,以前爸爸总说他是充话费送的,上完这一课后,他回家告诉爸爸自己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爸爸当时就惊了。”

  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性别教育和以往的性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站在一个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的。”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吴增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05年上海市教委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生的性别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有性别意识;小学高年级学生了解身体生长情形,进一步理解性别认同。

  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是性别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爸爸去哪儿3》中,爸爸夏克立对女儿夏天说:“下次男生要亲你,你要告诉他们请不要乱亲。”在专家看来,这是性别教育的一种成功示范。

  2013年,新京报联合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发起了“全国儿童性安全知识教育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受访学生从未被告知要“保护身体”。

  “近几年,儿童被性侵害的案件时常见诸媒体。为此我们也在性别教育课程中,对低中高不同年龄段都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话题。”丁利民介绍。

  上理工附小的侯萍老师教授的性别教育课程名为“身体红绿灯”。在课堂上,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游戏展示和隐私部位的互动讨论,侯萍希望学生们能在自己认为不合适的情况下及时亮起红灯,大声说“不”。

  “身上被游泳衣遮住的地方不能让别人摸!”当被问起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一个三年级的女生大声对本刊记者说。

  “上这门课的老师都要经过培训,要认同课程的理念,也要能自如地面对教材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培训中还特别设计了脱敏环节。”丁利民说。

  吴增强特别认同性别教育尺度把握的重要性,“以前有的学校把学生直接拉到产房观察,这是很不恰当的,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性别教育一定要强调科学性、有效性,并要注意多用儿童的语言。”

  从娃娃抓起

  性别教育课开设之初,徐晶曾遭遇一位家长的质疑:孩子那么小就了解精卵结合,会不会太早了?

  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天生就有性别意识,不需要刻意去引导,即使孩子做出了一些不合适的动作,那也是因为他年纪小,等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对3032人进行过调查,近一半的人认为“11至14岁”是孩子系统了解性知识的最佳年龄,只有12.1%的人选择“10岁以前”。

  而在吴增强看来,接受性别教育的年龄应该被大大提前,性别认同的问题应该在3到6岁时就要注意,而这个阶段主要依靠的是家庭教育,“懂得男女有别,学会保护自己的意识,需要父母从小一点一滴地引导。

  上理工附小的老师们在十多年性别教育课程的实践中发现,与家长们扭扭捏捏,谈“性”色变的态度不同,学生年龄越小,面对性的态度越坦然。

  为此,他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制订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比如,低年级学生处在性潜伏期,他们面对精卵结合、生殖器官、裸露的身体等教学内容,不容易产生尴尬的情况。因此将“我从哪里来、x和y、男孩和女孩1”放在低年级段。

  而高年级学生因为处在准青春期,心理生理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男女生相处、亲子沟通中出现了“吸引与排斥、认同和叛逆”等相互矛盾的现象,通过“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男女生交往、神秘园、父亲和母亲”这样的课程,可以让学生明晰自身的变化,理解自己,调节心理,更积极地面对学习与生活。

  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

  一名重点中学的女生,不喜欢自己是个女孩,不仅从外形上做男孩打扮,更希望自己彻底变成男孩。但当她在网上查到即使做了变性手术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性时,她感到了绝望。这是吴增强接待过的一个性别错位的咨询个案。

  “性别角色混乱的问题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不乏后天教育和社会心理的因素。因此性别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对自己生理上的变化坦然接受。只有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人格才能更健全。”吴增强说。

  孩子性别意识和角色的发展来自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孩子自身的学习,因此不要跨性别教养孩子,要真心接纳孩子的性别——胡萍在《善解童贞》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长期生活在德国的中国妈妈周媛媛注意到,当地的医院从宝宝出生起就会用蓝色和粉色的襁褓区分性别,所有男女宝宝的生活用品、玩具、衣物等也用颜色严格区别。

  周媛媛认为,这样做可以帮助宝宝在不能自主选择的阶段建立对性别的合理认知。

  而培养男孩女孩各自的性别气质,是性别教育的重要一环。吴增强说,“但为了防止其走向极端,形成性别刻板化,就需要加强双性化教育。”

  “双性化不同于中性化。在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性别双性化,指的是男性和女性应该把双方的性别优势互补。”吴增强解释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杨天/上海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