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文字扭曲了乡村?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乡村,春节,网络媒体
  • 发布时间:2016-03-18 11:41

  最近几年,每年春节结束后,网络媒体以及社交媒体,总会出现几篇有关回乡过年见闻的文字。今年有代表性的两篇,一篇是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男友家,一篇是东北记者返乡见闻,重点讲述了家乡的“礼崩乐坏”。其中第一篇,被媒体证实是假新闻。第二篇也引起了不少网友质疑,觉得作者所写状况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但没那么严重,乡村的整体状况仍然说得过去。

  更早一些,有多位媒体人撰写了反思乡村的文章,这一系列文章后来被冠以“故乡沦陷”的关键词传播甚广,也的确引起了舆论对乡村生活与文化的关注,当年的那些文章,还是有思想性的,语言也平和、真挚,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故乡的爱与痛。真没想到,还乡见闻到现在也被制造成为热点话题,引起那么多的口水。

  还乡文字的粗鄙化,使得这类文章难以卒读。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男友家,行文风格接近朋友圈家长里短类热文的特点,它最大的作用是再次挑起了“地域歧视”这个老旧话题,也借题发挥进一步污名化农村青年。这类文章之所以能够传播,还是因为它敏感地挑动了本来就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傲慢与偏见,那些攻击性的言语,其实并没有真正伤害到谁,反而是评论者直白地泄露了自己的内心。

  东北记者的返乡见闻,也不是一篇克制严谨的文字,偏多的“知音体”文风,降低了文中所述事情的客观性。乡村整体的精神境界与追求的生活方式,都是在向城市靠拢的。老年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是社会制度的设计不公导致的,罪责不应全部归到乡村人头上。

  然而,乡村仍然有着属于它们的时代气息:楼房崛起、道路崭新、家电齐备、互联网化……尽管因为这些气息的存在,乡村也拥有了城市才有的浮躁与焦虑。

  今年春节我也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从县城到农村,跑了几天,有了些新的发现。比如在我住的酒店旁边,开了一家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品位格调一点儿不比大城市的差:经营面积大,装修风格精致,服务态度好,若不是时时响在耳边的乡音,真会让人错以为是在北上广的某个咖啡馆里。

  回家前,生活在农村的堂弟老三就打电话给我,问我详细的回程,说要去50公里外的火车站接我。三弟新买了一辆汽车,正处在新鲜劲头上,愿意干点跑腿的活儿,好遛遛他的新车。回家之后才知道,我的堂弟老二、老三、老四、表弟、大妹夫都在同一年里,新买或更换了汽车,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崭新的汽车钥匙,打电话约喝酒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晚上别开车了,打个车来。

  车多了,县城的拥堵状况让人头疼。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我的策略是尽量走外环,路虽绕远了一些,但时间却节省了很多。是的,县城也有了外环,有了大货车不得行使县城内道路的提示。走在宽广的大道上,目睹道路两侧的政府机关,颇有行驶在长安街上的感觉。

  一线城市的水景房最贵,我们市里有水景房,于是我们县里也就有了。县城街头的房地产广告,也出现了这样的字眼,“衣锦还乡,买房养老”。

  村里的人在往镇里迁移,镇里的人在往县里迁移。像北上广挤满了外来年轻人一样,乡村的年轻人也在向县城这个中心聚集。一个个老迈的乡村正在枯萎于大地之上,但城镇化似乎又是一个不可遏止的趋势。政府为了尽快实现城镇化采取了一些策略,但就算政府不这么做,乡村人仍然会向城市靠拢。对于自古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人来说,城市生活是一个可选择的梦境,有能力到城市生活,或者可以自由切换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这也是他们与一线城市白领们的一致想法。

  不知道明年还会不会有返乡文字出现。如果有的话,希望看到对乡村的变化进行多面记录,不要去消费乡村苦难。对乡村困苦的一面,有记录的必要,但衍生舆论的狂欢就没意思透了。

  韩浩月 编辑/陈标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