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会缄默,小球会多赞成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延边富德,力帆,建业,绿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20 14:54
联赛注册工作会议上外援注册名额修改的动议,在中超范围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本报在所有中超球会中展开了采访,以期确认大家对这个变化的态度,有趣的是,包括广州恒大、上海两队、江苏苏宁在内的大球会,都选择了在这个问题上缄口不言,“毕竟足协没有正式通知,不方便评论”成了大球会的众口一词。国安方面的反应比较理性:首先这样的决定应该通过理事会、中超各股东的投票表决,通过了才能执行,联赛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拍脑门说干就干,这样无视股东的权利。另外,就政策本身而言,对于亚冠球队会影响比较大,对于中小俱乐部没有太大影响。中小俱乐部都比较明确地表明了立场,除了对外援长约的担心外,大部分小球会表示顺应这个变化。
延边说可以接受
对于新政,升班马延边富德比较平静,“无所谓,但从长远讲对延边队似乎更有利”,俱乐部总经理于长龙说。
目前延边富德共有五名外援,除了一年合约的尼古拉,其他球员都签了长约,而且都不是租借身份而是买断入队。合约最长的要数刚刚入选了韩国国家队的尹比加兰,五年合约,当然合同期内尹比要返回韩国服两年兵役。另外,金承大和斯蒂夫都是三年合约,斯蒂夫去年从绿城租借而来表现出色,今年正式转会加盟,目前斯蒂夫已经成为队内射手王。金承大似乎并没有展现出韩国脚的实力,表现也起伏不定。另外上赛季中甲金靴河太均赛季初与球队新签了两年合同,本赛季虽然进球效率下降,但在延边阵中他的前场牵制力尚无人可以替代。
与其他中超球队只有一名亚外球员不同的是,延边队有三名韩国外援,如果实行3+1,外援竞争压力会陡然增加,延足势必要重新寻枪,但几名韩国外援的合约期都比较长,这或许会成为一种阻碍。“反正2018年才会推行新政,还有时间”,延边富德老总于长龙似乎并不着急。
“对我们这样的中小俱乐部,运作成本会下降,而我们的本土球员也会获得更多机会,这不仅对延边是好事,对未来中超也是好事”。在于长龙看来,延边队外援长约的牵绊并非不可解决,“真变成3+1,我们也只能接受”。
力帆怕对二转有影响
力帆的5名外援分别为阿根廷外援吉利奥蒂、巴西外援费尔南多和维埃拉、克罗地亚外援米洛维奇、韩国国脚郑又荣。目前除了维埃拉,其他4个外援都与俱乐部有长约在身。今年维埃拉和俱乐部的合约就将到期,同时加上他本赛季的训练态度以及表现,无论是从张外龙教练组还是力帆高层方面得到的消息,力帆在二次引援期间就会把他换掉。如果足协有意明年改制注册人数,将会对二次引援工作造成影响。
今年年初,费尔南多签订4年合同,米洛维奇是3年,郑又荣是3+1合同,吉利奥蒂去年签下3年合同,4名外援合同和力帆最短的还剩两年。如果中国足协从明年实行3+1外援注册人数,作为中小俱乐部的力帆,肯定不会把非注册球员养在家里,工资照付,这也意味着力帆要想换人,必须和外援解约,并将付出一笔不菲的解约金。对此,力帆一名高层表示:“这个决议目前只是吹吹风,并没有像样的说法传出来。在力帆队中,几个外援的合约都是在2年以上,如果这个‘风’是真的,带来的影响肯定很大,但是与此同时,整个中超的所有俱乐部都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建业乐见其成
一直以理性投资和稳扎稳打作风前行的建业集团,当集团董事局主席胡葆森得到这个消息后,一点也没有感到意外和来得突然,比起豪门不断砸钱,建业这几年在外援的引进上,投入不多,但收获不小,可谓是性价比相当高。对于这项政策的出台,老胡淡淡地说道:“这项规定对理性投资的建业影响不大,我们充分理解足协关于注册外援的初衷,一句话,只有有利于中国足球的发展,建业均举双手赞成和支持。”
