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大棚管家”让种菜也精准化

  近年来,山东利用现如今的智慧农业以及互联网+农业的趋势下,在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的合作下,充分实现“实时性、个性化、交互性、广泛性”的优势,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推出了“大棚管家”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农业”,帮助农民实现专业化、精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以信息技术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农业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手机一按轻松种菜

  瓜果蔬菜何时浇水?何时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现按需供给?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无法量化的问题,在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里,自从有了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这一切都不再需要农民亲自去判断,农民只需控制开关即可。

  “大棚管家”让种菜更精准,蔬菜大棚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全都变成了数据,自动分析,自动处理,点点手机即可自动操作。

  打开手机,即可监测蔬菜温室的运行,及时调整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轻点手机,即可操控大棚自动卷帘、自动喷灌等,让农作物始终处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之中。这就是寿光互联网+农业的神奇之处,农业生产不再看天吃饭,无土栽培日益为人接受,农业生产变得越来越智能。

  在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要按个开关,作出选择,就能种好菜、养好花。而实现这种“精确”感知的技术攻关正是在物联网技术下实现的。农业物联网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它是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

  在寿光农业产业园里,除了中控室、比例施肥器、水循环净化系统等高科技“武器”,还有“大棚管家”智能农业管理系统也让记者眼前一亮,它通过无线传感器采集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汇总到远程控制终端上,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送到服务管理平台上,服务管理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最后再将数据发送到用户手中。

  “只要轻轻一按手机,就能完成洒水、通风等一系列操作。”这里的技术员介绍说,只要有信号就可以遥控整个棚内的环境,使蔬菜大棚转身成为智能工厂。

  山东移动“大棚管家”智能农业管理系统,运用移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这种“精确”感知。

  在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处处体验到物联网精准“感知”农业的技术。

  在这个现代化的蔬菜大棚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先进装备和设施,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还可以对大棚实现远程操控和智能化管理,奥秘就在“大棚管家”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山东移动公司寿光分公司杨华栋告诉记者,通过无线传感器采集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然后汇总到远程控制终端上,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送到服务管理平台上,服务管理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再将数据发送到用户手中。

  由山东移动和寿光经信委开发的“大棚管家”是将物联网应用于农业的创新之举。通过“大棚管家”,农户可以通过手机监测蔬菜温室的运行,及时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指标进行调整,用手机即可操控大棚自动卷帘、自动喷灌等,从而使农作物始终处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之中。

  足不出棚给蔬菜看病

  “大棚管家”不仅可以遥控大棚,还能够给蔬菜进行远程看病,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就实现了大棚蔬菜诊治从“足不出户到足不出棚”。在寿光市孙集街道三元朱村王继成的蔬菜大棚里,记者将一片有点发黄的西红柿叶子放在“大棚管家”摄像头前进行拍照。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拍照完成,照片被传送到农业物联网平台上。

  大约一个小时后,王继成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一条诊断信息:“怀疑西红柿是晚疫病或灰霉病。”除了诊断信息,短信还给出了防治意见,如果农户有疑问还可以进一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

  “原先管理大棚,浇水、施肥全凭经验,如今,该不该浇水?该不该施肥?‘大棚管家’就报给你了。”王继成说2011年下半年试用“大棚管家”后,蔬菜大棚的管理工作轻松多了。“现在给蔬菜看病都是‘千里眼’,很方便。”如果棚里蔬菜发生了病虫害,只要拿着叶子在摄像头前拍张照片,就可以邀请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对其进行诊断指导。

  “大棚管家”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由无线传感器、远程控制终端和信息管理平台组成,高度集成,体积小,功能全。通过在大棚内安装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棚外风速等数据;远程控制终端接收、显示并汇总这些数据,通过移动网络传到信息管理平台;信息管理平台分析数据,给出相应的农业生产建议,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农民的手机上;该系统具备远程诊断功能,农民将有病虫害特征的农作物拿到远程控制终端上的摄像头下进行拍摄后,通过移动网络自动传到信息管理平台,后台专家将提供防治建议,并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与农户进行沟通交流,给予相应指导;系统可与大棚现有遮阳网、风机、加湿帘、天窗等设备对接,利用手机远程控制,坐在家里就能实现大棚自动遮阳降温、自动通风、自动加湿等功能。

  有了“大棚管家”,农户可以通过手机监测蔬菜大棚的运行,及时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调整,从而使农作物始终处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之中。

  不仅如此,“大棚管家”系统还能根据专家或菜农提前设定的农作物温湿度指标,对温湿度进行预警。当大棚内的温湿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标准值时,系统会自动给菜农发送手机告警短信,并提醒菜农进行大棚通风、降温或保暖等措施。“大棚管家”的信息管理平台每天还会早晚两次根据菜农种植的蔬菜种类给予相应的种植建议,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菜农的手机上。目前寿光已经有150个大棚安装了山东移动的“大棚管家”。

  潍坊寿光是著名的“蔬菜之乡”,中国最主要的蔬菜产地之一,蔬菜播种面积80万亩,蔬菜年产量40亿公斤,产值40亿元,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相关领导在实地考察了“大棚管家”应用后指出,要加大力度夯实基础,创新方式,进一步在农村推广应用现代化信息新技术。据记者了解,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移动已在全省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记者了解到,“大棚管家”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由无线传感器、远程控制终端和信息管理平台共同组成,实现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系统实时采集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同时还能及时给用户发出预警信息,而且当用户收到预警信息之后,通过手机就能实现对棚内设备的远程控制。农民还可利用远程控制终端拍摄疑似遭受病虫害的农作物,专家通过系统平台远程诊治,提出防治建议。

  本报记者 李晓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