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来源:时代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固定资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1-11 15:06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资产管理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经营性资产领域,人们对事业单位资产的关注较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行业的突飞猛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总量不断增加,种类繁多,固定资产已经慢慢成为事业单位的重要财产之一。人们开始注重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争取发挥其最大效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从而节约财政资金,保护国有资产完整。
【关键词】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 问题 研究对策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征
(一)积累性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大多依靠融资租入的形式得来,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相对较长,为了体现债权人的利益,大部分固定资产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得以积累,而且越来越多。但是,总体质量却不断下降,造成修缮费用增加,部分还需要处置。
(二)非营利性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用于保障事业机构的正常运行,不以盈利为目标,满足社会和人民的服务需求为才是其主要目的。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固定资产的非营利性,但事业单位在使用固定资产时也应考虑并计算其采购成本和价值。
(三)公共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入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收入,用于维护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其实质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四)使用无偿性
事业单位只能依靠财政收入购入所需要的固定资产,因它具有非营利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消耗,价值不断减少,又不能依靠自身及时从市场中得到补给,造就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的无偿性。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浪费、闲置严重
很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管制度不健全,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脱节,单位部门只考虑自身利益,盲目争规模,自行采购,人为因素颇多,导致固定资产重复采购,采购质量不达标,使用年限随之降低,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浪费大量的财政资金的同时,固定资产闲置和浪费严重;再加上各部门使用随意,缺乏日常维护和管理意识,无形中缩短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无奈提前报废。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状况,而且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据报道,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部分实验室投资百万,设备齐全,利用率却不到40%,有的甚至低于15%,很多实验室闲置浪费,成为摆设;还有很多单位领导为了与上级领导搞好关系,将单位公共财产如小车、办公设备、电脑转变成个人财产,无偿赠送给关系领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学校产权意识淡薄,有些老师利用学校昂贵的高精尖设备搞个人科研项目,改变资产用途,无形中造成固定资产价值流失,导致固定资产浪费严重。
(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实际上,很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在严重账实不符,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一是购入固定资产时,无人监管,缺乏对实物的验收,没有及时登记入账,核算方式不规范,尤其是房屋建筑物;二是购入的固定资产或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账外游离,“固定资产”账户长期空置,也就无法评估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更无法查实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资产实际余额是否相符;三是,人为因素严重;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处置随意,该入账的没有入账,该报废的没有核销,使其长期挂账,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导致固定资产账物分离,家底不清。
(三)固定资产处置随意性强
事业单位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有相当高的比重,价值重大,其处置往往会涉及事业单位重大资产变动,甚至会成为单位部分领导自身谋取福利的源泉。很多单位对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往往存在随意变卖、低价处理、报假账、吃回扣等一系列贪污腐败行为,有的甚至被单位领导暗箱操作变现转入自己的“小金库”,却无人监管,使单位利益受到很大损失。关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国家有相关规定:首先提出处置申请,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价值评估,然后进行合理的处置。实际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并没有按照正确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过程不透明,不公开,致使腐败滋生蔓延,个人从中得利,导致单位经济名誉受损。因此,如何正确有效的处置固定资产对事业单位的生存和长期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事业单位领导树立全新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领导要加强和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作重点工作,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健全内部监管工作,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奖励对固定资产管理有贡献的,对违反管理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戒,明确责任人。管理人员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廉洁自律,能抵制住诱惑,不贪污,不接受贿赂,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廉洁整洁。
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从基层抓起,分工负责,明确职责范围,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考核领导干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政绩,促进成员之间公平竞争,选拔管理人才“一把手”,强化“一把手”参与管理和责任意识,利用其带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鼓励员工自觉爱护固定资产,节约资源,增加管理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持固定资产管理的自觉性,提高管理效益,共同维护固定资产的完整,避免国有资产浪费。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目前,要治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局面,首要任务就是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制定适合自身发展、切实可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逐层落实、明确各部门职责,使固定资产管理逐步规范化、效益最大化,而且事业单位要将固定资产的购置、保管、使用、日常维护、审核记账等相互联系的部分系统地结合起来,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使整个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井井有条。
(三)完善固定资产的监管机制
监管机制是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保障。为此,监管部门须制定规范的监管方法,严格遵守管理准则及相关规定,监督事业单位完成固定资产购入、使用、处置等工作,并且保证账务处理正确、合法、真实;各部门相互监督,岗位明晰,奖赏分明,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并查漏补缺,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视情节严重给予处罚,同时提高固定资产使用者的管理意识和自律程度,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四)编制预算方案
固定资产购置前,相关使用部门应编制预算方案,按照预算方案制定采购方案,报经单位领导审核批准后统一采购。事业单位领导必须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组织单位工作人员学习编制预算方案,统一采购,合理采购,改变当前混乱的采购现状,才能有效控制采购成本;防止重复采购,才能节省财政资金,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降低固定资产闲置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价值贵重的固定资产必须两人以上参与采购,采购过程要公开,透明,以便监管部门监督,购入的固定资产应由资产管理部门、财会部门共同验收,明确责任人。
(五)运用新型管理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督和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处理财务相关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事实证明,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极大的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为事业单位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数量多、种类繁琐,利用现代化手段,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对固定资产实施更有力的监督。
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意识到新型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建立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合理配置,并启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既可以准确无误地登记固定资产账簿,对固定资产全程监控,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动性,明确库存情况,避免重复购置;也可以根据库存合理调配闲置的资产,降低固定资产闲置率,节约财政资金。在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管理体系中,引进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能更好地监督管理固定资产,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单位员工的工作效率,更加提升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益。
(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
事业单位要严格禁止没有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特别加强领导工作力度,提高全体员工管理意识,让员工意识到爱护固定资产人人有责,而不只是单位领导的责任,而且领导要善于倾听员工的正确意见和建议;管理部门不仅要提高财务人员管理技能,而且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鼓励全体员工在工作中积极上进,对工作认真负责,富有责任心,同时能抵制各种诱惑,不贪污贿赂,同时在单位内部建立奖励惩罚制度,保证固定资产合理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马健.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0).
[2]苑梅.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6).
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