其实关于建业对足球的理性投资,在郑州上半年的多次新闻发布会上,老胡已经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说:“建业一直是目光远大,志存高远,但是要脚踏实地,包括我提到的匀速前进。因为你的所有行为都是一种心态的体现,不是今天才有足球的金元时代,96、97年就是足球的烧钱时代,烧钱的时候我们非常理性,但是前几年大家不愿意花钱的时候,我们又坚持了持续的投入,也就是当大家都进入冬天,都不愿意投入的时候建业还是在投入。因为我有一个观点,你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道自己最终的目标,因为你最终的目标不是像今天一些烧钱的足球俱乐部一样赢取一个短暂的回报,我们是希望为河南老百姓打造一种幸福的生活,也许对球迷来讲看球就是他最幸福的感受,把这种感受能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坚持下去,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理性心态投资足球。”
对于这项注册制度的“吹风”,正在石家庄积极备战中超联赛的的建业主帅贾秀全也很坦然:“刚刚在网上看到这条消息,对我们建业影响不大,甚至没有影响。如今外援确实在中超各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项规定也是针对各队盲目追求外援做出的反应。这几年,大家都看到了,建业购买的外援价格不高,但非常实用,今年与伊沃、帕蒂诺和戈麦斯续约,充分证明俱乐部对外援的认可。”
不过对于减少外援的注册数量,老贾倒认为也是一件好事:“大牌外援的引进,确实让中国足坛的水平不断提高,球市也不断升温。但从长远来看,这个政策也是有利于本土球员、特别是年轻球员得到更多的出场机会,而且这个外援政策也与亚足联规定的外援政策相吻合。像日本、韩国联赛的俱乐部都在自觉减少外援引进的数量,所以中超联赛减少外援注册数量也是大势所趋。我倒认为,减少外援注册挺好,这让更多的俱乐部更加注重青训队伍的发展,也给年轻队员更多的机会。至于水平也不会因为简单减少一名注册外援而下降多少,毕竟引进外援的目的,就是提高中国足球向前发展,提高中国足球在国际赛事的竞争力,给更多国产球员上场机会,才有可能让这帮队员逐渐在高水平外援带动下,不断提高竞技水平,提高中国足球在世界的影响力,这样的规定出台应该是利大于弊。”
绿城也在叫好
对于这一消息,绿城方面觉得是一件好事。在中超各支球队疯狂烧钱的时候,杭州绿城一直保持着冷静,他们把很大一部分投入都放在了青训上。所以对于削减外援数量,杭州绿城之前就有这样的期盼,这对于绿城俱乐部的投入也是一种减负。一名绿城俱乐部工作人员说:“每支球队囤积了这么多外援,有一名外援没有出场机会也要拿高额工资,而且和亚冠联赛的外援数量也有不同,这其实是一种浪费。我们其实之前就有这样的期待,希望能在外援数量上有所控制。”
“如果做出这样的变化,对于国内球员肯定是好事,这样有更多的国内球员可以上场比赛。”杭州绿城俱乐部副总吴少堃说:“如果国内球员在联赛中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对于国字号球队也会是好事,特别是像中锋和中后卫这样一些重要的位置,国足非常缺少好的球员。”
杭州绿城的青训做得很不错,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年轻球员,所以绿城经常会有很多年轻球员提拔到一队。绿城老板宋卫平非常期待这些年轻球员能得到锻炼,他甚至希望有机会用全华班打一场中超联赛。在宋卫平的重视下,绿城“93一代”成长得非常快,像冯刚已经踢了超过百场中超联赛。而削减外援的政策出来后,肯定会让这些球员得到更多比赛的机会,绿城青训产品也将有更多的机会在顶级联赛中得到锻炼。
削减外援的政策会让更多国内球员得到上场机会,但同时也会提高国内球员的身价和工资。吴少堃也发现了这一点,他说:“肯定会让国内球员有提高身价和工资的空间,所以这还是需要有一些控制的。之前足协就考虑过限薪,我觉得中国足球最近一直在发展和进步,但有的时候还是需要做出一些控制。比如说出台类似限薪的制度,让国内球员的身价和工资更加合理,而不是因为削减了外援就让国内球员的身价和工资远远超过本身应有的价值。只有这样,我觉得联赛才能更持续的发展,国字号球队也将会更加受益。”
匿名者担心本土球员更高价
豪门俱乐部对于3+1的外援不是很感冒,有意思的是,中小俱乐部中也有人对这项政策不是很感兴趣,甚至有俱乐部非常反对这项政策。
