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专访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十八大,汕头,十三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3-18 10:24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汕头是粤东区域中心城市,是粤东的政治、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全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汕头港于1860年开埠,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美称,曾被恩格斯称为“远东地区唯一有商业意义的港口”。
2015年有媒体刊文指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设立的四个特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汕头的经济表现在四个经济特区中垫底,甚至被人称之“被消失”的特区。“十五”、“十一五”期间,汕头的经济发展缓慢,其GDP增速在广东省各地市中处于中下水平,其经济总量一度还不如身边的“小兄弟”揭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新一届广东省委推出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以来,汕头奋起直追,以设立国家级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和中以(以色列)(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为契机,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汕头的社会面貌为之一新。近日,就汕头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重点,《小康》杂志对汕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茂辉进行了专访。
以下是专访主要内容。
整体经济:提前两年实现“两个翻一番”目标
《小康》:近两年,受国际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国内经济运行进入调整期,不少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进行了修正。2016年汕头预期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是8.5%。实现这一目标存在哪些压力,面临哪些机遇?汕头市在适应经济新常态方面有哪些主要措施?
陈茂辉:2016年1月我市审议通过了《中共汕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部署2016年工作,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汕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9%左右,力争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提前两年实现中央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目标。鉴于当前国内外形势较为严峻,我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初定为8.5%,争取今后几年增速不断提高。
应该说,汕头实现“十三五”时期和2016年发展目标,既面临压力,也迎来机遇。由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处于换档期,发展的压力和困难明显增多。汕头目前经济质量不高,产业堆头较小,传统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迎来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汕头历来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国务院给予汕头“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定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未来将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为汕头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开辟了新路径、拓展了新空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遵循。同时,广东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两大战略”,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胡春华书记对于汕头发挥粤东中心城市的作用寄予厚望,要求我们加快打造区域性交通航运、科教创新、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四个中心”,为汕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这一切都为汕头加快振兴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从汕头自身发展情况看,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扭住“三大抓手”,守住“两条底线”,全力推进港口“头号工程”建设,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大手笔谋划战略发展平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十二五”时期,汕头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排名不断前移,去年在全省列第9位,年均增长9.4%,扭转了“十五”“十一五”时期增速持续低于全国全省的局面,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年均增长1.6和1个百分点。应该说,经过“十二五”期间的积累,发展基础基本筑牢,发展瓶颈逐步破解,已经为新一轮振兴发展积蓄了强大能量。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能否适应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以新的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我们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投资拉动、消费推动、外向带动”四管齐下,推动汕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质量效益上新的台阶。
产业发展:实施“五个100”工程
《小康》: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是地方整体经济发展的引擎。请介绍一下汕头市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型产业方面的主要措施与进展。
陈茂辉:通过多年来的发展,汕头已形成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化工塑料、食品医药、印刷包装、音像制品、机械装备和工艺玩具等八大传统优势产业,企业市场前景看好。近年来,我们注重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并重,取得较好成果。
一是实施产业计划和工程。即实施加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现代服务业提速、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和海洋综合开发等“四大产业计划”。大力实施100家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工程、100家传统优势企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1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培育发展工程、100家乡贤反哺企业项目落地工程、100家现代服务业企业做强做优工程等“五个100”工程。重点实施“十百千”工程,10家企业实施工业4.0试点示范,100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1000家企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二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开展企业技术中心、战略性新兴骨干企业、基地、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申报认定工作,大力推进工业设计工作,全力推动完善企业创新体系,指导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完善“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突出抓好纺织服装、工艺玩具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
三是促进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引导以澄海玩具为代表的汕头传统产业,发挥民营企业体制灵活、自主性强的优势,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通过技术改造、创意研发、品牌提升、经营方式转变和产业链整合等措施,产业价值链从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为主向高附加值的创意研发、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主转变。目前,全市已有一批骨干龙头玩具企业,涉足动漫、网游、页游、手游、影视等互动娱乐领域,区域品牌效应日渐凸显,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汕头板块”。
四是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汕头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锆产业、可降解环保材料等被列入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大数据、北斗导航和卫星遥感、通用航空等项目也取得积极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
《小康》:作为昔日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今天的汕头如何配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尤其是如何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市功能,发展地方的外向性、全球性经济?
