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留学幼童”

  • 来源:留学生
  • 关键字:留学幼童,中国历史,本科生
  • 发布时间:2015-12-15 16:30

  上一波“留学幼童”,还要追溯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

  如果说第一波“留学幼童”肩负着远赴西洋“师夷之长技”的使命,现在的“幼童”出国,则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拥有的教育机会更多元,但前途未卜。

  《2015中国留学发展报告》透露,中国已连续五年成美国最大留学生源国,同时,中国留学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中、小学出国留学人数已占留学总数的20%,高中生已成为继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出国留学人群。

  低龄留学,指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的孩子就被安排去国外留学。负笈西行的理由有千百种,孙中山先生当年留学美国,也是在“沧海之大轮船之奇”的驱使下走出国门。在很多家长看来,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成才。但是,留学与成才之间并非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其实家长的心情也非常复杂:十三四岁的孩子,中文还没有学全,就要面对一堂堂的“圣经课”、“西方史”,将来会否“里外不是人”?在国内学习堪忧,希冀着去国外锻炼一下,会不会反倒酿成大错?幼童留学,成本不菲,仅以高中三年和本科四年的学费来算,相当于“一单两三百万的生意”。

  然而,留学并非只是家长意愿,独立自主的90后、甚至00后学生出国需求的觉醒势必比他们的学长都要早,《2015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0%参与调研的意向留学生首次产生留学想法的时间,都集中在高中、大一、大二期间,其中高中期间产生留学的想法占比最高,达到27.9%。与此同时,有39%的意向留学生表示,自己的意愿对选择出国留学的影响最大,父母和同学(校友)的影响位列其次,分别占比24.5%以及18.3%。

  调查数据还显示,在留学申请方面,不知道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不知道如何规划、不知道如何申请、不知道签证流程、不知道如何选校,成为阻碍中国学生成功留学的五大拦路虎。在“出国留学担心的问题”方面,外语能力是中国学生最担心的头号问题,生活文化背景差异、社会安全问题、能否顺利毕业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

  今期《留学生》特别策划专题“出国留学还是读国际学校?”,深度剖析留学“低龄化”利弊、出国留学和读国际高中怎么选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