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的恐爪龙

  • 来源:天天爱科学
  • 关键字:腱龙,恐爪空
  • 发布时间:2015-10-23 11:57

  肉食性恐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不乏体形巨大的家伙,也不缺少外形怪异的成员。相对于大型肉食性恐龙,体形较小的肉食性恐龙更多依靠敏捷灵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取得优势。在众多的小型肉食性恐龙中,恐爪龙是最著名的一种,它们凶猛、敏捷,成群出没在森林和原野中。

  在距今1亿1500万年前的北美洲蒙大拿的山林之中,几只腱龙正趴在一堆乱石上晒太阳。一只年轻的腱龙站在高处,它负责为群体站岗放哨。尽管年轻的腱龙尽职尽责,但它还是没有发现就在眼前的危险。在距离腱龙群不远的森林中,几只恐爪龙正静静地盯着它们。凭借着身体表面的花纹,恐爪龙与周围的环境很好地融为了一体。

  恐爪龙是聪明的猎手,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达到了20米,几只恐爪龙就形成了一张看不见的大网。随着恐爪龙悄悄地不断向腱龙靠近,它们组成的网正在不断地收紧。不一会儿,恐爪龙们就来到了距离目标最近的灌木丛后面,现在是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作为首领的恐爪龙第一个从隐蔽处跳了出来,向着目标高速奔去,其他恐爪龙紧随其后。

  直到恐爪龙从森林中现身,放哨的年轻腱龙才发现了它们,它大声叫着进行报警。听到报警声,所有的腱龙都站了起来,它们紧张地环顾四周,很快就发现了高速接近的恐爪龙。腱龙们吓得扭头就跑,它们四肢着地,粗长的大尾巴在身后摆动着。在速度上,恐爪龙占有绝对优势,它们很快就追上了一只年幼的腱龙。一只恐爪龙全力跳到了小腱龙的背上,用脚上弯曲而锋利的大爪子死死地钩在猎物的背上。很快,另外几只恐爪龙也跳到了猎物的背上,小腱龙终于不堪重负,摔倒在地。恐爪龙首领跑了上来,把脚上的大爪子准确地刺入了小腱龙的脖子。在恐爪龙群的围攻之下,小腱龙瞬间变成了它们的盘中餐。

  发现恐爪龙

  1931年,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郎在蒙大拿州发现了一些属于小型肉食性恐龙的化石。由于这些化石被坚硬的石灰岩包裹着,很难被清理出来,因此它们就这样被保存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仓库中,这一保存就是30年。

  1964年,年轻的古生物学家约翰·奥斯特伦姆和格兰特·迈耶在检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仓库时注意到了之前布朗发现的化石,他们对这些化石进行了仔细的清理和细致的研究。研究之后,奥斯特伦姆确认这是一种之前没有发现过的奇特恐龙。为了得到更多的化石,他们俩决定前往化石发现地蒙大拿州进行考察。在蒙大拿州的旷野中,奥斯特伦姆和迈耶幸运地找到了更为完整的化石。在研究之后,他们于1969年将这种恐龙命名为恐爪龙。

  恐爪龙的学名为“Deinonychus”,意思是“恐怖的爪”。恐爪龙的名字来自于它后肢第二趾上呈镰刀状的大弯爪,准确且形象。

  天生的杀手

  恐爪龙的体形较小,体长3米左右,身高不足1米,体重大约75千克,与现在的鹤鸵差不多大。尽管在恐龙世界中恐爪龙属于小个子,但是如果它们生活在现在,其体形还是相当可观的。

  恐爪龙的脑袋外形较长,有40厘米长;脑袋后上方长有一对大眼睛。从头骨结构看,恐爪龙具有像人类一样的双目视觉,它们可以准确地判断猎物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恐爪龙长着一张大嘴,嘴里有60颗向后弯曲、边缘带着锯齿的锋利牙齿,这样的牙齿可以轻易地穿透猎物的皮肤切割肌肉。其实这双大眼睛和一嘴的锋利牙齿并不是恐爪龙脑袋上最重要的部件,深藏的大脑才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作为脑容量较大的恐龙,恐爪龙比同时代的大部分动物都聪明。

  在恐爪龙聪明的脑袋后面是健壮的身体,再后面是长长的用于保持身体平衡的尾巴。恐爪龙的四肢长而灵活,是捕猎的利器,其前肢上长有三个长手指,手指末端长有弯曲的爪子。恐爪龙的后肢比前肢更长更粗壮,在第二趾上长有一个长达15厘米的大弯爪,这个大弯爪是专门用于猎杀的,平时不用的时候会高高地抬起来,不与地面接触。正是因为脚上长着如此恐怖的弯爪,恐爪龙才有了这个响亮的名字。

  我们曾经认为恐爪龙的身上是覆盖鳞片的,不过通过对其所在恐龙家族的研究,古生物学家倾向于认为它们长有羽毛,前肢上可能还长有飞羽结构。长羽毛的恐爪龙看上去像是只超级公鸡,但是利齿和弯爪暴露了其本性。恐爪龙是天生的杀手。

  蒙大拿的群猎者

  恐爪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北美洲西部,当时的北美洲比现在更温暖更湿润,地面上分布着森林、河流和湖泊。通过多年的发掘和研究,古生物学家向我们展示了恐爪龙生存的世界及其生活习性。与恐爪龙生活在一起的植食性恐龙包括小型的鹰面龙与西风龙、中型的蜥结龙与腱龙和大型的星牙龙与波塞冬龙,肉食性恐龙则有巨大的高棘龙。

  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恐爪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蜥蜴、哺乳动物等,不过恐爪龙最喜欢的食物是其他恐龙。古生物学家曾经发现了恐爪龙集群猎杀腱龙的化石,这也是恐爪龙成群捕猎最直接的证据。尽管腱龙看上去缺乏反击手段,但是在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也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研究人员曾经在一只腱龙旁找到了4具恐爪龙,你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战斗是多么惨烈和残酷。

  恐爪龙的发现不仅仅标志着一种凶猛动物的新生,其命名者奥斯特伦姆更是根据其行为特点指出,恐龙并不像人们曾经以为的那样愚蠢又笨重,它们应该是聪明又灵活的动物。奥斯特伦姆更是以恐爪龙为范例提出了“恐龙温血论”,这成为20世纪恐龙研究的重大转折。

  文/图 盗龙(责任编辑/何庆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