中超一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俱乐部负责人就告诉记者:“我觉得这项政策对于中小俱乐部来说并不合适,大家都注意到了,中超本土的球员因为外援的上场而受到压缩,如果减少一个外援名额,确实有可能增加本土球员的上场时间,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现在中超本土球员的身价已经是天价了,十倍甚至数十倍于原本的价值,尤其是在本赛季,球员的转会费和薪水的上涨已经到了让人咂舌的地步,泡沫化的现象非常严重,中小俱乐部的处境非常艰难,中超的两级分化非常严重。”
这位负责人表示:“如果足协实施这项政策,那么就会导致,原本就已经断档,价格被推得极高的中方球员,无形中会被推到更高,更加偏离原本的价值,导致整个中超会向着一个更加失衡的方向发展。可以想象的是,到时候豪门会更加迫切地引进中方球员,而中小俱乐部要想引进需要的球员,必然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就像现在中超球员的转会费,动辄几百万欧上千万欧,问题是他能发挥这些钱的作用吗?换成外援,一个一百万欧元的就超过中方球员了。”
所以,这位负责人希望中国足协能够给出更加宽裕的时间:“这个制度,肯定会促进各个中超俱乐部培养自己青训球员的积极性,但现在中国球员是断档的,所以,这个政策可以实施,但需要给中超俱乐部更充分的准备时间,比如你制定一个时间表,三四年之后实施,那么俱乐部便可以有更好的应对,同时也不耽误对俱乐部搞青训的刺激。”
富力觉得这是把双刃剑
对此记者采访了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黄盛华和俱乐部总经理章彬,黄盛华认为:“外援政策从4+1变为3+1是把双刃剑。”黄盛华认为对富力影响不是很大,“不管是4加1还是3加1对富力影响不大,我们这个赛季13场比赛,每场比赛用完四个外援出场的只有一半左右。我们的国内球员习惯性的不依赖外援,而且现在已经形成了很有体系的踢法。”黄盛华和章彬均认为,这一变化对本土球员是有益的。“这样的变化让替补席上肯定多了一位中国球员,肯定利于中国足球青训的发展和本土球员的发展。”黄盛华说,“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少了一个外援对于球队训练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对中国球员学习外援的职业态度有负面的作用,反正这个决定有点像是双刃剑。每件事都有正面和负面作用,不过,政策出来我们要去适应,去根据政策去做一些调整。”
在富力队,前锋吉安努的合同到2018年底,斯文森、雷纳尔迪尼奥的合同也是到2018年,而韩国国脚张贤秀的合同到2019年底。如果足协在2018年之前实行这一外援政策话,富力会受一些影响。“我们也在研究可以常年为富力服务的这样的外援,也就是对球队有忠诚度和职业素养的外援。如果经常换外援的话,对队伍稳定性是不利的。我们更希望有职业素养的外援在队里。”黄盛华说。
目前富力正在大力启用本土球员,尤其是从U17开始的队伍,再过两年,会有更多的年轻本土球员亮相联赛赛场,足协在外援政策上的变化对富力推动的本土化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也在对这个外援的新政进行研究,不过这些要等中国足协有文件出台的时候才能决定,我们也在研究外援合同年限的问题,看看最适合的外援情况,因为将来是没有替补的,只能上四个。”黄盛华说。
亚泰高层认为利好
“现在,中国足协只是摸底,并不是做出决定,而是让俱乐部提出自己的意见。从俱乐部的长远发展来讲,我们希望这次关于外援政策的调整,应该考虑到中超俱乐部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制定有利于所有俱乐部发展的政策。从联赛建设角度看,中超是一个由16支俱乐部组成的大舞台,并不是少数几支大投入俱乐部的中超,所以要从联赛的实际出发,保障真正投资足球的俱乐部的利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亚泰高层说。
中超外援数量的变化,并不能从质上影响到中超联赛的观赏水平,只不过会少了一些可以炒作的噱头。“前几个赛季,俱乐部一直强调新老更替,但效果不够明显,一方面是成绩的压力所致,主教练不敢用成绩的代价换取年轻球员的成长。另一方面是一场比赛可以上4名外援,抛开门将,只有6名国内球员可获得上场机会,即便算上替补上场的球员。一场比赛下来,也就有八九个国内球员有比赛的机会,这对于年轻球员的成长是缓慢的。”这位亚泰高层说。
本报记者组报道