陈茂辉:“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汕头既是著名侨乡,又是改革开放先行地,汕头港被列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历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保持着紧密的经贸联系。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
一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全力推进港口“头号工程”建设。按照国际枢纽港定位完善汕头港发展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大吨位、专业化的泊位、码头和配套设施。尽快完成广澳港区二期工程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2万吨级石化码头项目。我们将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国际合作,增加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争取与重要港口缔结友好合作关系,组建港口联盟,推动海上物流大通道建设。同时,以现代化深水大港为依托,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疏港铁路、干线路网、交通枢纽中心建设,形成快速化、智能型立体交通网络。
二是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充分发挥华侨试验区和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两大平台”的作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三是提升区域合作水平。深化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汕头、潮州、揭阳三地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产业对接发展,共同打造粤东城市群。加快与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赣南地区的对接和融合,促进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形成区域发展合作新格局。密切与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借力发展、合力发展和跨越发展。
城镇化建设:“数字城管”解决“城市病”问题
《小康》: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尤其是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建设城市新区、提高人居品质方面,汕头市近年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有哪些新的政策措施?
陈茂辉: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北优、南拓、东扩、西联”发展战略,城市空间和功能不断优化。城市地位获得战略性提升。国务院批复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成为新时期国家级改革开放平台;试验区核心区建设快速推进,东海岸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珠港新城、南滨新城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取得一系列国家级“名片”,荣获“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称号,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三个称号的地级市,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城市扩容提质全方位铺开。《汕头市城市战略发展规划》获国际规划学界最高奖;中心城区首位度不断提高,范围进一步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2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率先在全省启动交通建设大会战,“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超170亿元,逐步化解了困扰多年的交通瓶颈。
接下来,我们将认真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城镇化工作的部署,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稳步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东海岸新城规划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继续推动主城区“优二进三”“腾笼换鸟”,积极推进“三旧”改造工作,更加注重留住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加快小公园历史街区保育活化工作步伐;继续提升城市副中心建设水平,加快形成现代城市面貌;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数字城管”,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环境恶化等“城市病”,让汕头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进一步提升粤东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通过打造区域性交通航运、科教创新、商贸物流和金融服务中心,努力强化集聚资源,尤其是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资源的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紧扣粤东产业特点,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与兄弟城市错位发展、互补互促;着眼区域发展,加快打造一批功能齐备、特色突出、侨味浓郁的高端商圈、标志建筑和文化地标,提高汕潮揭城市群的城市品位和整体形象;在创新体制、开放环境、文化教育、社会治理等软实力上先行先试、探索经验,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两大创新平台”:将成为汕头发展新引擎
《小康》:建设华侨试验区和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是汕头市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主要抓手和突出亮点,目前进展如何?其创新成果主要有哪些?
陈茂辉:汕头紧紧围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规划建设华侨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一年多来,建设开局良好,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聚合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同时,我市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落户汕头的重大契机,启动建设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促进中以在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组织等不同层面开展全方位经济技术交流与应用合作,推动汕头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这两大创新开放平台的规划建设弥补了战略平台短板,组成汕头发展的东西双翼,使发展有了新的引擎。
华侨试验区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平台,在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5个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之一,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签订了“一对一”结对合作协议;“华侨板”股权交易市场已经开板,挂牌企业已达381家;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汕头)工作基地落户华侨试验区。目前,华侨试验区建设如火如荼推进:起步区建设初具雏形,东海岸新城累计完成投资超110亿元。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去年1月在香港招商签约项目64个,计划总投资1589亿元;现有2129家企业在华侨试验区登记注册,总注册资本达198亿元。
作为中以国家层面科教创新合作的重大平台,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启动仪式于2015年12月16日隆重举行。我市将以此为依托,加大在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行业组织等不同层面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应用合作,重点推进水处理、生物医药、通用航空、新材料、信息和农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努力建成国家级创新中心、孵化基地、创业平台,积极对接转化以色列、欧美科技。目前,汕头中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成立,与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合作共建中以航空产业园项目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与以方在生物医药、水处理与环境保护工程、新材料、装备制造、工业探伤、社区与远程医疗等领域实现产业技术合作,并带动国内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与创新产业园企业合作。
以色列理工学院:2016年6月正式招生
《小康》: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已经正式启动建设,这所创新型大学落户汕头,将对汕头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陈茂辉:在国家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以及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这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落户汕头。去年12月16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举行隆重奠基仪式,取得圆满成功,反响良好,振奋人心。当前,学校校董会已经设立,临时过渡校区已经完成建设。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是以色列理工学院在美国、新加坡之后,国际合作创办的第3所学校。这是汕头的一件大好事,必将对汕头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打造教育高地,促进人才引进。以色列理工学院是世界一流的理工学院,汕头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创办高水平大学,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于促进汕头、粤东地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落户汕头,为汕头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为汕头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力争在2016年6月正式招生,并逐步扩大招生规模,至2020年,实现在校生规模1350人左右。
二、建设国际化科技创新综合平台。我市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科学谋划、分步推进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促进在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行业组织等不同层面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应用合作,重点推进水处理、生物医药、通用航空、新材料、信息和农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积极对接转化以色列、欧美的先进科技,努力建成国家级创新中心。
三、建设科技孵化创业平台。依托汕头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优势,构建政府、大学、企业多方协作、共同举办的科技孵化平台,完善科研机构与企业、产业园区的科研成果衔接机制,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产业链的孵化载体,建立一个具有开放性、国际性、联系技术与产业的科技孵化平台,集成优质科技资源,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农村小康:均衡推进新农村建设
《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成农村的小康。汕头市在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措施与成就有哪些?
