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龙虾

  • 来源:留学生
  • 关键字:捕龙虾,海洋资源,大海
  • 发布时间:2015-12-15 17:22

  新西兰国民在科学、严谨的法律约束下,已经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意识和习惯,使得当地的海洋资源得以有效地存续和保护。

  在克利斯特彻奇(新西兰南岛基督城)东边不远的海边,盛产野生盘鲍鱼。退潮时,在齐膝深布满礁石的水湾中,我们认为的中鲍、大鲍几乎是随处可见,可是没有人采捕,原来当地政府有规定,只有直径大于8厘米的鲍鱼才可以采捕,否则将会受到重罚。我们一家三口也遵照规定撬起了八九只,但却一直未见到有海警、“看海的”来执法检查。

  在这里,我们还跟随专业钓鱼船出海钓了一次加吉鱼。在新西兰钓船舱外的板壁上,镶嵌着醒目的铜制米尺,经了解我才明白那个米尺是用来测量“加吉鱼”大小的:小于32厘米的“加吉鱼”是不允许被钓的,必须重新放回大海。另一次,在北岛中部东海岸,我们搭乘兼营载运游客的海上钓鱼船,到离岸不远的海上钓鱼。

  深蓝的天空下,十几米深的海面,清澈见底。我们的三只手摇竿钩坠先后下水,立刻有鱼先后中钩,很快我们就钓满了两箱鱼,接着随船去一处海湾收笼。这个船主的主业是用铁笼下到海底专门诱捕龙虾,兼职是将捕龙虾的船出租给游客钓鱼。

  捕龙虾的笼子是用十毫米元钢焊成的,虾笼大约有五十厘米见方。只见船主脚踩电动马达,不断地提上虾笼,倒出龙虾,再放饵下笼。最后,船主是一只一只地将几十只活蹦乱跳的龙虾抓起来,用卷尺量其腹宽,不足四十五毫米的全部放生大海。此前,儿子已向我介绍过:笼子四面立着的元钢净距四十五毫米,进笼觅食的龙虾腹宽小于四十五毫米的会从缝隙中逃出。那么,为什么还要再检查测量一次呢?原来这项规定管理得很严格,违规将会受到非常严厉的处罚,为保险起见,船主都要谨慎地再测量一次。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西兰公民对法律的敬畏。

  新西兰国民在科学、严谨的法律约束下,已经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意识和习惯,使得当地的海洋资源得以有效地存续和保护。在新西兰,无论是徒步赶海还是上船钓鱼、提笼抓龙虾及至上岸,未见到一个海警或“看海的”过来检查、过问。我又一次感慨:在这里,人们守法的自觉性就像呼吸一样的自主,值得我们学习。

  文·程显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