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杂技:传统、资金、建筑和技术的新统一

  通常在工作中,我们都会选择那些旨在采用改良式方法,而不是革命式方法来实现我们构想的方案。

  “新杂技”一词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于欧洲和北美迅速兴起,成为影响杂技发展不可小觑的力量。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法文化年、中法文化之春等中法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这一源于法国的新型杂技艺术表演形式被引入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城市的剧场巡回演出。

  在中国杂技和杂技团体面临改革发展的关键点,新杂技也成为中国杂技实现自身变革的路径选择之一。

  然而,即使在法国,目前对新杂技尚未有明确定义,在中国杂技界也还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到底如何发展新杂技,日前出席2015年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外国专家们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了他们的想法。

  新杂技要考虑建筑、形式和技术

  《瞭望东方周刊》:什么是新杂技?

  法比奥.蒙迪哥(意大利国际杂技节主席):成功的新型杂技节目不能是音乐剧、也不能是戏剧。音乐剧和戏剧都是独立的艺术形式,杂技不能模仿它们,因为这样对杂技传统不公平,而且非常可能导致节目失败。

  意大利有句俗语:“各扫自家门前雪”。但要发展好“新杂技”,我们却不能如此,而要观察周边的文化格局,研究不同的艺术形式,在了解最新表演技术的同时,维护好杂技文化的古老传统。

  在我们的杂技节上,歌剧、诗歌、传统音乐和轻音乐广受欢迎,因为这些形式在杂技节目中得到了完美融合。

  比如说,很多杂技节目都配以传统舞蹈;也可以请男高音现场演唱歌剧,作为空中节目的背景音乐;还可以让管弦乐大师演奏小提琴,给传统节目配乐。

  利用技术我们也可以让杂技节目“焕然一新”:比如用密集的灯光和激光,给节目增添一些新鲜元素。没有这些灯光,节目给人的感觉就会截然不同。

  彼得.杜宾斯基(美国火鸟出品股份有限公司):当我们谈到“新杂技”或“新马戏”时,我想要讲的不仅是节目的新想法,也必须提一提除此之外的东西。世界范围内,新的马戏建筑正在拔地而起,这些建筑吸收了新的技术,使得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作品演出成为可能。

  这些建筑中有许多都是在美国为太阳马戏团兴建的,这场运动中的另外一个先行者就是中国。近年来在中国,有许多融入了高新技术的演出建筑相继建成,比如武汉汉秀剧场、上海环球马戏城的上海马戏世界等。仅仅在过去两年里,珠海就建造了两座高水平的马戏剧场。我也想提到一些能够让制作方融入冰、水和火的马戏作品中的几座新建筑,比如广州长隆大马戏剧场、福州市的马戏剧场、济南市的马戏表演剧场等。这些新的建筑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创新的可能性。

  传统保证了可持续性和再生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看待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斯维特兰娜.莫西娜(俄罗斯国家马戏公司副总裁):在探讨俄罗斯民族流派的发展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想到其创立的悠久历史根基,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是促进艺术发展的不同创新形式的基础。而今天对于任何人来说,有一点都不再是秘密:源远流长的悠久传统保证了这种文化的可持续性,保证了文化的再生,而创新就是艺术的自身发展以及和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互动。

  法布雷斯.贝克尔(加拿大太阳马戏团创作总监):变化是不断进行的,我们需要拥抱变化、庆祝变化。但是变化也可能会造成干扰。在太阳马戏团最初的日子里,我们到法国去表演“Cirque Réinventé”,翻译过来就是“重塑马戏”,我们并没有受到欢迎。在一个马戏传统根深蒂固的国家,我们的艺术观念、戏剧和人物主导的方法以及动物的缺失,都撼动着那里已有的一切。

  那样的方法使得太阳马戏团成为一家当代马戏团,现在我们必须重塑自己。随着新市场、新对手、新观众的到来、趋势的不断变化、新科技和激发新表演主题的新社会观念的出现,现在我们必须在这个不断变化的领域里表现出适应环境和重塑自己的能力。

  用强大的资金支持创新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斯维特兰娜.莫西娜(俄罗斯国家马戏公司副总裁):应当强调的是,通常在工作中,我们都会选择那些旨在采用改良式方法,而不是革命式方法来实现我们构想的方案。

  每个流派都有权利首先根据民族和艺术传统,选择最接近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法。然而在我个人看来,那些近年来脱颖而出并走在发展前列的流派,首先都能够通过强大的资金投入来加强自己的创新项目,同时也会把自身发展放到广泛的关键问题中去看待,而不是仅仅关注局部任务。

  法布雷斯.贝克尔(加拿大太阳马戏团创作总监):任何创造性发展的成功都取决于团队的力量。在太阳马戏团,我们努力为各种创意人员提供一个有创造力的实验室:邀请他们过来,和他们共同探索、分享、创造,并且和他们共同承担风险。所有的一切都是共同完成的。

  我们喜欢把以前和太阳剧院合作过的有经验的设计师与新加入的设计师融合在一起,因为新的设计师会带来对事物新鲜的视野,也愿意挑战我们的惯用方式。

  彼得.杜宾斯基(美国火鸟出品股份有限公司):“新杂技”或“新马戏”最重要的趋势中的一个,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不同马戏学校和文化间的“交叉授粉”和相互融合。来自欧洲的学生在加拿大、俄罗斯或中国学习马戏;源自不同文化的传统剧目被改编为新的、让人兴奋的形式,也是不同文化互动的结果。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莉莉/北京 河北石家庄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