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错生在帝王家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琅琊榜,苏丹
  • 发布时间:2015-12-15 09:41

  到年底回头看,《琅琊榜》夺取国产电视剧榜首似乎已没什么悬念。中国古装剧,终归脱不开权斗、阴谋与宫廷。

  说起来,皇家内斗的残忍指数并不算低,其中南北朝宋齐梁陈,又残忍得尤为奇葩。《琅琊榜》的时代背景,也便放在这段。看电视剧,观众步步惊心,真实的历史比起电视剧,不知血腥多少倍。所谓“愿世世勿生帝王家”,一点也不开玩笑。

  拿南朝刘宋来说,作为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刘裕本为东晋大将,政治基础坚实。但刘裕仍然对晋宋禅代的合法性缺乏自信,以至于先杀晋安帝、另立恭帝,后恭帝禅位、废为零陵王后,又派人以棉被将之闷死。杀戮报应不爽,宋武帝在位三年就死了。他有七个儿子,长子刘义符(少帝)即位后荒于国政,被三个顾命大臣所杀。次子刘义真被刘义符所杀。三子刘义隆(文帝)登基后,被自己的儿子刘劭所杀,五指俱碎,死状极惨。四子刘义康被他三哥刘义隆赐死。五子刘义恭被他三哥刘义隆的孙子杀害。六子刘义宣被刘义隆的儿子所杀。七子刘义季终日酗酒,得以幸免。宋文帝刘义隆被害后,经过一轮厮杀,政权逐渐稳定到他的儿子明帝刘彧手里。明帝大开杀戒,他的同辈兄弟及其子孙诛戮殆尽。“一折使瓜好,再折使瓜稀。三折犹自可,折绝抱蔓归。”偌大一个刘氏家族,传到第三代领导人这里,折腾得快要绝户了。

  这样不设限的大杀特杀,可能会让礼仪之邦的人感到害臊。但话说回来,与奥斯曼帝国的“弑亲制”比起来,刘家的自相残杀,是小巫见大巫了。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继承制度,则是“一折到底”。除了被选择——也是被培养的那个,其他的无论男女,亦不论贤与不肖,都一杀了之,而且是制度性地杀,没有争议地杀,甚至是没有怜悯地杀。

  据《奥斯曼帝国闲史》记载,穆罕默德三世1595年继位时,宫廷大门里抬出了19具王侯的尸体。其中最大的一位兄弟,苦苦哀求一条生路,苏丹貌似痛苦,但一言不发。他的所有姐妹也被杀死,“不过这座城市(伊斯坦布尔)倒没有怎么为她们落泪。”有些兄弟远在外地,也要第一时间追杀。

  于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没有兄弟,没有姐妹,没有表兄表弟,没有叔叔伯伯,没有姑姑,没有外甥与侄女,来挑战自己的权威。麻烦事倒是少了,但确确实实彻底孤独着。

  也许是因为这段痛苦的记忆,到穆罕默德三世的继承人艾哈迈德一世,弑亲法被废除。然而,事实证明,弑亲法制度虽然残酷,却客观上有利于保证苏丹一苗独大。至少与很多王朝相比,弑亲法选择出的十来个苏丹,不少英明神武,大部分还算能干。而到弑亲法废止,事情变得没办法更坏:苏丹的兄弟们没有被杀死,但终生都被圈养在深宫。这些大部分天生痴弱的皇子,给了禁卫军废除苏丹、扶植傀儡最大的激励。接下来的故事,又是中外皆然,奥斯曼帝国大位继承制度走向混乱,直到帝国终结。

  “弑亲制”是最高权力继承制度的一个异数和极端。尽管已经挑战了文明社会的底线,但这一制度仍然没有保住苏丹帝国的永不衰灭。人算不如天算,该来的,终归还是会到来。弑亲制与刘宋的乱杀一气相比,究竟是更高明还是更混蛋一些,只有待后人评说了。

  宋金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