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双钱:三十多年筑匠心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胡双钱,匠心
  • 发布时间:2016-04-07 10:24

  能够研发大型客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在现代工业体系顶端的产业里,手工工人虽已越来越少,却不可替代,即使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留着独当一面的手工工匠。胡双钱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航空制造领域有着高超钳工技艺的手艺人。

  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胡双钱整整重复了三十多年。因长期接触漆色、铝屑,胡双钱的手已有些发青,经他的手制造出来的零件被安装在近千架飞机上,飞往世界各地。三十多年里,他加工过数十万的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胡双钱,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年过五旬的他,不仅亲身参与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首次尝试——运10飞机的研制,更在ARJ21新支线飞机及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项目研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3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他加工的数十万个零部件竟没有一个次品,他也由此被人们称之为“航空手艺人”。

  岁月磨砺好手艺

  胡双钱1980年来到上海飞机制造厂参加工作。对于从小就喜欢看飞机的他来说,能够有机会造飞机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刚到工厂,他就遇到了工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难题,在技校学习铆工的他,却被分配到了钳工的岗位。“虽说跨了专业,但也是由于当时情况特殊,自己也没有多想。当时的活比较多比较杂,根本不能挑,那个时候就是往上冲,有什么干什么,不懂得就去问,觉得每一次都是锻炼自己。”回忆起那段时光,胡双钱还是抑制不住的高兴,似乎只要能让他造飞机,做哪个工种他都不会介意的。

  刚入厂的胡双钱,非常幸运的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运10飞机的研制和首飞。可是好景不长,由于种种原因,运10项目最终下马,工厂由此进入了一段无活儿可干的艰难期。

  “那段时期,正好是我个人成长的黄金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十分旺盛。”他说。同厂的许多同事都倍感前途渺茫,纷纷奔向了发展势头正旺的民营企业。然而造飞机的梦却一直在胡双钱心中回荡,对于梦想的坚守让他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好在他工作的数控机加车间还能接到一些民活的单子,解决了一部分收入问题,也让胡双钱的这双手没有闲下来。在他眼里,不管是飞机零件,还是民用产品,只要是经手的活儿就一定要认真对待,不求急不求快,“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的把每一个零部件加工好。

  终于在20多年后,当国家启动ARJ21新支线飞机和大型客机研制项目时,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不管是多么简单的加工,胡双钱都会在干活前认真核校图纸,操作时小心谨慎,加工完多次检查。不仅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加工,还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在零件制造中大胆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创新。

  有了在支线飞机项目中的经验和成绩,在接下来的C919大型客机研制项目中,胡师傅有了更大的自信和斗志。

  2015年11月,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大飞机的梦想终于实现,而这对于担任大飞机制造的首席钳工技师胡双钱而言同样意义非凡,这也标志着他坚持了35岁的梦想再次实现。

  匠心铸就精致完美

  胡双钱的生活一直很简单,每周有六天在工厂里,平时与家人相聚的时间也并不多,唯一的一张全家福还是2006年拍的。两年多前,胡双钱一家从住了十几年的30平方米老房子搬了出来,住进了新房。胡师傅坦言,自己带给这个家庭的并不多,家人的支持让他感觉到非常知足。

  2015年,胡双钱带领的“大国工匠”工作室参与创建了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更大的平台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源,让他的团队实现更大的目标。再过几年,胡双钱就要退休了,但他却并没打算退下来,他说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仅要继续坚守在一线,为C919的生产提供零部件,还要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并带领工作室进行技术攻关,生产更多的新产品。

  对于未来的工作计划,胡双钱坚定而兴奋,大有一种非做不可的气魄。对于什么是“工匠精神”,胡双钱曾说:“在我心里,工匠精神就是不断追求和打造出精致与完美的精神。而‘打造’这个词代表的就不是简单,不是短期,所以必须要有一份坚守的精神。”

  一场造飞机的梦,胡双钱做了30多年,从青年到中年,在坚守的路途中,他没有消极,更没有徒手等待,他用一个个的零件提升着自己的技术,用一次次的挑战巩固着自己的能力。匠心精神,或许起源于简单的操作,却停留在了最伟大的情怀。胡双钱,正是在不断的追求和打造中,获得了事业上的那份精致和完美。

  本刊特约撰稿人 仲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