陈茂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汕头是一个带有大片农村的经济特区,农村人口和农村面积分别占了全市的2/3和3/4;同时汕头又是个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少的城市,可以说,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汕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全力落实农业农村各项改革新措施,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活力日益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以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强起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示范基地项目,积极推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示范带动和促进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目前全市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6个,“绿色食品”认证2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3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是坚持“造血”与“输血”并举,推动农民群众“富起来”。认真贯彻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农林业专项资金3.25亿元,全力支持农民创业创收。完成两轮扶贫“双到”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7亿元,帮助107个贫困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35万户、7.2万人实现脱贫。提前两年完成全市8133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建设任务。加大对贫困人口的保障力度,贫困人口100%参加新农合。
三是均衡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环境“美起来”。不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美丽乡村,幸福村居”和千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市、区、镇、村四级积极筹措资金投入,海内外乡贤热心捐资,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绿化美化示范村,深入实施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五化”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污水、畜禽、农厕整治,完成一批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完成三批名镇名村的建设任务,2个镇5个村获第一批省级名镇、名村称号;潮阳和舖、潮南东华、南澳后花园获国家农业部“中国美丽乡村”称号。
华侨资源: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以侨引智
《小康》:汕头市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国内外潮商的根之所系。今天,汕头市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地方经济,造福地方民众?
陈茂辉:丰富的华侨资源是推动汕头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独特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以侨引智,广大华侨华人、特别是归侨侨眷,心系家乡,造福桑梓,为汕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海外侨胞在汕头捐资公益慈善事业超过人民币74亿元,著名侨领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建汕头大学,并引进创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由广大侨胞捐建的学校、医院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公园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遍布汕头城乡各地。
为深入挖掘华侨优势,我们提出规划建设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设想,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14年9月15日,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复设立,成为国内唯一一个以华侨和文化命名的功能区。我们把华侨试验区作为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和引侨聚侨的重要载体,加快华侨试验区建设,更好服务华侨,更好引资引智,推动汕头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
我们将以点带面,加快与欧洲其他国家沟通合作,并充分挖掘潮汕华侨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加强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合作,将华侨试验区打造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前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以新生代华侨华人为重点,积极推进“六大华侨文化建设工程”,即华侨文化平台建设工程、华侨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华侨文化交流传播工程、华侨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华侨文化理论研究工程。利用即将建成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等载体,努力把试验区建成为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和华夏文化传播教育基地。
个人履历
陈茂辉,男,1961年10月出生,广东翁源人,1976年10月参加工作,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6.10——1981.05,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官渡公社、六里公社通讯员、财务管理员;
1981.05——1983.11,广东省翁源县委农村部干部;
1983.11——1986.12,广东省翁源县江尾区团委书记;
1986.12——1988.05,共青团广东省翁源县委副书记;
1988.05——1988.07,广东省翁源县官渡乡党委副书记、代乡长;
1988.07——1991.12,共青团广东省韶关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
1991.12——1995.12,共青团广东省韶关市委书记、党组书记(其中:1994.10——1995.10挂任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助理);
1995.12——2000.04,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其中:1995.09——1998.07在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学专业学习);
2000.04——2003.05,中共广东省阳春市委书记;
2003.05——2004.09,中共广东省清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2004.09——2008.08,中共广东省清远市委副书记。
2008.08——2011.02,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对口援建汶川工作组组长(正厅级);
2011.02——2012.11,中共广东省中山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2012.11——广东省汕头市委书记、汕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小康》记者 谭海清 编辑/余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