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海棠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海棠,赏花,老佛爷
  • 发布时间:2016-06-15 14:35

  时下朋友、同学聚在一起谈论的最多的话题,往往是五环以外看不懂的房价疯涨,汽车摇号中签就像买彩票中大奖的几率一样,孩子上学想进名校急的头撞墙,眼看什么都在涨价工资总不见涨……春夏之交,趁阳光暖照,繁花正茂,闲暇之余,抛开这些让人烦心的事,读点古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回归草茎柴门,放飞自己的心情,去赏花吧。

  说起赏花,各有所好,我喜欢海棠。那原因是海棠在我的生活旅程中,总是不经意的时隐时现闯入眼帘,让你情不自禁的惊叹起来,真真是一种醉心的美。记得小时侯随母亲回河北乐亭老家海棠李庄。村口有一颗碗口粗的海棠树,每年春天红白相映的海棠花开的十分耀眼,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围看,煞是热闹。那年代,海棠树很金贵,村名原本叫小李庄由此也改称海棠李庄了。海棠花自童年时就印在我的脑海里。

  进北京后,在黄庄的八一学校上学。据说校园原来是一位满清王爷的宅子,人造假山蜿蜒逶迤,竹树掩映曲径通幽,颇似《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在我们宿舍的门前有几株海棠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天里,一觉醒来,满眼含苞怒放的海棠花,浓浓密密扑面而来,判若仙境。语文老师佘树森曾以海棠命题让我们写作文,我的《窗前海棠》被评为范文第一,当堂朗诵,受宠若惊,使我深深记住了海棠花。多年后我当了记者,拜访在北京大学任教授的启蒙老师佘树森,笑谈当年乐时光。

  海棠花自古有“花中神仙”“花贵妃”的美誉。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

  海棠与名人有不解之缘。周总理最钟爱海棠花。他生前居住的西花厅坐落在中南海西北角,院子不大,一片绿地上满院海棠树。周总理对居所中的海棠树,特别中意,喜爱有加。周总理过世后,邓颖超睹花思人写下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一文:“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1954年春,西花厅海棠盛开时,周总理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邓颖超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夹在书中托人带给总理。总理看到这蕴涵深意的海棠花,百忙中托人带回一枝芍药给邓颖超。周恩来与邓颖超千里迢迢赠花问候,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

  老佛爷慈禧太后也是海棠花的粉丝。我在人大附中上中学时每逢春天都要去颐和园看海棠花和紫玉兰。颐和园内乐寿堂慈禧的寝宫,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慈禧在院内唯独选了海棠和玉兰两种花木树,尤其是院门两侧罕见的古朴高大的海棠,花开繁茂,遮天蔽日,煞是壮观,尽显皇家气派。慈禧驾鹤,海棠依旧。

  如今,珍贵的海棠树早已走出皇家园林,京城海棠花几乎随处可见,娇媚的装点着都市的各个角落,也许有一天成为市花呢。

  海棠独有的魅力形成了海棠文化。海棠花既妖娆娇媚又风骨铮铮,既有富贵吉祥的大气又有寻常百姓的平易,逐渐演变为人们对青春、理想美好事物追求的象征。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咏海棠的诗句佳作不胜枚举。宋代苏轼有:“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陆游有:“灯山昨梦叹匆匆,便恐新春过眼空。千缕未摇官柳绿,一梢初放海棠红。”;金代元好问有:“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明朝唐寅有:“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人们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曹雪芹对海棠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他在《红楼梦》中刻意成立以海棠命名的诗社,借咏白海棠隐喻暗合大观园中各色人物的性格命运和贾府的兴衰,诗才横溢,令人称绝。比如发起诗社的探春自比高洁:“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内敛自持的大家闺秀宝钗:“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衔玉而生的公子宝玉:“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多愁善感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怜爱海棠,各领风骚。

  张爱玲曾经提到人生的三件憾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我想世间造物总是公平,无香品自高,海棠无香却用静谧的美征服了人心。

  四月清明时节,我照例去天津烈士陵园为父母扫墓,猛然看到在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前新种了百十棵海棠树,嫩嫩红红的海棠花怒放着生命的力量。我砰然心动,仿佛又看到了母亲老家村口的那颗海棠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